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涛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独一无二的智慧。通过课程整合、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可以培养农村小学生文化自信,帮助他们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端正思想和行为,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下面,笔者就农村小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进行探索研究。

一、农村小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道德、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村小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接触的社会教育资源有限,在这个阶段,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从根本上保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农村小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

(一)家庭文化自信教育严重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传统节日逐渐丧失了原本的文化氛围,加上家长疏于对学生文化观念的培养,农村小学生对民族文化认识严重不足。以传统节日为例,学生虽然知道春节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发压岁钱,清明节要去墓地祭奠已故的亲人,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学生对各个节日的由来、风俗活动、节日意义没有清晰的概念,甚至部分学生以放不放假作为喜厌节日的理由。

(二)学校文化自信教育浮于表面

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已然形成重视知识传授和技巧训练的教学习惯,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意识不足。在学科课程中,遇到涉及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往往一带而过或以识记背写等应付考试目标为主,对其内在知识链接、文化内涵往往忽略,教学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学校也很少开展民族乐器、书法、绘画、传统武术等民族艺术类活动。这些现象折射出农村小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更没有文化自信的意识。

三、提升小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

(一)加强课程整合,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地区学生家庭教育环节薄弱,社会文化氛围不足,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学校承担着主要责任。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应当意识到当前农村小学文化教育存在的缺失,规整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校长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创设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各学科教师要加强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文化知识和素养,不仅要上好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还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内涵的渗透。

例如,教师在教授古诗文、人物故事内容时,引导学生在了解古诗、人物和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古诗、古文的韵律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体会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除了深入挖掘教材文化的内涵、进行知识整合外,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教学时,也要避免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死记硬背等授课方式,教学形式应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二十四节气时,教师可以利用农村贴近大自然的优势,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深入田间观察,引导学生向家长请教每个节气的特点以及应该从事怎样的农业生产活动等,最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经过亲身实践学习,学生不仅能培养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懂得在劳动实践中总结经验的道理,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国家对于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步入校园。许多农村小学在校园中设计了传统文化类的主题墙、宣传栏等,有的学校还利用每天放学路队时间,组织学生朗诵国学文化中的经典篇章,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无形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除此以外,农村小学还可以扩展教育的时间与空间,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壁垒,把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展到各个领域,开展各种综合性的文化实践活动。

例如,学校举行“墙壁在说话”活动,让学生探索和发现学校的文化墙呈现的故事和道理,并讲给其他学生听。在传统节日到来时,挖掘每一个节日背后的内涵,学校、班级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去春游踏青,看看古人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奥秘;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给学生普及端午节由来知识,了解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中秋节组织学生开展中秋故事会,寻找中秋节的神话故事、节日来源、文化内涵以及中秋节对于中国人的特殊意义等。有条件的农村小学还可以组织开展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开学典礼、开笔礼、成人礼等,引导学生在各种有意、有趣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

总之,探索、发现培养小学生文化自信的可行策略是保持中国文化独特性和优越性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小学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真落实、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想方设法为农村小学生开阔眼界,创造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这也是培养他们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信的绝佳方式。

(作者单位:东明县陆圈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