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雅玲

摘要:责任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中企业将会计核算的数据与各责任层次工作成绩的考核评价制度紧密结合,以期达到控制各责任中心的成本、利润和资金的效果的信息控制系统。它对于有效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却存在着责任中心划分不科学、责权利不明确、信息反馈滞后、业绩考核和评价方法不恰当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责任会计实际运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这些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责任会计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责任会计;责任中心;责任目标;业绩考核

一、引言

责任会计是在分权型管理的现代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单位,规定各内部单位的目标,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建立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在建立预算制度和标准成本计算的条件下,确定各责任中心的目标;建立各责任中心的记录和报告制度;通过记录和报告评价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实际工作成绩,以此调节各责任中心的经济活动,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成本,压缩资金占用,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目标的最大化。责任会计在我国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厂内经济核算,20世纪90年代,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有了重大的突破,宝钢的资金管理和层层考核;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目标成本下的内部考核制度都是责任会计在我国的运用。进入21世纪,联想集团采用了责任会计的考核方法体系,在企业实行“静态的职责+动态的目标”两条主线,建立了与企业实际组织机构相适应的责任中心,并将责任目标和考核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大大调动了企业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

目前责任会计在我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与发展,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制约,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还有待于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力提高,如何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发挥最大效益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企业在责任会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责任会计在西方的发展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在西方企业的运用比较普遍,并呈现出统一性、合法性和稳健性等特点。在我国,许多企业虽然也积极推行责任会计,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责任会计运用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责任中心划分不合理

西方企业的组织机构有些是采用事业部制,因此西方责任会计中将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是合理且可行的,我国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是按行政职能划分的,很多企业仍照搬国外的做法进行责任中心的划分,这与企业组织机构是不相适应的,不利于各责任单位进行全面考核,也很难使得各责任单位的目标与企业的整体目标达成一致。

(二)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划分不明确

1、责任指标的制定不具有可比性。不同责任中心因为工作职能不同,成本的支出、利润的实现、资金的使用情况都不相同,即使同样完成了责任指标,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也可能不同。而实际中对责任指标的制定往往没有考虑责任中心之间的差异。

2、责任指标不够细化。大多企业只将责任指标分解到了“责任单位”,而没有将其落实到每个人,也很难量化每个职工的劳动成果,不能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企业的责任会计缺乏系统、科学的体系

责任核算指标的内容不完整,很多企业只设定了目标成本,却忽视了目标利润,更谈不上投资效果等指标;对核算结果不能及时分析、处理,核算资料反馈不及时;只偏重奖金激励,未注意全面利用各种激励因素。

(四)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和评价方法不恰当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大多企业确定的绩效考评指标比较片面、单一,评价的时效性不强,只强调上级对下级的评价。比如投资中心往往采用投资利润率指标来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但该指标的计算经常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各投资中心只顾本中心利益而放弃对整个企业有利的投资行为,缺乏全局观念。

2、绩效考核的约束力不强。各责任中心在评价考核后没有真正地实行激励机制,奖惩的标准制定不合理,有些梯度拉不开,导致全员参与责任会计的积极性不高,责任会计制度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五)各责任中心内部转移价格制定不合理

内部转移价格是各责任中心相互结算时所选用的计价标准。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可以合理地划分各责任中心的责任,公正地评价责任业绩。但在实际中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没有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三、我国责任会计中的问题原因分析

责任会计在西方企业中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但在我国企业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的原因

1、企业管理者对责任会计的运用不重视。责任会计是为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对其应用没有强制要求,一般靠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会计人员自觉参与。但现在许多企业领导缺乏法制观念,习惯用经验和主观判断管理企业,对责任会计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不重视也不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责任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会计人员的责任素质较低。由于责任会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果断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只将会计核算工作作为职责,用责任会计的方法和原则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1、企业责任中心的划分与企业组织机构不相适应。我国大多企业的组织机构是按照行政职能来设置的,而责任中心是以目标成本、目标利润、投资效果等作为核算和评价的指标。这会使得同一责任中心由于行政职能的不同而不能达成共同目标,甚至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也相互矛盾;各责任中心的责权利也不明确;考核结果有失公平。

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施责任会计的基础,责任会计分析和考核的指标来源于会计数据,这就必须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准确完整;而内部控制中各种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原始记录等是责任会计中制定目标的基础。

