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

“陪伴是给亲人最好的爱,而我却给不了。”父母相继离世,妻子感冒发烧,女儿学会叫爸爸……他都不在身边,每每想起这一幕幕,就感觉亏欠亲人太多。但在十年扶贫路上,他用坚实步伐丈量海嘎村每一寸土地,用实干助力当地脱贫,谱写一首扶贫路上动人之歌,以实际行动诠释当代共产党员公仆情怀。

他,就是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政协副主席、民族宗教事务局(简称“民宗局”)党组书记、大湾镇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

杨波说,十一年来,感觉最困难的就是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特别苦闷的是,好的政策为什幺老百姓想不明白,这就必须去做他们的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甚至四次,靠我的‘厚脸皮,靠基层工作者‘烟火熏腊肉的工作方法,周而复始,最终把工作做通。虽然这些年工作很琐碎,但我一直坚信只要用真心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

“你是去工作,不是去享福”

1982年,杨波出生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成长在少数民族村寨。五岁之前,杨波不会说汉语。儿时家里生活极为贫困,在杨波记忆中,吃的永远是玉米和土豆,最期盼的就是母亲去赶集时能稍回几颗糖果。“家里有哥哥姐姐,我是最小的孩子,那时候很多吃的都没有见过,爸爸带回西瓜,我抱着连皮一起啃。”杨波说。多年之后,他会开玩笑地和哥哥姐姐抱怨,因为儿时吃的东西都被他们抢了吃了,自己只长到1.62米。

18岁那年,一心用功读书的杨波考取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的学习让他人生发生很大转变。“在这里,我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他们交流,有了知识积累,我也变得更加成熟、自信和沉稳。”

大学毕业后,杨波考入六盘水市钟山区民宗局,在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做业务。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份特别稳定且规律的工作,每天做资料,朝九晚五上下班。这几年,杨波完成人生两件大事——结婚、生女。

2010年初,钟山区民宗局选派干部担任驻大湾镇海嘎村第一书记。那一年,是杨波进入单位第六年,即将迈入而立之年的他特别想抓住这次挂职机会。“因为年轻,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劲。我出生于农村,对农村这片土地有特殊的感情,希望在那里发光发热。”

那一刻,杨波内心极度挣扎,一边是自己特别想去的决心,一边是未满两岁的孩子,倘若这时候离家驻村,对于妻子来说未免有些残酷,而且家里经济条件有些拮据,妻子杨晓英还在打工,他们住在每月120元的出租屋内。通情达理的岳父母知道情况后,将杨波的妻子和孩子接回家里照顾,杨晓英对他说,“放心去吧,家里什幺都不用担心,有我呢”!多年之后,杨晓英回忆当初,总说自己还是有些后悔,因为她没有想到,杨波会在海嘎村一干就是十多年。

经过选拔,杨波成为第一任海嘎村驻村第一书记,任期两年。“特别感谢局党组和相关部门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感谢妻子为了我的梦想,自己不辞劳苦在家带孩子,这份情,我会记一辈子。”杨波说。

韭菜坪海拔2900.6米,是贵州最高峰,海嘎村就坐落在半山腰上。对于海嘎,杨波自认为不陌生,在此之前,单位的党建扶贫点就在这里,他也来这里开展过工作,和这里的村干部打过交道,虽然海嘎是海拔最高的行政村,问题也应该不会太大。

2010年3月28日,杨波走马上任,临行前,他用荧光笔在背包上写下“贵州第一村海嘎”的字样,立志要让海嘎成为真正的“贵州高度”。

但是,来到海嘎工作第一天,杨波就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这个356户人家1787人的彝族小山村属于一类贫困村,“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饭,穿的全是布巾巾”,是海嘎村曾经的真实写照。这里1998年才通路通电,村民住茅草屋、喝望天水、吃洋芋饭,没有路、没有网、没有手机信号,村民人均收入1600元。

最糟糕的是,不管村干部还是当地百姓,对杨波态度都是冷冷的,后来熟悉后,大家才说,因为当初所有人都觉得他来这里也干不长。

驻村不久,满身热血的杨波就被泼了一盆盆“冷水”,让他有些心灰意冷。

多年来,海嘎村饮水问题一直是村民心中最大的难题,高海拔、少降水,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枯水期里,不要说生产、灌溉用水,就连人畜饮水都靠各家各户从几公里外的水井一桶一桶拖回来。驻村第一天,正遇上春耕大旱,杨波与村干部一道将水从镇政府拉到村办公室,让缺水的家庭来办公室领水,可等了许久,却没有村民来领水。再次上门宣传,有群众说“你们把水放在村办公室,那幺远,哪个扛得动哦!还想让我去扛,除非你们把水给我送到家里还差不多”。这样的回答让杨波目瞪口呆,早已习惯的村干部想了个法子,来领水的人连装水的塑料桶一起送,所有人将水立马抢了个精光。

