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霁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流传在我国大西北的几句民间俗语,极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青海油田涩北气田独特的地貌特征,青海油田采气一厂基建项目中心青年员工邱超的工作地点就在这里。这里地处瀚海戈壁、盐碱沼泽,平均海拔2750米,常年干旱缺氧,氧气含量仅为内地的70%,无社会依托和淡水资源,年平均降雨量38.8毫米,蒸发量3067毫米,年最低气温零下33.6度,是全国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的产气区。

在敦煌长大的邱超,从小就听石油人讲着石油故事,看着家乡和油田一起成长,一颗种子渐渐在他心间生根发芽。2019年7月,邱超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家”,成为一名光荣的石油人。

2024年,是邱超在青海油田采气一厂基建项目中心工作的第六个年头。作为涩北气田工程建设现场管理最年轻的一员,这六年,他坚定发扬年轻人不怕累、敢吃苦的精神,每年固定在生产一线250天以上,始终坚持把管控安全风险作为第一任务,把保证工程质量作为第一追求,把统筹施工进度作为第一目标,确保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质量、进度全面受控。

扎根现场 学习实践助力技术革新

2021年,刚刚工作两年的邱超通过不断努力争取,参与到气田地面工艺技术革新试验组中,负责台南气田卧式分离器连续排液试验、涩北气田集气站消泡雾化装置应用试验、射流工艺在台南气田低压气井的应用研究等项目的现场试验工作。因几个试验基本同期开展,他每天都要穿梭在各个试验现场,记录分析试验数据,规划下步试验计划,同时还要兼顾地面工程建设现场管理工作,那段时间他总是忙得焦头烂额。每次在现场问他“最近忙吗”,他都会回答,“忙!但很充实”。因为他深知参与气田技术革新试验的机会来之不易,是能够深入了解气田采气工艺不可多得的机会,所以自始至终他都非常努力,加班加点没有一丝懈怠地完成各项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邱超和同事们通过反复试验,终于完成了生产分离器水平式连续排液控制器、单井式消泡雾化器、汇管式消泡雾化器、井口降压采气装置等新设备的改进和优化,设备使用寿命是原来的几倍至几十倍,这些项目的推广切实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筑牢涩北气田稳产基础。

逆行而上 抗洪抢险守护气田安全

2022年8月,那陵格勒河水位上涨,距离涩北气田较近的鸭湖水位超过4米上限,严重威胁气田安全生产工作,采气一厂立即启动一级防汛抗洪战备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邱超作为在岗青年的一员,主动请缨,加入抗洪抢险突击队,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台南气田生产道路保卫战。

初次加入抗洪抢险突击队的邱超还有些不知所措,只能跟着老师傅们指挥施工队有序开展修筑防洪堤、加固生产道路、疏通排洪河道、加装穿路涵管等工作。经过5个日夜的连续奋战,防汛抗洪应急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可世事难料,洪水却没有按照规划的流道过排洪涵管,顷刻间,用盐渍土筑成的防洪堤坍塌、倾倒,洪水一泻千里,去往台南气田的唯一道路被一片汪洋包围。

当天夜里,邱超和几个老师傅承担起了巡路、护路的任务。在洪水的侵蚀下,以盐渍土为路基筑成的道路陆续开始出现管涌,洪水持续冲刷着路基,部分路段已经出现了孔洞、坍塌,如不尽快封堵管涌,可能出现更大的坍塌,甚至道路决口。

入秋后,高原昼夜温差极大,伴着4-5级的西风,洪水刺骨,但心却坚韧。邱超和老师傅们一起踏泥泞、战风雨,扛铁锹、装沙袋、搬物资……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抗争,面对湍急水流,没有丝毫犹豫,借助绳索,靠着肩挑人扛,披星戴月抢占最佳时间点,经过一夜奋战,终于在天亮时封堵住了管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第二天,为确保道路上游的洪水水位能持续下降,厂里最终决定架设临时钢架桥、掘路泄洪。随着洪水势头的减弱,已建成的泄洪通道能够保证正常的泄洪量,邱超就一人肩负起道路保障工作。抢险现场,24小时工作制已成为常态,每天,他同施工队一起用砂石料持续加固道路薄弱位置,同时认真检查临时桥梁的可靠性。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半个多月,直到洪水彻底退去。退洪后,他又完成了临时桥梁拆除、道路加固修复……每当回忆起那段时间,他总说:“那一个月我也没做什幺,就干了一件事——修路。”

从零开始 突破气田用电“卡脖子”难题

作为青海油田采气一厂地面建设项目部台南项目组的一员,虽然入职时间短,但只要现场有施工,总能见到邱超的身影。

2023年,为解决涩北气田生产用电“卡脖子”难题,采气一厂决定开展地区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因变电站建设位置选择在台南气田,作为项目组的一员,邱超开始了未知的挑战。从未参与过任何大型电力工程建设的他,从零开始学习电力建设基础知识,每天认真查看图纸、核查材料,报料、发料都由一人统管,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向施工队负责人、技术员请教。因电力线路施工距离长、环境恶劣、社会依托差,每次施工现场巡查都需要跨越荒漠、穿行雅丹,一出发就是颠簸的一天。他与同项目组的同事合理排布现场巡查计划、交替开展现场检查,每天都奔波在各个标段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就这样,经过300天的不懈努力,三个标段共计367基铁塔,从基础浇筑、铁塔组立、线路架设,到铁塔消缺,最后顺利完成自检、监理检查及问题整改。台南110KV变电站线路部分克服重重困难,当年12月成功投运。

至此,涩北气田全面增压、二级增压等气田运行新模式及关键生产设备运行用电受限的问题成为过去式。看着台南110KV变电站工程的投运,邱超自豪地说:“青、甘、宁、藏四省区的用户可以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了!”

责任编辑 张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