韩晓雯

春天是郊游的时节,在美好的景色中嬉戏玩耍固然惬意,若没有美味的饮食却也难称尽兴,于是游玩与聚餐成为郊游的应有之义,西方人称之为野餐,于田园野外就餐之意,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们则更具情趣,称之为“游宴”,纵情山水之间,游乐宴享,赋诗作画,不亦乐乎。

游宴不仅是妙趣横生的活动,于健康也颇有裨益。在户外清新的空气中恣意嬉戏,释放身心,既是很好的体育锻炼,又在不经意间令心情轻松愉悦,更是一种促进交流的社交活动和陶冶情操的修身之举。郊游中的饮食不求奢靡精致,但喜时令新鲜,较之日常餐饮更加健康天然,其中蕴含的巧思和情致也为郊游活动增添了趣味。

从祭祀到游宴

有学者考证,夏代的第一个君主启曾“野于饮食”,或可称为野餐的滥觞。据《穆天子传》记载,西王母曾在瑶池设宴款待周穆王,虽有神话传说的性质,但也颇具后世游宴之风。

其实,最早的郊游与野餐可以追溯到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祭祀活动。“郊”是一种祭祀的名称,因其在国都的郊外举行,故而得名。郊祭是祭祀天神的仪式,起源甚早,在周代发展为十分隆重的祭礼。

在仪式上,天子向天帝进献牺牲、美酒、肉羹、黍稷等饮食,祭祀过后,牲肉和酒醴则由参与祭祀者分享。这一活动初步具备了郊游和宴饮的两大要素,但其性质和气氛恐怕与今日的郊游野餐大相径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宗教性的活动逐渐世俗化,或许正是在郊祭中体会到的乐趣使古人将这种活动日常化,发展成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诗经》中就有大量诗篇描绘野外聚餐的场景:人们砍下新鲜的树枝,点燃柴火,从沟渠中汲水做饭;当场宰杀牲畜,将肉放在火上燔烤,以葫芦瓢饮酒,载歌载舞,尽情享受。虽然没有精致的菜肴,但这般原始粗犷的聚餐即便在今人看来也颇具感染力,至情至性,野趣天成。

上巳节之曲水流觞

说到游宴,不能不提两个节日:上巳节和清明节,因为这两个节日正处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从这两个节日开始,上到皇宫贵族,下到贫民百姓,都会走出家门,举行一系列的郊游和野餐活动。

上巳节原为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周代时由朝廷主持,在水滨由女巫进行祓禊仪式。祓禊有祓除疾病、灾祸,修整、清洁身心之意。祓禊仪式要在河湖岸边举行,又是在风和日丽的春季,于是逐渐由宗教仪式演变为郊游活动。

汉代时,上巳节被定为节日。《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汉代礼学家郑玄解释说,“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汉应劭《风俗通》云“禊者,洁也,故于水上盥洁之也。”可见,上巳节从其诞生之初就与水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芳香的药草沐浴,谓洗去灾祸不祥,其实是以药浴达到预防季节性疾病的目的。

魏晋以后,将上巳节定在农历三月三日,是当时的重要节日。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向来以风雅而闻名,他们独特的郊游享乐活动也给上巳节这一民俗节日增添了几分雅兴。

在水滨举行宴会时,将酒杯(即“觞”)置于曲折宛转的溪水中,酒杯随着水流徐徐流动,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并即席吟诗作对,称为“曲水流觞”。史上最着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活动要属东晋名士、大书法家王羲之主持的兰亭修禊了。

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水边,做流觞曲水之戏。参与者即兴创作了许多精彩的诗篇,并推举王羲之为之作序,这便是名扬千古的《兰亭序》。序中写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恬静幽美的山林景致与活泼风趣的文人雅戏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堪称古今郊游活动之最风雅者。

图/CFP

图/CFP

这般风雅的活动自然不是谁都可以参与,不过,平民百姓也有自得其乐的方式。“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的习俗由此应运而生,即把煮熟的鸡蛋或红枣放在水中,任其浮移,拾到者即可食之。晋张协《禊赋》记载的就是这一风俗:“夫何三春令月……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于河中。”

唐代的上巳节虽不如魏晋风雅,却热闹非凡,官民同乐。皇帝在这天于曲江池边宴会群臣,登紫云楼赏景,品珍馔佳肴,饮美酒佳酿,并以歌舞助兴,称为宫廷盛宴。杜甫的《丽人行》中的诗句“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麟。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革空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描绘的就是唐玄宗御宴上不胜枚举的山珍海味。“紫驼之峰”指珍稀的“驼峰炙”,“素鳞”指名贵的鱼脍类菜肴。

唐朝的曲江宴是非常有名的。曲江园位于大唐京城长安(今西安)城东南方九公里处的曲江村。曲江园原为天然池沼,岸边林木繁茂,花卉盛开,烟明水媚,景色十分秀丽,因有曲折多姿的水域,故名曲江。

