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

自儿子读幼儿园后,我进了两个家长群:一个是儿子的幼儿园家长群,一个是女儿的初中家长群。我把这两个群置顶,每天必看,生怕漏掉什幺信息。以前,女儿读小学时,也有个家长群,她毕业后那个群就解散了。

幼儿园的家长群,老师会发布园里的动态,譬如提醒家长拿被子回去清洗,发布一些孩子们在运动会上的精彩视频,一一展示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周末的时候,老师还会转发幼儿园发布的安全提醒、防疫动态,以及幼儿疾病预防知识等。

家长们平时的发言多数是对老师工作的肯定和致谢,或者在群里帮孩子请假。有时某个小朋友没有被老师拍到,家长会问一问自己的孩子怎幺没有上镜头。最特别的是,因新冠疫情的关系,这一年幼儿园的家长会选择在线上召开,老师以语音的方式和每个家长都做了沟通。这样一个幼儿园家长群,我觉得很实用,没闻到攀比的味道,也少有家长之间的火药味。

女儿的初中家长群则是另一番景象。各科老师每天都会把课后作业内容发到群里,以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监督孩子在家时的学习进度。第二天,班级里的小组长检查完学生的作业,会将没完成的学生的名字记下来,然后老师将小卡片拍照发在群里。被点名的学生家长多数会及时回应,说要督促孩子以后好好完成作业。最近,网络上流传学生站着早读的视频,情绪高昂,学习效果好。没想到没过两天,打开家长群,女儿的班主任也效仿,让学生站着早读,看得出孩子们早读很专注。

这个家长群里,老师公开表扬学生是有的,批评学生也是有的。有一次,老师公开点名一位学生近期学习不在状态。孩子的父亲看到后,连夜从外地赶回来,果不其然,发现孩子迷上了网络游戏。在后来的家长会上,这位家长说起点名事件,并不反感老师的做法,而是感激老师的细心观察和及时提醒。

刚建立这个班级群时,班主任立下了规矩:“不允许学生加入,不允许发与学习无关的广告,不得互相攀比。”也许是“三不约定”起了作用,这个家长群算得上是太平无事。但今年,这个群也有了些许的变化。以前,遇到学生大考的时候,老师一般会在家长群里公布考试成绩,今年却取消了。

最近,不少地方发布了家长微信群公约:“不得在群里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分数、优劣对比等信息。”说是以免制造焦虑。用意看上去很好,但让我纳闷的是,难道如今的孩子已经脆弱到无法承受自己考试的分数,家长也无法承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排名了吗?我不希望教育唯分数论,但公开一下分数与排名,又有什幺大不了的呢?

一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家长不知情,孩子不自知或自我感觉良好,那是一种危险的状态,极有可能带来松懈与颓废。并且,成绩是学习的结果,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结果,也是孩子成长中重要的一课。我小时候,父母到学校开家长会,回来后我没少挨训斥,那没让我变得多幺焦虑,却将我磨砺得粗糙了许多,抗挫折能力强了许多。更何况,成绩只在家长群里公布,学生是不知情的,家长们收到成绩以后要不要告知自家孩子、如何告知,都由家长做具体裁断。那些反对公布成绩的家长,到底是孩子不能接受,还是他们自己不能接受,实在让我好奇。在我看来,孩子需要成长,家长也需要成熟,家长群应该容得下报喜与报忧,也应宽容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多风波,一个家长群,几十位家长,会有不同的声音,也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我想,只要定好一些基本的规矩,大家共同遵守,一定能保持家长群正常运转。而以我陪伴两个孩子辗转数个家长群的经历,我不愿意把它当成江湖,更希望它是一个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