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上天还是入海,无论是跑得更快还是看得更远,了不起的大国工程总能让我们激动万分,也点燃了我们的自豪之情。下面,就来一起看看2023年那些入围“科学小骄傲”奖的大国工程吧!

交通小骄傲:跨海高铁,坐着高铁去看海

骄傲小播报:在跨海大桥上行车,为确保行车安全,通常需要减速慢行,但福厦高铁却实现了“跨海过桥不减速”的目标。这背后的核心科技就是无砟轨道的创新与应用。无砟轨道就是没有铺小石头的轨道,与有砟轨道相比,它的平顺性、稳定性更好。不过,这也对桥梁的结构变形及施工误差控制等要求极高。作为世界首座无砟轨道跨海大桥——安海湾特大桥,经过反复模拟试验,主梁采用有效气动措施,桥面铺设无砟轨道,这得以让列车以350 千米/ 小时的速度全程飞驰,跨越山海。

深空探测小骄傲:超级“向日葵”,太阳观察家

骄傲小播报:太阳是地球空间天气事件的源头,太阳“打喷嚏”,地球就可能会“感冒”。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正是因为太阳氦闪造成的危机,人类才不得不带着地球开始流浪。因此,预防感冒,还要从源头抓起。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就是为了关注太阳活动而建设的。它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不但能监测太阳的各种爆发活动,还能监测太阳风暴进入行星际的过程,这对于理解太阳爆发机制、预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获奖者:海底数据工程

颁奖词:将冷却进行到海底,科技兴海绿色又经济。

数据工程小骄傲:海底数据中心,将冷却做到极致

骄傲小播报: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手机被用到发烫,有什幺办法可以让它迅速降温?直接给它洗个冷水澡?这恐怕有些冒险。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海底数据中心直接选择“泡澡”的方式来降温。作为互联网服务的“基座”,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在计算、存储的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能,以往都是通过空调等制冷系统来降温,而选择直接用海水给数据中心降温,能够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

海底数据中心,打包再“藏”好电子设备最怕水,把数据中心放在海底,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海底数据中心,简单来说就是将数据中心打包密封,然后放进“时间胶囊”沉入海,到期之后再取出来。

之所以要把装有数据中心的“时间胶囊”藏好,是因为热带海域海底生物附着乃至海水腐蚀是世界性的难题。海兰信作为国内首个海底数据中心服务商,研发了浅水海域防生物附着技术,解决了这些难题,还为服务器提供了恒湿、无氧、无尘的工作环境。

最重要的是,海底数据中心以海洋作为自然冷源,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节能30% 以上,具有省电、省水、省地、高安全、高可靠、低时延的优点。同时,海底数据中心的建设还可以与海上风电、潮汐发电等清洁能源融合发展,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海兰信在岸上建有提供电和网络的“岸站”,与海上风电融合开发。海底有进行光纤、电源资源分配的“海底分电站”,岸上的“岸站”与“海底分电站”通过“海底光电复合缆”进行连接,这就组成了一项完整的海底数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