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 清

他3岁开始学画,参加过十几次国际级的交流画展;他兴趣广泛,爱好音乐、绘画、写作、体育、演讲和辩论等;他品学兼优,曾荣获各种奖项达200多个,其中国际大奖就有20多项;他是全国第二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1997年获得第五届“百名中国好少年、中国好儿童”称号……如今,他是吉林大学外语学院的大二学生,还担任着校学生会文艺部副部长、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地平线乐队”队长等职务。其实,这个出众的少年小时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淘小子”。幸运的是,他有一位善教育、会引导的妈妈。

王根的妈妈李晓凡,是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1996年荣获“全国优秀家长”称号,2001年又荣获黑龙江省首届“十大杰出母亲”称号,并获得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提名奖。2002年,她当选为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组织的“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先后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巡回演讲。这位优秀的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自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不嫌淘气,只想方设法引导

1983年一个阳光醉人的日子,王根出生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他出生刚36天,妈妈李晓凡就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函授班。几年的函授学习不仅拓宽了她的知识视野,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也为她的教子带来了很大帮助。

由于妈妈的良好家教,王根上幼儿园时,就比别的小朋友胜出一筹。他会讲故事、会画画、且口齿伶俐。但他那股“淘劲儿”在小朋友中也很“出众”:幼儿园站队他总是东张西望;老师领着小朋友做游戏,他偏偏自己去玩,而且哪儿脏到哪儿去……早上送幼儿园时干干净净,晚上接回来却是个双手黑、花脸蛋的小“灰猴儿”。

老师评价他:“聪明,反应问题快,表达能力强,可就是马虎。”李晓凡也知道儿子的毛病。“牛奶”他能写成“午奶”,“34”能写成“43”,“了”能写成“子”。最要命的是,王根自己却认为这没什幺:“不就是错了一点点吗?”李晓凡为此伤透了脑筋,对他数落、埋怨、责怪……什幺方法都用了仍然无济于事。她就琢磨着改变一下看待儿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行为。尝试寻找他身上的优点,果然发现:好动——思维活跃;马虎——反应能力强;贪玩——有一定的创造力。根据这些优点,李晓凡及时调整了对“淘儿子”的教育方法——最先采取的是“原型”直教法,即直接把刚刚发生在王根身上的粗心的事编成故事,讲给他听并加以分析点评。有一次,王根算数学题时,把答案6写成了9。李晓凡马上编了个“算错数”的故事:数字王国里闹翻了天,因为一个名叫王根的小朋友,把它们的次序打乱了。数字王国里的国王本来是9,现在却有了两个国王。它们都责备王根小朋友把数字算错了,希望他下次改正……这对王根触动很大,慢慢改掉了毛病。

王根渐渐懂事之后,李晓凡又把这种教育方法演变为一事一议,即对王根做的事进行评议,让他明辨是非,分清好坏,然后再向他提出要求。一次,李晓凡准备晚饭,她让儿子把地上的玩具收拾起来,王根答应得挺爽快。可她一转身,王根就玩得忘乎所以。等李晓凡做好饭菜,发现屋子里已变得像个战场了。看到这种情况,她觉得教育孩子的机会来了。于是李晓凡坚持让王根自己收拾好房间才开饭。王根看到妈妈这幺坚决的态度,撒娇也没有用,只好委屈地一件一件地收拾自己的玩具。李晓凡就在旁边看着,也不帮他。直到晚上9点,王根才收拾完。李晓凡抱起王根,轻轻地抚着他的头,关切地问:“饿了吧?”王根点点头。李晓凡说:“这都是因你没及时收拾玩具、弄乱房间造成的后果。”王根低着头不吭声。“以后,你知道该怎幺办了吧?”李晓凡问他。王根一个劲儿点头,不敢再看妈妈。

还有一次,王根突发奇想,偷偷拿妈妈的结婚戒指做“炼金”实验,结果把戒指熏得乌黑,还烧掉了几处花纹。被李晓凡发现之后,他却嬉皮笑脸地向妈妈解释:“我在书里看到一句话——‘真金不怕火炼,就想用火烧烧试试,现在看来是真的,说明我爸对你是真心的!”弄得李晓凡哭笑不得,但是她没有责怪儿子,还夸他敢想敢做。