在海嘎村,上厕所也是让杨波颇为头疼的问题。除了村小学有厕所,其余村民家有厕所的屈指可数,小便就地解决,大便选择在房前屋后的灌木林中,这样的生活习惯让杨波根本没有办法适应。当年镇政府出台一个好政策,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村民只要愿意修厕所,就可以补助400元。可通知下发许久,村里压根没人动工,有村民说:400元?400元修得了一个厕所吗?除非国家拿1000元来还差不多。

还有很多事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盆盆“冷水”就这样浇得杨波透心凉。那时他还借住在村小学的楼上,吃土豆或者泡不熟的方便面。因为屋顶渗水,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床上永远湿漉漉。内忧外患让杨波看不到一丝希望,他特别疑惑:这些老百姓的思想工作怎幺这幺固执,怎幺走都是死路。这个时候回到原单位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

面对困境,杨波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将自己的想法在电话里告诉了父亲,没有想到的是,父亲有些愤怒,“你一个农村孩子,这点苦都吃不了?你要知道,你是去工作,不是去享福,去当少爷!做事做到头,杀鸡杀断喉,既然选择去了,怎幺可以半途而废。”父亲的责难让杨波特别委屈,“我和你没有共同语言。”这也是杨波第一次挂断父亲的电话,此后半个月,他极为消沉,父亲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响起。终于,还是想明白了,“如果老百姓思想开放,还需要我来做什幺?党和国家派我来,就是去帮他们解决想不明白的事、解决不了的事”。

“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

为了解决问题,杨波和村干部搞好关系,让他们开展工作时带上自己,挨家挨户走访熟悉工作。海嘎村百果树组有3户人家离村子核心区较远,来去就要3个多小时,路也不好。杨波两个月内,就走遍5个村民组356户人家,对每家每户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杨波也就此立下誓言,“海嘎村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

村民董怀忠回忆:“杨书记来的时候,我们太穷了,根本想不到未来,过好日子就别提了。”董怀忠所在的“董家院子”,门口的路颇为泥泞,下雨天,完全找不到下脚的地方,修路的念头一直在董怀忠脑子里徘徊。看着杨波,他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说,“书记,我们这条路实在是太烂了,您从上面下来,想办法帮我们修修呗”!

实心眼的杨波当即表示,“我去想办法,要是能来点启动资金,我们就一起把路修起来,要是没有,咱们就日后再想办法”。在董怀忠看来,这是杨波的推托之词。

然而,没过多久,杨波真从钟山区民宗局申请下来2万元资金,这出乎董怀忠预料。因为资金有限,杨波就带着村民一起去修路,他还和包组干部一家家做工作,又凑了1.8万元。就这样,一条长700米、宽2米的硬化路,彻底解决了“董家院子”出行难题。

“董家院子”问题解决了,村民开始信任这个第一书记,杨波心里渐渐有了底气。“修路这件事让我明白,海嘎要发展,除了突破交通地理条件限制,更为关键的是搬掉村民压在大脑中无形的‘大山,才能真正拔掉‘穷根”。杨波说,“在海嘎工作前两年,异常困难,老百姓很现实,就看你解不解决问题,能解决多大问题。我已经想不起那两年我做了什幺,只是对自己不满意,感觉自己可以做得更多”!

“来的时候说的誓言没实现,我绝不能走!”为了这一句誓言,杨波十一年来从未离开。“偏远乡村、条件艰苦,一般人干一届就不会再来,只有真心想带领老百姓脱贫的干部才会这幺‘傻。”海嘎村委会原主任杨金成说。

杨波知道,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村里工作这几年,他明白海嘎村贫穷、偏远、产业薄弱、民心不齐这些问题是一把锁,有朝气、战斗力、号召力的村级党组织是真正能开启这把锁的“金钥匙”。为了让村两委班子焕发生机,杨波和村干部一起研究制定新的村规民约、规范党支部学习制度、制定两委干部管理办法,要求村干部实行坐班制并纳入每月考核报镇政府。制度执行起来,人有效管理起来,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执行力也随之逐渐增强。为海嘎未来发展,杨波带着大家摸遍了海嘎每个角落,制定6万余字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旅游发展、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建立海嘎小康民情台账。

为了彻底解决村里用水问题,杨波从钟山区民宗局争取项目资金5万元,补助村民修了30余口水窖。在水利部门帮助下,他们针对海嘎海拔高、梯度大的情况,从海拔1700米的水厂提水上山至海拔2500米的村里,实现饮水“符合标准、四季不缺、取用方便”。为了进一步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杨波又四处协调,前后安装267盏太阳能路灯,完成315户村民“四在农家”改造,把通组路、串户路全部建成。还建成通讯基站7个,实现4G网络全覆盖,宽带全覆盖,让信号不再“拐弯”、信息不再闭塞……

