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点燃学生数学创新火花的导火索。陶行知老先生指出:“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个学生,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数学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而是一池“活”水。

一、 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

二、 让数学知识有趣而有益

让数学知识有趣而有益,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平台。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如在教学“数的排序问题”上,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军、小波、小建获奖,他们分别为一、二、三等奖,有几种不同的排序方法?请你们排一排。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数的排序。

三、 注重教学活动,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气

所谓的开放课堂教学就是要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也要发挥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开放课堂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1. 首先是自主活动。以“设计新纸箱”为例。教师给学生几袋小方块让学生利用小方块帮着设计,这样就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能让学生自主探索。于是课堂上显现出忙碌的景象:有的学生用小方块搭、拼;有的拿着笔在纸上画示意图……如此教学,学生的活动是自主开放的,自主开放的活动是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得到发挥和展示。

2. 其次是探究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去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知识的规律,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不仅智力得到发展,而且还可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3. 最后是合作交流活动。教师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基础上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时,通过学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开放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只有我们教师敢于把学习的权利放给学生,善于放给学生,精于备课、巧于引导、长于反馈检测、勤于坚持,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才能有所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