每年三月,曲江园也会对普通民众开放。那段时间,上自帝王,下至士庶,都可以在曲江池畔举行宴会活动。其时,曲江园里处处张设宴席,皇帝贵妃们在紫云楼摆宴,高级官员在近旁的亭台设宴,翰林学士们则被特允在彩舟上畅饮,一般士庶就只能在花间草丛得到一席之地。唐代韦氏家族墓壁画《野宴图》,描绘的就是这种春日野宴的情景。

唐朝时,曲江园林里举行的各种宴会名目繁多,有“宫廷盛宴”、“新科进士宴”、“探春宴”、“裙幄宴”等多种形式,通称为“曲江宴”。除了上面介绍的宫廷盛宴,像新科进士宴是在每年春明景和的三月时分,在曲江为新科进士们举行一次盛大的宴会,以示祝贺。探春宴与裙幄宴是专为仕女们举办的两种野宴活动。探春宴一般在每年正月十五过后的几天内举办,裙幄宴则选在每年的三月初三。

宴饮过程中,人们非常讲究菜肴的色、香、味、形,并追求在餐具、酒器及食盒上有所创新。因此,这类野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古代烹调技艺、食具造型等的发展,也丰富了饮食品种。

唐代的上巳节虽说盛况空前,但节日本身驱邪祈福、防病除灾的原旨已难觅其踪,演变为奢靡的一般性享乐活动。随着节日特色逐渐消失,上巳节的地位也日趋衰微。如今,我们只能从各地的民间风俗中窥见一些遗迹。如民国时期的北京地区,“三月三日,病创者多以长流水洗之”,江苏吴中地区“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安徽寿春地区“妇女小孩,头插荠菜花,俗谓可免一岁头晕之病……”尚保存了上巳节洁身沐浴、防病消灾的寓意。

清明节之健身锻炼

清明节是前往扫墓祭奠祖先的节日,由于其时间在初春,正是万物萌发,花红柳绿之时,而墓地又大多位于郊野,人们在墓祭完毕后,会分食祭品或聚会宴饮,并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体育活动。也有一种说法是古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为防止冷餐伤身,要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荡秋千

荡秋千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到了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最受女子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开元天宝遗事》中写道,每逢清明时节,唐宫中便会竖起秋千架,嫔妃宫女坐之,裙裾随风飘动,摇曳生姿,仿佛仙女从天而降,唐玄宗看后心醉神迷,情不自禁地把女子荡秋千称为“半仙之戏”,于是长安市民纷纷效仿,荡千秋也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

古时的秋千大多架设在树上,以两条绳索加上踏板组成。荡秋千是对平衡和协调能力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勇敢的精神,是十分适合儿童的体育活动。当身体随着秋千在空中飞扬时,积郁心情也随之释放,因此很多成人也喜爱这项运动。

蹴鞠

蹴鞠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运动,就是用脚来踢皮革做的球。它最早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齐国,原是用来训练士兵的,后来成为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是一种颇具趣味性的体育锻炼形式。

唐宋是蹴鞠最为盛行的时代,杜甫《清明》一诗中有“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风俗同”的句子,可见蹴鞠和秋千已成为清明节的代表性运动。

唐代出现了充气式的足球,球体变轻,可以踢高,也没有激烈的奔跑和争夺,使蹴鞠由最初对抗性的军事训练项目转变为轻松的休闲娱乐活动,女子也可参与,不以射入球门为目的,而以踢高和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云“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描绘出明媚春日里人们蹴鞠、荡秋千的愉悦场景,也可见踢球之高,竟能“屡过飞鸟上”,令人惊叹。

放风筝

清明节的名称取“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之意,此时天空明净悠远,春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风筝,古时称为“鹞”、“纸鸢”,在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便开始制作风筝。放风筝作为清明习俗之一,流传已久。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就记载有清明时节京城男女们扫墓归来放风筝的盛况:“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古人认为清明时节的风是很适合放风筝的,《清嘉录》中说:“春风自下, 纸鸢因之而起, 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为什幺是“断鹞”呢?原来,在古代放风筝是带有一定巫术色彩的,目的是放掉身上的“晦气”。所以,古时人们将自己的灾病和烦恼写在纸鸢上,当纸鸢放飞升高之后,有意把引线剪断,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与苦闷都随着风筝一去不复返。

放风筝的习俗流传到今日,早已褪去旧时的巫术色彩,成为了广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更不失为一项顺应清明时节的养生运动。中国有句古语:“鸢者长寿。”意思是,经常放风筝的人寿命长。中医认为,在和煦的春风中放风筝,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随着风筝游目骋怀,对眼睛的保健颇有好处,对心理健康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