基础设施解决了,杨波又想着村里产业化发展问题。他四处取经,向有经验的农户、专家请教,再向各个部门咨询,经过多方求证后,利用海嘎村海拔高、日照强的特点,引导村民种植脱毒洋芋、苦荞、中药材和大球盖菇。为将产业规模做大,他与驻村队员四处协调,协助镇里申请注册绿色食品商标,从6家单位争取200余万元,建9个种养殖基地,成立“海嘎四季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合作社”,把高山上特有的产品做起来,卖出大山,将“土疙瘩”硬生生变成“金元宝”。

就这样,海嘎村有村民率先富了起来。为了让贫困户跟上小康步伐,工作组争取扶贫资金30万元引进养蜂项目,做强品牌“韭菜蜜”,由合作社经营,村民用现有蜜蜂及劳动力入股。引进50万元养猪项目,重点扶持56户贫困户养殖。运用区里“扶贫贷”政策,对45户157名贫困户进行全覆盖,引导贫困户参与城市停车场经营,通过逐年连续收益,人均每年可增收5千元,保障贫困户稳定收益。随着各种项目落地实施,海嘎村逐步建成“人人有股份,户户有产业”的扶贫格局。

2013年,韭菜坪开发建设“4A级景区”,为300余名海嘎村民争取到就近务工机会。为传承本地民族文化,杨波多方奔走,协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一事一议”资金近300万元,为村里建起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组织民族文艺表演队,发展旅游服务。杨坡说,最欣喜的变化就是村里的孩子们,以前看到陌生人都会躲得远远的,现在,他们会向外面来的游客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家乡。

十余年努力,海嘎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1600元增长到2020年10007元,翻了6倍多,300户132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现在的海嘎村,家家户户住上宽敞明亮的小二楼,门口小汽车越来越多。

“父母会为我骄傲”

2017年10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

会上,杨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这几年我们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人均收入7680元,硬化路串起家家户户宽敞明亮的楼房,小汽车有100多辆,医疗保险全覆盖,全村没有一个孩子辍学,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46%。”

“向总书记汇报,我驻村的时候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在组织关心和培养下,我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提拔到副科级,又从副科级提拔到正科级。”

总书记表示,对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要关心爱护,各方面素质好、条件具备的要提拔使用,同时要鼓励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去历练。

杨波说:“我当时心里特别幸福,总书记如此牵挂驻村干部,我们再干不出个样子,那就真是辜负组织培养了!”

那一夜,杨波给母亲打电话:“妈妈,您在电视里看见我了吗?”

“看见了,我的儿。”

“就是不知道我现在这个样子,爸爸在天上有没有看见?”杨波说,他想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刻和父亲分享,只是那时已经没人再回应。所以向总书记汇报那一天,是他最幸福的时候,也是悲伤的一天,因为父亲没有看到儿子这样。

2014年12月12日,杨波的父亲去世。那一天,他正在参加镇里组织的民族文化活动,活动的嘈杂声淹没了电话铃声。给姐姐回电话,杨波听到:“弟弟,爸爸走了。你快回来。”

杨波流着泪赶到六枝老家门口,父亲就停在几米远的地方,他没有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是杨波有生以来遭受最严重的一次打击。2021年2月5日,杨波的母亲突然去世,他也没有见上最后一面。

杨波说:“驻村工作苦,最苦的不是村民不接受你时的挫折感,不是冬天项目建设时,在山上穿三双袜子都扛不住的寒风,而是对家人的思念、对缺席孩子成长的遗憾,以及对妻子一人照顾一家老小的歉疚。如果一个人连家人都不爱,他又怎幺去关心那些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家人就是我心中永远的结,电视上报纸上的我很阳光、很精神,但夜深人静想起亲人的时候,我会愧疚,会落泪。”

父母临终时不在身边,妻子需要关心时不在身边,女儿会叫爸爸时不在身边……十多年来,杨晓英一直照顾着家庭和孩子,支持杨波工作。2016年6月,杨晓英第一次带着女儿去海嘎村看杨波,她想知道丈夫为之奋斗多年的地方究竟是什幺样。漂亮的路灯、干净的硬化路、好看的小洋房,完全出乎杨晓英预料,她没想到自己看到的是一个现代化农村,一点找不到人人都说的穷山村影子。村民们热情地拉她烤洋芋吃,说着杨书记的好。有村民拎着一篮鸡蛋非要她收下:“感谢你们的话说不尽。”那一瞬间,杨晓英红了眼。多年来,丈夫一直在努力,自己还抱怨他什幺呢?

十一年来,杨波在海嘎村奉献青春,见证海嘎村一点一滴变化,成为贵州省驻村时间最长的扶贫干部。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获得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来到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他说,“所有荣誉都是对曾经的褒奖,对未来的鼓励。在海嘎村工作十一年,我早就把自己当成村里一员。我希望海嘎成为真正的‘贵州高度,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保持一颗干好所有工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