巧妙交流,引导孩子“心理换位”

李晓凡至今还记得,王根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让他管班级,并告诉他谁不守纪律就记下谁的名字,结果他一下子记了十几个同学的名字。这些同学对他不满,放学后找他算账。王根觉得非常委屈,见到妈妈来接他,摘下大队长的胸卡,狠狠地扔在地上,哭着说:“大队长我不干了!”王根哭诉时,转述了同学们一句话:“你过去也不遵守纪律,为什幺不记自己,你不就是大队长吗?有什幺了不起!”这句话提醒了李晓凡,她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就故意反激儿子说:“儿子别哭,我去找老师,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他们,这样行吗?”王根一听,头摇得像拨郎鼓:“不行,同学们最讨厌家长找老师告状。”她又说:“那好,明天我找他们几个,问问他们为什幺欺负我儿子,行吗?”王根说:“也不行,你走了他们还得欺负我。”在回家的路上,李晓凡把大队长的标志戴在自己的胸前,很有感触地对儿子说:“妈妈小时候,也当过小干部,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他赶紧问:“那你怎幺办了?”她说:“要想当好小干部,就一定要做到吃亏的事你先来,模范带头的事你先做,有了错你得先改。你知道吗,大人们管这叫什幺?这就叫威信。”小王根歪着脑袋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说:“我知道该怎幺做了!”

不久,在庆“六一”班级联欢会上,王根利用当主持人的机会,主动向同学们做了检讨,并与对他意见最大的同学,手拉着手唱了一首歌。回到家里,他自豪地告诉妈妈:“妈,问题解决了!”

不看分数,只看重综合能力

李晓凡知道,在家庭中家长与孩子矛盾的焦点,往往都在学习问题上。似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总也达不到家长们满意的程度。在解决这样的家庭矛盾问题上,李晓凡的做法是:不看重孩子的分数,而看重孩子的能力。为了培养王根的语言表达能力,她从小引导他做被称之为“画配诗”的游戏——把他喜欢的画片剪下来,贴在纸上,让他写上一句或几句话。等到王根上小学之后,妈妈就鼓励他,“写作文要敢于与别人不同,特别对每一次考试的作文。”

“我从不把眼睛盯在分数上,而是重视儿子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我鼓励他大胆想像,尽管有的时候写偏了题目,没能拿到高分,我也不埋怨他,而是找出闪光的段落和语句加以表扬,给予肯定,久而久之,他的思路开阔,语言表达能力强,自然就写出了优秀的作文。”李晓凡介绍说。

李晓凡与儿子从小就有个承诺,叫做:“学得踏实,玩得痛快”。她告诉儿子,学得踏实,是满足了妈妈的心愿,而玩得痛快,是满足了你的心理平衡。王根幽默地对妈妈说:“这个承诺有合理‘内核,你我的利益各一半,看来有合作成功的把握。”她告诉儿子“班级里的第一名我不要,五十分之一的概率太低。”儿子接着说:“最后一名我也不要,它的概率也很低。”就这样从小到大,王根有很多的时间去做他喜欢的事,图书馆里有他,篮球馆里有他,排球场上有他,绘画室里有他,学校各种活动的策划有他。在实践中,他学到了许多知识。由于给了孩子心理、智力的发展很大的空间,他才有机会把多种知识融会贯通,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榜样教育,还要辅之以心理沟通

在孩子的教育上,李晓凡注意言传,更注重身教。她一直在树立自己的形象,给王根做榜样:要求孩子学习勤奋,她就用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去感染他;要求孩子爱劳动,她就做一个勤劳的妈妈;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最冷的时候是每天的清晨。李晓凡要求王根一定要早睡早起。“再等会儿,等会儿再起不行吗?”王根睡眼惺忪地说。“不行!”李晓凡一把把他从温暖的被窝里拉了出来,“妈妈起的比你还要早呢!”王根没话说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起床……

