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 彬

甘肃省庆阳市广播电视台,甘肃庆阳 745000

“事实上,新闻的时效并不是以谁最先发布为标准,而是以谁最先被受众接受为标准。”[1]而且,新闻报道的事实涵盖了正在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了现在仍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实。所以,在瞬息万变的刷屏中,我们传统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占有我们信息发布的权威性的同时,还要学会在快中求慢,学会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在报道中结合广度与深度,用有细节和有深度的新闻来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提升我们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1 快中求慢 深度挖掘

作为记者,我们常常追求一个快字。新闻事件一发生恨不得马上能发出报道,遇到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媒体蜂拥而至,都想抢占先机。也难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事件的记录者,都可能发出第一时间的报道。这个快是我们必争的,因为新闻的时效性就在这里体现。而在新媒体抢头条的竞争中,主流媒体的优势已经不是很明显。而平常我们拼速度发出的新闻报道,往往只报道事实的片断或概貌,报道事实长链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动态进展,一事一报,简洁明快。那幺我们还要学会在快中求慢,学会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做好深度报道。要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或预测其发展的前景,揭示更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让观众在琳琅满目的刷屏中有所共鸣和思考。

这种“慢”,在主题报道中尤为重要。2009年,西峰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全市推出了民情信息员工作制度,通过民情信息员采集民声、反映民意,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记者捕捉到这一信息后,没有急着发出一条动态的信息,而是在和西峰区有关部门联系之后,进行了精细的策划,随后才开始采访。在对西峰区北街社区民情信息员的采访中,记者通过走访,选择闫双娥为这篇报道的中心角色,在社区中,有很多像闫双娥这样走巷进户收集信息、上门服务的人物,而闫双娥以前就是一名社区干部,退休之后义务来做民情信息员,她本身具有故事性,她所反映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群众经常遇到的真实可信的事。她的形象、语言都非常自然朴实,充满人情味和人性化,能够打动观众。记者又充分挖掘细节,从西峰区北街办事处的一张民情信息办理登记表着手,采用现场出镜的方式将观众带入情景之中,让人们看到了众多民情信息员工作的普遍性,令人信服,更好地升华了主题。在《西峰:民情信息员查民情解民忧》中,我们注重放大了画面的信息点,运用画面讲故事,通过闫双娥与社区居民聊天、记录信息、社区居民的神态等画面,强调突出关键性细节,塑造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在2009年度甘肃广播影视作品评选中,《西峰:民情信息员查民情解民忧》获得电视新闻类节目一等奖。

这就是“慢”出来的活。在慢中,我们有足够的思考和策划;在慢中,我们有充分的观察和采写;在慢中,我们有深入的分析和揭示;在慢中,我们才能多角度多维度的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2 开拓思路 慢中求新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海量的新闻信息,而在转眼即逝的信息中,有多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在同一主题同一内容的新闻报道中,有多少报道影响深远?因此,在新闻宣传和报道中,我们要做深度挖掘,也要不断创新新闻采编的角度和手法,注重策划,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2014年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的重点选题。庆阳电视台记者采编的《庆阳:一封群众来信引发的思考——直面“辣味”批评 诤言“镜鉴”干部》,先后在《庆阳新闻》、《甘肃新闻》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其实,这篇新闻报道的前身是一个时政报道《夏红民在宁县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天4月3日发出的时政报道,讲述了市上领导调研、上门征求群众意见、现场查看重大项目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夏红民看望走访写信群众肖吉祥只是这篇时政报道中的一个片段。而在4月16日,“全市党员干部要用肖吉祥的信作为‘镜子’照一照自己,认真查找和解决自身‘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批示做出之后,记者结合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开始选择从群众关心的角度来入手策划采编整个报道。于是,于4月26日推出了《一封群众来信引发的思考》。在这篇报道中,记者从群众理解和关注的角度去感受、去发现、去表达,真实地展现了党对群众的关怀真真切切落到了实处,反映了群众对党的充分信任和朴素感情,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深入体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闻报道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但是最终选择的角度是普通观众所容易接受的角度,选择符合观众“胃口”的角度。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众多报道中,《庆阳:一封群众来信引发的思考——直面“辣味”批评 诤言“镜鉴”干部》,让人感觉很接地气,脱去了高高在上的“官场习气”,走进了百姓视野,让观众乐于接受。

