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辉

【摘 要】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是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职院校战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项目管理和办学成本为衡量的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完整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给管理层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本文提出了了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总结了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容,并对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教育经费的逐年增加,为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是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职院校战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项目管理和办学成本为衡量的一种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完整的绩效预算指标体系,给管理层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一、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绩效预算指标评价体系设计的的建立对于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考核部门预算的执行度及各专项项目实施的效果考核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既要考虑国家预算管理的共性特征,也要考虑到高职院校的个性特征。构建统一的、可行的、权威的和相对可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严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科学性原则

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统计理论基础上,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建立,指标的代表性、计算方法、数据收集、指标范围、权重选择等都必须有科学依据,指标之间应具有相互独立性。

2.总体优化原则

由于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变量输出的复杂系统,对财务管理的评价也面临着多目标的决策。因此,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要考虑高职院校的总体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各指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侧重,该体系能够反映高职院校总体绩效情况。但是指标又不能太多,以免失去评价的重点。突出有限目标,强调指标的相互独立性,是整体优化原则的核心。

3.可比性原则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绩效进行核算和评估,而这种评估只有通过校与校之间,指标与指标之间相互比较,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指标体系中所列入的各项统计指标应该是能够在实际中取得的数据资料,或利用现有资料加工后可取得数据的指标,对那些虽然具有评价功能、但在实际中无法统计或难以取得数据的指标应予以剔除。指标数据容易取得,是可比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4.可行性原则

设立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从理论上注意它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又要注意到它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与适应性。所以,在设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保证指标体系所使用的全部数据均能依靠现有财务资料和会计核算数据提供,这样,才可以增强可操作性。

5.动态完善原则

高职院校绩效预算指标评价是动态的、连续的,应充分考虑评价的适时性、趋势性,在工作中不断进行调整、修订、完善,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各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容

高职院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即学校层面。通过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院校预算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通过纵向比较,即与本校往年数据相比;也可以通过横向比较,即与当年同期兄弟院校相比。前者得出的结论反应了本校的进步程度,后者则反映了本校与高水平院校的差别或在可比院校序列中所处的位置。二是微观层面,即部门层面。以可行性为前提,将部分指标分解到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中,并将分解后的指标与资源配置挂钩,使部门层面的绩效预算与零基预算能够结合使用。

三、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从宏观层面构建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从宏观层面构建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从高职院校的从学校层面构建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过程是一个受环境和其他诸多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的系统。对高职院校进行预算绩效评价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在设计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以高职院校发展趋势为依据,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使绩效指标设计立足高职院校发展目标之上。

高职院校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可以采用战略绩效管理理论中的平衡计分卡(BSC)和关键绩效指标(KPI)两大工具。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国家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提高在校学生的学习与动手能力、增加基础设施及教学设备数量、承担各项科技课题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等。利用平衡计分卡可将目标层次化的特性,将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或职能属性划分为资金效能绩效、教学绩效、科研绩效、资产绩效、筹资绩效、学生培养绩效和社会效果绩效指标然后,在每个层次中提取关键绩效指标。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见表:

(二)从微观层面建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从微观层面建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就是从高职院校的部门层面建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在“零基预算”编制预算基础上,建立起以“绩效预算”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高职院校根据其所属部门管理权限,将其划分为教学类、教辅类、科研类、管理类、学生事务类、后勤服务类等不同类型的责任单位,在此基础上建立高职院校的中长期预算规划,并将预算规划分解为若干个子规划,然后将子规划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以此为基础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进而细化为年度绩效计划指标(包括绩效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使各部门的工作计划与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联系起来。建立中长期预算规划,一方面可以克服年度预算下,责任单位为逃避上缴节余突击花钱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体现预算的前瞻性和持续性。建立各责任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各责任单位的绩效情况,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分配紧密结合的预算约束机制,由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部门依据绩效评价的结果来进行校内资金的分配。部门预算绩效评价考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1)财务预算执行率:“财务预算执行率=(预算执行金额÷财务预算金额)×100%”,(2) 业务经费保障率:“业务经费保障率 =( 业务经费执行金额÷业务经费预算金额) ×100%”, 对于二级学院,还应考虑部门预算收入完成率,“部门预算收入完成率 =( 部门预算收入金额÷部门预算完成金额) ×100%”。对于专项资金,可以和责任单位签订专项绩效目标责任书,明确专项资金的项目目标。

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没有以预算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评价,预算管理就会流于形式,预算就会失去应有的控制力。在预算管理循环过程中,预算考核评价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预算绩效目标确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调整、考核评价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作用,周而复始的循环以实现对高高职院校整个资金活动的最终控制和管理,预算绩效评价既是本次循环的终结,又是下次循环的开始,因此,应当依据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全面评价。

【参考文献】

1.刘美华 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绩效考评体系构建[J] 财会通讯  2016(05)

2.张黎影  高职院校绩效预算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  会计之友  2015(08)

3.游  凌  高校预算绩效评估研究[J] 会计之友  2016(03)

4.管玉红  基于绩效管理的高校预算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教育与职业 2018(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目标管理的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课题编号17C010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