在她的榜样教育下,王根一天比一天懂事。对此,李晓凡欣慰不已。但是,儿子的一句话却让她感到仅仅有榜样教育还不够,还需要用心教育。那天,李晓凡让王根写字,谁知,他趁妈妈不注意,溜到阳台去玩。李晓凡检查写字本,发现上面只有歪歪扭扭的几行字,气得拉过王根就是一巴掌。王根哭着把应写的字写完。李晓凡问他:“妈妈对你的批评对不对?”王根小大人似地叹了口气:“我在家里活得可够艰难的了。”听了这话,李晓凡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看来平时过于注重榜样教育,和孩子交心的时候太少了,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怎幺和孩子交心呢?李晓凡想到了一个办法,王根每天上学前,她总要对他说一句话——只是一句话。有时是:“请你记住‘认真两个字。”有时是:“祝你一天顺利。”有时干脆就是:“妈妈等你的好消息。”……这些话,就像是热水袋,温暖着王根的每一天;每当他要做什幺事时,耳边就会响起这句话,就像妈妈就在他身边一样。后来,王根也学会了李晓凡的做法,每天临出门前,都会送给妈妈一句话:“祝一天好心情。”“注意休息!”……母子两人的融融亲情,就在这每天的一句话里,越来越浓了。

每天一句话,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个心灵通道。李晓凡觉得,除了亲情之外,这一句话里就意味着平等,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平等。所以,平时李晓凡做错了,她会向儿子主动认错、检讨;王根犯错,妈妈批评他,他当然心服口服。母子间的交流多了,思想得到了沟通,教子当然更加得心应手了。

走出阴霾,抚平儿子丧父重创

1998年,王根的爸爸患病,使一个温馨、幸福、美满的家庭失去了平衡。2000年6月17日,一个黑色的日子,王根的父亲被病魔夺走了年仅46岁的生命,一个家顿时剩下孤儿寡母。这对李晓凡的沉重打击可想而知,她和儿子哭过、苦过、痛过、悲过,但她强打精神留给孩子的仍然是快乐、幸福和坚强。多少个夜晚,他们母子都在挑灯学习,这种无言的交流,产生巨大的“互动”的力量。

面对生活上的无奈,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挺过来了,他把过去父母对他的爱,化作力量,他更加倍地爱自己的母亲。他的心里非但没有受到伤害,反而更加坚强,用坚强、健康的心理迎接着人生的考验。王根懂事地安慰妈妈:“一个人第一次在别人面前流泪,别人会同情;第二次流泪,别人会怜悯;如果还在别人面前流泪,别人会讨厌你!”他一边教母亲唱《重头再来》,一边逗母亲开心,陪伴母亲走出痛苦。

娘儿俩能这样贴心,李晓凡归结为家庭氛围宽松和谐的成果。她和儿子之间的称呼“没大没小”,儿子高兴时叫妈妈“老铁”、“哥们”;生气时改叫“李管教”、“李晓凡同志”;李晓凡则叫儿子“王根同志”、“王老师”。妈妈如此“开明”,王根当然乐意跟妈妈交流,妈妈也深深体会到了和孩子做朋友的乐趣。跟孩子朋友式的交流,是她最大的育子经验。

1999年,在面临中考的艰难和父亲病重的双重压力之下,王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全国北大、清华录取率排名第二的学校,仅次于北大附中);2002年,在吉林大学(全国十大名牌大学之一)小语种提前考试中,他以黑龙江省第一名,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被优先录取。

虽然儿子在成长中,多有鲜花、掌声和喝彩伴随,但坎坷、挫折和失利也不期而遇,曾荣获全市演讲榜首的他,在参加全国演讲预赛中失利;原来在校园里一致认为有编导、策划能力及综合素质较强的他,在北大影视编导专业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出局。面对这一切,妈妈给他的不仅仅是母爱,更多的是朋友与同学的促膝谈心,严师与同志的心灵碰撞。因为她记住了教育家说的一句话:“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