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元,张鹏

(1.泰州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2.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0)

1 前言

农业科技成果是农业发展的发动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综合实力的支撑手段,也是各级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着关键作用。经过多年努力,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正在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严重依然被科技成果低转化率制约[1]。

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为丰富。有相当一部分研究[2-8]从宏观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层面的原因,包括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导向、当前科研资助体系下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性的影响、转化资金安排不足等。另外大量的研究证明:从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端的角度,高校和科研院所[9-14]、农业科技公司[15,6]、具体农业科技成果[17]所涉及转化案例、举措、成功经验。近些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尤其是随着“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推进,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端的广大农村地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显着增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级市下属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农业科技资源产出较少,更多的需要“外源性”农业科技成果输入,同时存在着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少、实力弱[18,19]等短板。有必要从需求端的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审视。目前这方面相关研究较少[20-22],仅有的少量文献属于对现实的思辨性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主体、多政策的协同,单凭理论定性分析难以对这一复杂系统有精确的刻画。需要就系统内各子系统(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找出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研究以泰州市为例,结合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特点,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揭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2 理论基础

2.1 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类型的界定主要包括:理论成果、应用成果和软科学成果。基于研究主旨,本文主要关注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其不同的特征,体现在诸如良种、新肥料等新肥料等具有明显排他性特征;作物栽培方法、病虫害预防方法等成果具有非竞争性的特征;而诸如农户培训技术、防疫技术等准公共性的特征。

本研究认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将上述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生产力,是一个农业研发组织通过研究、实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形成生产力的过程。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系统动力学

系统是指是多个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而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依据前文所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多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涵盖了从技术研发到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环节。因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是由相关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方、相关的成果、农业科技成果中介(推广)方、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以及政府等要素所构成的,通过农业科技成果从研究方到需求方之间流动,最终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复杂的有机系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多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多个子系统(元素)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加,而是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因而,需要从系统动力的角度通过对子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才能全面把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架构以及运行机制。

系统动力学是一种处理非线性、复杂关系的有效方法,通过系统建模,从系统内部结构入手分析子系统或元素如何与其他子系统(元素)相互作用,借助于计算机软件模拟进而分析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现相关问题及其对策。

3 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动力模型构建

泰州市如同全国很多地级市一样,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不多,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端,主要依赖区域外农业科技成果输入。这也与全国部分地级市的情况类似。因而,本文以下将对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进行分析,进一步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动力模型,对于全国其他同等类型的地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子系统调研与分析

3.1.1 政府子系统 近年来泰州市出台了系列鼓励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设立了泰州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推动本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重视产权保护,通过系列政策的退出,完善了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的配套奖励措施。泰州市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后补助,支持农业科技服务超市、“星创天地”、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并对获批的省级“星创天地”进行奖补(此前对获批的省级“星创天地”给予最高30万元的奖补)。此外,新获批的省级“星创天地”“农业科技服务超市”会获得一定的“积分”,年底可以“积分”申请财政奖补。

3.1.2 中介子系统 泰州市已经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包括“泰科易”网上技术专利与科技服务交易平台、“星创天地”、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等。同时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产业联盟也承担了部分中介职能。其中,“泰科易”是市科技局支持下建设的网上技术专利和科技服务交易平台,平台汇集了科研院所、企业(用户)、技术经纪人等主体,能够实现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技术交易服务等,为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各行业提供了有效的区域技术市场服务网络,泰州市每年对该平台成交项目设立专项奖励;目前泰州市共获批国家级“星创天地”9家、省级“星创天地”20余家,建设市级“星创天地”9家,已实现国家级、省级“星创天地”市(区)全覆盖;同时,已累计建设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56家,其中分店15家、便利店41家。

3.1.3 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子系统 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结构主要是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开发企业。承担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职能,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源泉和原产地。泰州市内有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同时,市内的农业科技型企业92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作用,这些农业科技型企业在特定领域进行研发和成果转化,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3.1.4 接收子系统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泰州已经形成了稻米、河蟹、香葱、食用菌、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养殖业、种植业,培育打造了一大批知名农产品品牌。现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6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2 个。泰州市作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已拥有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90 余家,并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全市共建成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0余家,其中通过专家评审的省级示范联合体近10家,泰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具备较高的现实基础。应该看到,泰州市具备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需求的广泛市场。

3.2 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动力模型构建

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模式具有明显的协同转化模式[23,24]特征。这种转化模式下,以政府政策、财政支持为基础、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开发,农业科技型企业进行生产开发,以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产业组织为推广依托,实现了“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本研究将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边界界定为:包含财政投入、农业增加值、农业科技中介平台、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组织、农业科技成果数量农业科技成果交易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7个变量。结合有关分析和实地调研,运用VENSIM绘制了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仿真因果关系反馈图。用以描述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图1。依据构建的因果关系反馈图,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仿真因果关系反馈图包含两条回路。

图1 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仿真因果关系反馈图

反馈回1:农业增加值→农业科技中介平台→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增加值

反馈回2:农业增加值→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农业科技成果数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增加值

根据因果关系反馈图,构建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仿真SD流图,如图2。SD流图是指用以表示因果关系环中各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的信息。

图2 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仿真SD流图

包含1个水准变量:农业增加值;3个速率变量:农业科技中介平台增量、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组织增量、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能力;5个辅助变量:财政投入、农业科技中介平台数、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数、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组织数、农业科技成果数量。

3.3 泰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动力模型分析

3.3.1 当前泰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政府是系统运转的主导者。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政府是相关支持性政策的制定者,也是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主要投入者,无论是农业成果产出还是农业科技中介平台的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3.3.2 农业科技中介平台的建设在泰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泰科易”“星创天地”“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为主体的科技中介平台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创新创业的便利化、信息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3.3.3 农业本身发展是泰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依托,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壮大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农业自身的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泰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可以发现:政府要持续加大政策和财政资金投入,这对于系统内部其他子系统,如农业科技中介平台、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组织、农业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要注重农业科技中介平台的引导和规范,真正发挥其“桥梁”作用;重视区域内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组织的培养,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开源”;继续加大现代农业培育,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提升农业的科技利用水平,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的空间。后续研究中,将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进一步精细化模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