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号

冬日里,寒风袭来,冷不丁被冻得一哆嗦。咦,奇了怪了,为什幺那些招人烦的虫子在这寒风里好像都隐身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定义一下“虫子”。日常所说的虫子,占最大部分的肯定是六条腿的昆虫,另外还包括蚯蚓、蜈蚣、蜘蛛这些能爬的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还有一些不仔细看很难看清的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等。这些无脊椎动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能像高等动物那样自动调节体温。连苍蝇、蚊子这种虫中显眼包,在气温下降后都会行动速度变缓。这就是冬天里虫子看起来整体变少的原因。

还有一些虫子比较鸡贼,因为人类居住的环境保暖措施普遍比较好,它们就排队往人类居住的环境里钻。如果你被门后面、角落里的虫子吓一跳,那就是因为优渥的生活不仅人类喜欢,虫子也爱得不行。只不过,更多的虫子只能在野外越冬。下面我们就来找找那些野外过冬的虫子吧!

它们在——捉迷藏

如果你想在冬天的野外找到虫子的踪迹,那可要把眼睛擦亮一些。石头缝里、树皮背面、落叶堆,这些优秀的躲藏环境不仅可以抵抗低温,同样也可以迷惑天敌的视线。《塞尔达传说》系列游戏里,林克搬起石头来,经常会得到虫子,可谓非常真实。有时,同样躲在这儿的还有冬眠的青蛙。

昆虫和蛙相似的地方还有那极其神奇的变态发育过程。在一年甚至更短的生命史里,昆虫会经历卵、幼虫、若虫、蛹、成虫等截然不同的阶段。所以,它们过冬的形态也各不相同。

例如,苍蝇虽然在冬天活动能力下降,但条件合适的话——比如在你的家里——它是可以以成虫形态越冬的。天牛整个幼虫期都可以在树干内蛰伏,以小肉虫的形态在树木内挖出一条长长的隧道。东亚飞蝗会把卵产入深深的土壤之下,以卵过冬,来年孵化。

虫虫没有道德。因为从策略上来讲,一种昆虫甚至不需要全部成员都越冬成功。有许多以成虫越冬的昆虫,会选择只让受精雌性成虫越冬。雄性昆虫在此前与雌性完成交配,然后就活不长了。开春之后,它们便生出新一代。

一些蚧壳虫类,也就是同翅目蚧壳虫科的昆虫,就可以以受精雌虫越冬;但更为人熟知的是,它们以若虫形态固定在树枝上,用口器插入树木,分泌蜡质包裹住自己形成“蚧壳”来越冬。蜡质蚧壳还会把农药阻隔在外,这个特性让它对冬季树木危害很大,所以往往要在还没形成蚧壳危害前施用农药,或者铲树皮,把藏在树皮表面和翘起老树皮的蚧壳都一并铲除。

它们在——构建城市

一些昆虫的行为学更加复杂,它们会筑巢。各种蜂、蚁就是个中高手,这些昆虫属于膜翅类,是真社会性动物,团结起来力量大,可以建设出千万间广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我们平常最常见到的蚂蚁,到了冬天就不再爬上地面了。它们早早地囤积起营养储备,在蚁穴里宅上一个冬天。由于进化的力量,活到今天的蚂蚁都能自动构筑出通风良好、冬暖夏凉的蚁穴。有些蚁类甚至掌握了“生物锅炉”技术:它们搬来的落叶等有机物质,经过微生物发酵,也会产生热能来温暖巢穴。

它们在——去往温暖之地

不要忘记许多虫子是长翅膀的!而且飞行能力还挺强。就像家燕这种候鸟的“迁徙”一样,这些昆虫可以“迁飞”,在冬天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昆虫虽小,但它们的迁飞和候鸟迁徙一样规模庞大;论飞行路程,更是可以长达数千公里。

想象一群蝴蝶遮天蔽日,从我国北方飞到云南,甚至漂洋过海到达海南岛,该是多幺美丽。但美则美矣,昆虫大迁徙不一定都是好事。想想它们中途吃什幺喝什幺呢?

当然是沿途经过的一片片农田了。蛾、蝗、螟、棉铃虫这些破坏狂迁飞起来,足以造成巨大的灾难,是我们农业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对象。

它们还可能在——有技巧地硬扛

如果虫子懒得筑巢,也懒得迁飞,那锤炼出一身抗冻本领也是很有必要的。

生物的体内不可以结冰,冰晶会刺破细胞和组织,从内部开始死亡。一些虫子则会在体内集聚糖和甘油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看作抗冻剂,让体液不容易结冰;有些甚至能够产生“热滞蛋白”,类似于极地海洋硬骨鱼的抗冻蛋白和糖蛋白,主打一个生化战士。

除此之外,昆虫的振翅也可以带来一些摩擦热量。就像我们感到冷的时候,之所以会打冷战,真的是因为神经系统在指挥肌肉动起来产热。

经过这一番折腾,这一年的冬天也就过去了。我国很早就利用太阳历法总结了一套“二十四节气”,来描述自然物候的规律,指导农时。其中“惊蛰”是每年公历3月的 5-7 日,从字面意义上就能知道,那时候天气回暖,一声声春雷震天动地,那些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小虫将被“惊醒”(其实并不是被雷声震醒那幺简单啦,它需要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调控才能准时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发育),万物在新的循环里再次萌发生机。大部分昆虫的一生都会在一年中过去,而对于我们人类,每一次新年却都是一次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