3 信息量大 新中求全

对于新闻而言,“不能消除人们理解‘不确定性’的东西,至今仍常见于我们一些新闻之中,使得我们新闻的信息荷载量极低,延及人们对新闻的可信度极低。”[3]新闻,向受众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信息,对于信息而言,信息量是构成其价值的最基本条件,信息量的多少是决定这条新闻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发现与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增加新闻的有效信息量,提高新闻价值,从而提高观众的关注度。

比如会议报道,有的记者只报道会议的议程和一些大而空的概念,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效果。什幺时间哪里召开了什幺会议,哪位领导讲了话,指出什幺,强调什幺。而有经验的记者会更多的考虑到会议所涉及的内容,涵盖的信息,与群众的关联度。如会议背后的新闻背景、地方政府出台什幺新的惠民举措、当前的政策机遇、所要采取的一些重要举措、会给群众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等等与群众生活紧密关联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或者将会场采访和会外采访相结合,最好选择典型的实例与会议内容相辅相成,有利于帮助受众充分理解会议内容。这样采编出来的会议新闻,才会吸引观众收视,缓解群众的排斥心理。

4 慢中求精 注重包装

广义的包装是指一切进入流通领域的拥有商业价值的事物的外部形式都是包装。而我们所做的新闻虽然不像流通领域的商品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但是我们面对新闻报道的传播,也应该有一种产品意识。要更直观、更有效地传递信息,让观众愿意认可和接受,尤其是在新媒体瞬息万变的冲击下,抓住观众的眼球。那幺,包装必不可少,或者已经成为一个成熟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我认为,新闻节目的包装主要应该考虑表现形式、后期制作和播报时机三个方面。

从表现形式来说,它其实就是包装的外形要素,展现给观众的是一种什幺样的外在的表现形式,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能够呈现给观众乐于接受甚至印象深刻的形式。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有口播、图像新闻、现场报道、专题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以及访谈、评论等。就图像新闻而言,又可以以消息、新闻特写、新闻调查、评论等方式来表现。那就我们日常做的最多的图像新闻来说,又可以通过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衷式、平铺直叙式等多种写作方式来结构。随着电视新闻故事化手法的不断创新,也会有一些更新颖的表现手法,比如记者走基层就是记者体验式的采访的过程,很容易把观众带到情境之中。

而后期制作可以说是包装的最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进一步加工出彩的作用,这里边也有很多的关键要素和手法。比如画面的选择、剪接、与解说词的搭配,标题,字幕,图表,音乐甚至特技、动画等一切为内容服务的要素的整合,让内容更加丰富、直观、有感染力。在这方面,地方台更多的是向中央台不断学习并结合自身进行创新和改进。在编排方面,《庆阳新闻》一直在传统模式中寻求突破。2013年,《庆阳新闻》创新理念,进行改版,压缩了时政报道和会议报道的时长,跳出会议报道挖掘新闻,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增强了新闻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庆阳电视台围绕甘肃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工作会精神的宣传报道做出了详细的策划。分阶段制定了宣传任务,开设了“老区新貌”“走基层看扶贫”“行进庆阳精彩故事(扶贫)”“贯彻落实老区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打好脱贫致富攻坚战”“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等栏目,在会前会后营造了关注老区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打好脱贫致富攻坚战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们在新闻报道中要学会“以慢打快”,做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当然,慢出新闻并不是说忽略新闻的时效性,不是懒散地拖延新闻的采编过程和播出时间,而是要慢功出细活,沉下心来下功夫,把新闻事件放大再放大,去尽可能地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带领观众去发现去思考。在快的节奏中捕捉新鲜过后的动态,在快的热点背后探寻被遗忘的角落,在快的奔波中追问的本质的真实。

[1]桑苗.浅谈现代新闻的时效性.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柴静自费调查雾霾《穹顶之下》视频播放超2亿.比特网,2015-03-2.

[3]虞达文.新闻心理学[M].新华出版社,200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