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华

近年来,人们普遍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然而过多或不恰当的智力刺激,会使儿童产生求知活动中的“餍足心理”,从而妨碍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新环境、接触新事物时,大多会感觉精神振奋、热情十足,可一旦时间过长,又会觉得乏味、无聊,随之兴趣渐失,甚至厌烦。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餍足心理”。

“餍足心理”主要是由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我们都知道,给孩子的食物过多,什幺都让孩子吃个够,孩子就会出现挑食、消化不良,甚至产生厌食症, 这其实就是“餍足心理”的一种表现。

当今,许多人对儿童早期教育存在片面的认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学到很多知识,变成超常儿, 因此不管孩子自身素质如何、兴趣如何、对知识的消化能力如何,就盲目地给孩子报了好几个辅导班,让孩子学习弹琴、书画、跳舞等。刚开始,孩子可能感到新鲜好奇,有些兴趣,但时间长了,学习项目多了,孩子就会出现应付、厌倦、逃避等现象。这就是“餍足心理”在作怪,严重危害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及早预防孩子“餍足心理”的产生尤为重要。首先, 家长要让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众所周知,需要是兴趣、动机形成的前提,适宜的刺激可使需要产生。家长要避免在孩子尚未产生需要时,过多地给予不适宜的刺激,欲速则不达,反而遏止了孩子正常需要的萌发。因此,要设法保持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对所需求事物的饥渴感。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不要讲得“山穷水尽”,也不要不管孩子的反应,自顾自地讲了一个又一个,使孩子对故事由兴趣浓厚到兴趣索然。再则,当孩子发问时,家长也应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要什幺问题都给出充分解答。若答案超出孩子的理解范围,孩子可能听得一脸茫然或听后感觉似是而非,反而会挫伤孩子求知的积极性。 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中,不恰当的智力刺激会妨碍儿童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智力开发,还包括对孩子良好的性格、品德、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习惯方面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能力方面如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教育重点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人格塑造,是培养孩子具有关心他人、独立意识的人格。一个早期受到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孩子,一定是幸福快乐的孩子,不容易产生“餍足心理”。

如果孩子已经产生了“餍足心理”,家长要帮助孩子变换角度,发掘新意。比如,孩子对买回的玩具玩了一阵子后就不想玩了,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去看别人是怎样玩的,让孩子从别人的玩法中受到启发。另外,当孩子有了一个对他来说比较新颖的想法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不要因其想法幼稚可笑而不予理睬,要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帮助孩子逐步摆脱“餍足心理”。家长还可以刺激孩子的感观,让他感到新奇。比如,鼓励孩子摸一摸、碰一碰可爱的小猫小狗,给他感知的自由。他因此会慢慢了解很多东西。这种主动学习比起家长灌输知识的被动学习,孩子容易接受得多。训练中,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获得的成绩,适当的宽容和鼓励是很有必要的。

俗话说得好:要想小儿安,常留三分饥和寒。东西太多,太满,孩子会不爱。适当的缺失或许对孩子是一种很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