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蕊芸

不久前,“吃草莓会导致出血热”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心,也让一部分草莓种植户蒙受了损失。尽管后来大家都明白了“出血热的传染源不是草莓是老鼠”,但为了杜绝传染病“病从口入”,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的“跟吃相关的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经鼠传染给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和肾脏损害,有一定的致死性。每年秋冬季(10 月至次年1 月)和春夏(3 月至6 月)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高峰。这种传染病传播途径很多,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一般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老百姓说“黑老鼠看一眼就能得病”,事实是这样吗?黑老鼠指黑线姬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传播力强,且易导致重症病例。虽不至于“看一眼黑线姬鼠就患病”,但见到老鼠时人所处环境中存在含病毒的尘埃、气溶胶以及鼠身上的螨虫,所以容易造成感染。有时甚至会出现“没看到鼠出没,却患病了”的情况,这是因为汉坦病毒在环境中相对稳定,虽未见到老鼠这个传染源,但进食被鼠偷吃或污染的食物,或吸入含有病毒的尘埃或气溶胶等,也可以患病。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而羊就是布鲁氏菌病最主要的传染源。该病好发于牧区,牧民、兽医、屠宰工等人容易感染。如今,城市里也偶有发现布鲁氏菌病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感染者食用了病畜的乳制品或肉制品。现在是冬季,火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啤酒+ 烤串也是当下时兴的吃法。火锅和烤串都是现加热的食物,加热充分的话,吃起来相对安全。羊肉是火锅和烤串的主角,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让人染病。

布鲁氏菌病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乏力等,甚至可能引起脑炎和心内膜炎,最终导致死亡。发病6 个月以内相对容易治疗,否则会转为慢性,终身有不适症状。下面这些做法潜藏着被布鲁氏菌感染的风险:1. 食用夹生羊肉串。2. 吃火锅时反复用夹过生牛羊肉的筷子进食。3. 为追求肉质鲜嫩,牛羊肉未涮熟。4. 使用切过牛羊肉的菜刀、案板加工其他菜,尤其是凉拌菜。5. 食用羊胎盘、胎羔。6. 饮用刚挤下来的鲜奶。

这种感染主要来自食物。现在天气寒冷,食物似乎不易腐烂,但如果不合理清洗和消毒,也会感染引发胃肠炎。如果到了夏季,更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不少人都中过招。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这种司空见惯的疾病背后,是各种蠢蠢欲动的细菌。沙门氏菌引起的沙门氏菌肠炎就是夏季好发的细菌性胃肠炎之一,传染源是家禽、家畜。此外,生吃海鲜易患上副溶血性弧菌肠炎,吃剩菜剩饭易得葡萄球菌胃肠炎。这些细菌不仅容易引起个人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集体的食物中毒。

还有一些经口传播、病情危重、病程迁延的传染性疾病,如阿米巴痢疾、甲肝和戊肝。它们都属于我国乙类传染性疾病,经消化道途径传播。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原体名称)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果酱样便,治疗困难,病情易反复,易转为慢性,易并发肠穿孔、肠出血、阿米巴肝脓肿等疾病。甲肝和戊肝临床症状相似,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眼黄、尿黄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肝衰竭而危及生命。甲肝和戊肝无特效药治疗,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

阿米巴痢疾、甲肝和戊肝的传染源是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其排泄物对水源、蔬菜等造成污染,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给其他人,导致疾病。这类疾病全年散发,冬春季节病例增加,易在雨季或洪水后暴发流行。患者发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包括在外就餐、喝生水、进食冰箱存放的熟食或已开盖久置的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