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平原县第三中学校长曹传和看来,文化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平原县第三中学在15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以培养“有爱心有担当的人”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担当教育,构建“担当教育”模型。该模型以“担当+协同德育”“担当+深度学习”为实践路径,以“担当+精准教研”“担当+全员管理”为保障机制,有力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从唤醒走向主动,“担当教育”模型的阐释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构建的“担当教育”模型致力于培养有爱心、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层级目标

学校将育人过程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个阶段,“层级式”培育,步步推进,级级提升。

初阶为“唤醒自己”,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唤醒潜能、发现自己,在自信中身心愉悦,做到自信、自尊、自律、自强。

中阶为“帮助他人 ”,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他人、服务他人、在奉献中滋润心灵,做到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高阶为“服务社会”,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善待自然、造福社会、在感恩中提升灵魂,做到心存大爱、爱满天下。

(二)培育路径

学校以“自育、互育、做中育”七字育人法为基础,以“担当+协同德育”和“自学、互学、练中学”七字学习法为根本,以“担当+深度学习”的培育体系为要素,构建起科学的学生成长实施路径。

(三)保障机制

学校构建了基于“自研、互研、教中研”的“担当+精准教研”和基于“自理、互理、走中理”的“担当+全员管理”体系,发挥干部、教师、学生共同管理效能的保障机制。

二、从主动走向自觉,担当教育模型操作实践

(一)“担当+协同德育”操作实践

“担当”文化下的德育以自主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合作共育为推手,实现自觉成长的目的。“担当+协同德育”为自育、互育、做中育。

自育指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到规范自己、提高自己,自觉关注个体发展。为此,学校让学生制作“个人成长规划书”;撰写“自觉成长心语日记”;设立“自觉担当成长银行”,每月一奖励;设置班级管理“金点子奖”, 自觉做班级管理的“主角”,提升担当能力。

互育指师生、同伴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为此,学校建立了“繁星成长共同体”,任课教师、优秀生、学困生主动结盟、精准帮扶;还建立“向日葵心灵加油站”,加油站内,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和各类心理辅导设施器材,学生随时向教师、同伴倾诉,参与心理讲座、游戏体验等活动,及时解决自觉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

做中育指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锻炼自己、服务他人、造福社会,增强公民意识,提升社会担当能力。学校构建了“家—校—社”为一体的多元化校内外实践体验活动,包括注重增强仪式感体验,培养学生自觉担当品德的“仪式典礼弘德行动”;以自觉对家庭、社会有责任担当为主题的“微光公益修德行动”;开展了“一角一课”的“劳动教育育德行动”,“一角”即将庭院闲置土地、阳台设为“勤耕角”,学生自主耕种农作物、花卉等,自觉管理养护;“一 课”是创意劳动课,由劳动课教师进行创意手工、废物利用、艺术训练等方面的教学授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劳动光荣意识、自立自强意识。

(二)“担当+深度学习”操作实践

“担当”文化下的学习是打造能力提升与品德培养并重,自觉学习与合作探究深度结合的育人课堂。“担当+深度学习”为自学、互学、练中学。

自学指学生根据学习提纲进行个体自觉学习,做到任务明确、问题导学、投入高效、及时检测,在自主学习中推动自觉成长。学校运用“自学存疑卡”,学生将自学过程中的困惑,记录在存疑卡上,利用“课上五分钟答疑”环节展示自学疑问,师生共同解疑答惑;根据自学表现,评选“自学周星 、月星”,设置“自学之星”演讲台,让学生登台演讲,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增强自觉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互学指师生、生生在学习中自觉互帮互助、互相督促激励,做到探究碰撞、 展示分享、教学相长,在合作学习中强化自觉成长。每个班级都建立“益成长互学共同体”,优秀生与后进生双向选择,结为师徒,一起学习、成长;每月评选“最美师傅”“最佳徒弟”。

练中学指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拓展提升,做到独立总结、同伴分享、精要简练、指导实践、提升素养,在学以致用中实现自觉成长。学校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活动中培育“成长树”,将学生个人自学表现、合作学习表现等转化为能量水滴,浇灌“成长树”,有效激发学生自觉成长的积极性。

(三)“担当+精准教研”操作实践

“担当”文化下的教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培训学习为助推器,以交流碰撞为突破口,建构推动学生自觉成长的教师教研保障机制。“担当+精准教研”为自研、互研、教中研。

自研指在育人过程中,教师个人自觉查找、梳理归纳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预制解决措施。为此,每位教师建立了育人档案,一生一档,动态管理,记 录学生自觉成长中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撰写钉钉成长培育日志,记录个人培育心得,实现资源共享。

互研指激活集体教研力量,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共同研究提升,形成培养学生自觉成长教育合力。学校推行“半日育人集体教研”,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同学科组教师开展集体教研;通过建立育人名师俱乐部、举办“教师育人论坛”、建立“教师育人共同体”等活动,形成协同推进“组团式”育人效应。

教中研指教师立足课堂育人主阵地,将全链条、全方位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边教边研,边研边教,以教促研,以研兴教,提升自觉育人质量。学校积极开展教书育人业务擂台赛、“线上+线下 ”订单式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四)“担当+全员管理”操作实践

“担当”文化下的学校管理,构建以全员参与为前提,以走动管理为手段,以促进学生自觉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学校管理保障机制。“担当+全员管理”为自理、互理、走中理。

自理指学校教职工定期对个人的育人管理工作进行自觉思考、梳理、改进、 践行,提升个人育人管理能力,是学校管理保障学生自觉成长的切入点。为此, 学校所有教职工每天都写钉钉育人日志,记录育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优秀做法、 感触反思;定期举办育人读书分享会,学习借鉴先进育人管理经验做法,运用到自身的育人管理工作中来。

互理指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教职工多途径自觉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改进与提高,是学校管理保障学生自觉成长的支撑点。为此,学校定期召开“三会”,即每周的学校育人工作会、级部育人工作会和每两周担当管理反馈会。查摆育人问题,明确改进措施,制定下一步育人工作计划,实现优秀育人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共融、共通、共享。

走中理指学校全体管理干部、班主任、教师,将办公地点前移至校园、教室、餐厅、宿舍,进行现场育人管理,是学校管理保障学生自觉成长的落脚点。实行“六步走动”管理法,即“走、看、听、问、记、办”,实现教师时时在走动,校园处处在育人。

三、育人永远在路上,“担当教育”模型初见成效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第二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德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校园安全工先进集体”“德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德州市文明单位”“德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德州市基础教育名校”等180余项荣誉称号,多家媒体对学校进行了宣传报道。

从唤醒走向主动,从主动走向自觉。担当教育永远在路上,我们信念坚定、全力以赴,继续丰富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平原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