3、大多企业缺乏信息化系统建设。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责任者,并能实现数据共享,及时进行数据分析,迅速发现和调整出现在责任报告中的问题,保证对责任者业绩进行综合评价的正确性。

四、完善我国企业责任会计体系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领导对责任会计的认识和了解

企业领导要增强会计法制观念,重视和支持各级会计人员依法行驶职权,并在领导财会工作中,坚持做到不做假、不投机、不失控,如实反应责任状况和经营成果。要以培训、帮扶、监督等手段,促其在健全、完善财务会计管理的基础上,学习、掌握、熟悉责任会计理论及实际操作,并在划分责任中心、制定总体目标、分解经济指标、实施信息反馈、考核责任绩效等各项工作中,做出正确决策。做好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财务指标与责任指标的链接。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会计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责任会计素质,从实际出发完善责任会计观念是责任会计能更好实施的必要条件。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举行责任会计培训班,将责任会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中,强化企业在职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会计人员提高素质,增强执法意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核算质量,尽快改变会计人员只忙于记账、算账、报账和只善于财务核算的传统习惯,从而步入参与管理、预测、决策和善于责任核算的新境界。

(三)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并确定其责任预算目标

1、责任中心的划分必须与企业组织机构相适应。可以根据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内部组织和管理结构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例如:对生产性经营单位,应该将其划分为利润中心,给予其相对独立的决策权,避免集权形式下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递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决策延误。每个责任中心都有明确规定的权利和责任,就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以行政职能划分的管理部门、职能科室之间目标不一致、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企业也可以建立责任会计管理中心,下设结算组、成本组、利润组、费用组、投资组等,专门对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

2、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目标。企业应结合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目标,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应围绕企业经营总目标来制定,对总目标要层层分解落实。最终落实到每个岗位上,每个员工。岗位职责需要明确应承担的职责、岗位素质、工作条件、岗位考核等具体规定,岗位职责来源于责任中心职责的细化和工作流程的分解。比如,一个部门经理的职责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本人具体完成的职责;二是将一部分职责分解为下属承担的职责;三是由本部门牵头,并由几个部门共同承担的职责。

(四)建立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责任会计的实质就是把会计资料同责任单位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控制系统。责任会计所需要的会计数据,如供应部门的采购成本、内部利润和采购费用;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各职能科室作为费用中心的经费的核算等,这些信息都需要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来提供。企业还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掌握目标成本、目标利润、投资效果的完成情况。

(五)建立跟踪反馈系统,加强责任控制和业绩考评

1、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大量运用计算机,通过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完成责任会计进行的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等经济活动所需要大量信息的收集、传递、整理和分析工作,使公司的总部与各责任中心可以共享资源、协调行动,以发挥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为责任会计提供更详细、更准确、更迅捷的信息资料,提高各责任中心决策反应的灵活性。

2、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企业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必须考虑到其科学性、合理性、综合性。具体来说,企业在设计考评制度时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要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考核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强调其中一种,往往会产生不良效果。例如对成本中心进行考核时,只以进货低价作为标准,就无法了解其市场销售量为多少,这往往会降低超市的水准,造成存活积压等;价值指标与非价值指标考核相结合;可控性原则。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应将责任成本和责任利润预算执行结果作为重点考评指标,而投资中心应将投资效果作为重点考评标准。在顾客利润分析报告中可以引人按时交货率、产品质量评级等反映客户需要及满意程度的非财务指标;在费用报告中也可以加入偏离分析、改进措施和相应意见等内部程序和业务测评要素。既防止各责任中心的短期行为,有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六)制定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科学的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正确处理各责任中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责任会计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内部转移价格通常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全局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一般成本中心之间转移产品或提供劳务时采用成本型内部转移价格,而成本一般采用变动成本价格;利润中心之间转移产品或提供劳务时采用价格型内部转移价格,而价格一般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也可以采用变动成本加成法来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综上所述,责任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子系统,实质上是企业为了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责任而实施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然而企业在责任会计的运用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企业必须要积极创造各种内外部环境,使责任会计在企业中发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财会[2010]11号;.

[2] 《管理会计》于树彬、刘萍、王忠民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3] 牛述芳,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教育财会研究,2010.

[4] 浅析责任会计中国百度文库,2011.

[5] 浅谈责任会计在商业连锁超市的应用研究中国百度文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