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红等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表现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常见的有化脓性淋巴结炎、败血症、脑膜脑炎及关节炎。该病分布很广,发病率也较高,其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根据兰氏血清学分类法,将链球菌分为A~U(I、J除外)共19个血清群,其中以E群链球菌引起的淋巴结脓肿最为常见,以c群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和脑膜脑炎的病死率为最高,危害最大,对养猪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威胁。各种链球菌都呈链状排列,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干燥、高温、湿热等均较敏感,青霉素等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其有杀灭作用,常用消毒药都易很快将其杀死。近几年来,该病呈流行趋势。本文现对猪链球菌病的检疫进行如下阐述。

1宰前鉴定

败血症型。在流行初期最急性病例,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病状,次日已死亡,或食欲衰退或废绝,体温升高至41.5~42.0℃以上,精神萎顿、卧地不起、呼吸困难、便秘、粪干硬、结膜发绀、突然倒地,以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腹下有紫红斑。急性病例常见精神沉郁,体温41℃,呈稽留热,减食或不食,喜饮水,眼结膜潮红,有出血斑,流泪或有脓性分泌物;鼻镜干燥,有浆液性脓性鼻汁流出,呼吸促迫,浅表而快,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的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个别猪出现血尿、便秘、腹泻,有的还出现多发性关节炎症。急性病例的病程稍长,多数病猪在2~4天内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当而死亡。

脑膜炎型。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汁,继而出现神经症状,盲目走动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当有人接近或触及躯体时发出尖叫或抽搐或突然倒地,口吐白沫,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运动,甚至昏迷不醒;有的病猪于死前常出现角弓反张等特殊症状。

关节炎型。多由前两型转来,或从发病起即呈关节炎症状,1只或几只关节肿胀、疼痛、呆立、不愿走动,甚至卧地不起,运动时出现高度跛行,甚至患肢瘫痪,不能起立,病程2~3星期,病猪多因体质衰竭而死亡。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受害淋巴结肿胀、坚实有热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病猪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有的咳嗽、流鼻汁,脓肿成熟后肿胀中央变软,皮肤坏死、破溃,流出带绿色、粘稠、无臭味的脓汁。以后全身症状好转,直至排掉后,化脓部位长出肉芽组织、疤痕愈合,病程3~5星期,一般不引起死亡。

2宰(死)后鉴定

败血症状。病尸营养良好或中等,尸僵不全,鼻或口中流出淡红色液体,可视黏膜潮红,胸腹下部和四肢内侧的皮肤可见紫红色的淤血斑及暗红色的出血点和淡红色的出血点。皮下脂肪染成红色,胸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微混浊液体,液体内有纤维素絮片,内脏浆膜常被覆一层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全身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出血甚至坏死。肝脏肿大、暗红色,表面常有纤维素附着,脾肿大或显着肿大,常达正常的2~3倍。质地柔软而呈紫红色或黑紫色,结构模糊。肺脏体积膨大、淤血、水肿和出血,常见化脓性结节或脓肿。发生纤维素性胸膜炎病例,肺胸膜附着有纤维素,心包腔内积有纤维素絮片的液体,色淡黄,心外膜有少量出血点,胃底黏膜充血或出血,呈紫红色,被覆大量粘液和淡灰黄色纤维索性渗出物。胃肠道呈轻度急性卡他性炎。肾稍肿大,被膜下与切面上散在红色小点。膀胱积尿,尿液混浊,膀胱黏膜充血或见小点出血。

脑膜炎型。蛛网膜与软脑膜混浊而增厚,血管怒张。多数病例可见瘀斑,瘀点,脑沟变浅,脑回平坦,脑脊髓液增多。

关节炎型。关节肿大,变粗,发生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关节腔中见有大量混浊的关节液,其中含有黄白色奶酪样物,关节软骨面有糜烂或溃疡,重者关节软骨坏死。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常见颌下淋巴结肿大,出现化脓灶。

3卫生处理

对宰前检出的病猪应立即隔离,并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病猪恢复后2星期方可宰杀,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被病猪污染的圈舍、用具和环境,应彻底消毒。对病猪的尸体要进行化制和销毁。对宰后检出的病猪或发现可疑病变的屠体应进行化制或无害化处理。同时,对屠宰加工场所、用具设备等进行彻底消毒。

在疫区与病猪密切接触的饲养人员、兽医、屠宰加工人员、检疫检验人员一定要穿工作服、戴口罩、特别是手套(必要时可带两层手套防护,内层为乳胶手术手套,外层为白线手套)以防止出现外伤。手及身体有伤口时应避免与病猪及其产品接触。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经常洗手消毒,严禁在工作中抽烟进食,防止经消化道感染。工作中出现外伤,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治。如接触病猪及其产品的人员突然出现高烧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救治并立即上报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