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娇、马小栋、张琪、丁洁/文

(作者:李娇,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与工程;马小栋,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张琪,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丁洁,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及资本运营)

物流(logistics)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国际贸易飞速发展,物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真正成为企业所关心的巨大的利润源泉,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中。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物流供给企业规模较小,供给企业运输能力要远远小于需求企业运输需求规模,能力分散,规模集成度较低,未形成大流通的格局,仓储供给能力略微剩余。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需要的是效率高、大规模、网络化的物流企业。现在就谈谈对物流行业与市场需求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进行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企业群体逐步形成,生产和流通企业引进现代物流理念,推进了资源整合和增长方式转变,物流信息化出现了由企业到行业、到区域、到整个物流运行环境全面推进的好势头。

1.发展我国物流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业将成为新世纪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它不仅构成现代价值链管理、供应链的载体和基础,而且把生产、流通、消费有机地连接起来,而且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以最佳时间、最快速度、最优组合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者领域的转移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据统计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20%左右,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0%和14%。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全球企业并购浪潮推动我国物流业向全球化方面发展,从而导致广泛而深入的国际经济联系,并对促进跨国企业之间的联系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物流业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是十分必要的。

2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系统化也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即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进了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我国物流业按照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衡量,尚处于起步发展初期,自80年代我国引入物流以来,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物流需求市场现状

我国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我国物流外包业务大多数还集中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上,新兴的物流业务外包比重很低。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物流企业绝大多数都涌向运输领域,使运输能力极为分散,恶性竞争,导致运价过低,超载超限现象严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多数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在物流增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项目。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规程,物流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更强调物流总代理的形式,需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2)物流供给市场现状

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近年来有较大改善,随着政府部门现代物流意识逐步提高,政府投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由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转变。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要大力发展核心业务,企业分工趋于专门化,这将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鼓励企业创造条件,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有效分离出来,调整和重组物流管理模式,企业自己承担部分或全部的物流业务,或者将其部分或全部业务委托给站业物流企业承担,发展企业物流市场。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合理化,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政府部门还配套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推动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大融合,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为了缩短产品的流动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建设企业物流中心势在必行。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形势很好。现代物流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和优化商品的流动,以达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现代物流已成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系统,从为社会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

(1)信息技术提升了物流作业水平

信息技术就像一副能动剂,彻底改变了组织的运作方式,但流程再造不等于自动化,单纯的自动化只是为错误工作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事实上,错误地使用信息技术,力图强化旧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模式,只会对流程再造产生障碍。信息技术已成为物流活动的核心,将会促使我国的物流业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新阶段。物流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辅助物流作业,提高物流作业的准确性和生产率;改进业务流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我国制造业领域多数行业面临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矛盾,这就给制造企业带来了集成整合物流资源、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提升改造物流系统的压力和动力。借助于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整个物流系统将实现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物流效率的提高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条形码技术的普遍应用,则为物流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

(2)物流企业的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各专业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生产企业与零售行业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大部分由不同的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与配送中心提供,以实现少库存和零库存。我国将经历一条从原有供应商或商单独建立物流中心到逐步转变为独立的投资者建立物流中心的发展道路,这样将会节约大量的社会流通费用,实现资金流的合理化,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循环的顺畅发展。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现代物流社会化趋势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物流规模经济效益、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结果。在大城市出现现代化综合性或专业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已成为普遍现象。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1.物流市场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我国只有39%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竞争。物流市场需求的特点仍以信息化为主,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的机制。建立决策要依赖信息的机制,将财务核算深入到各业务环节中去,优化流程设计和运行操作。

2.信息系统的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

固化的管理和优化的操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是流程改造和运行优化。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企业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固化了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贯彻执行;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因此信息系统是固化的管理和优化的操作。

总之,我国物流产业正在迅速兴起,市场正在加速形成,有利于现代物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物流业上要积极发挥政府在推动物流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在法规和政策上推动物流效率化和物流成本核算标准化,引导物流系统向信息化方面发展,我国物流中心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不平衡,社会化、专业化配送中心将成为发展趋势。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要采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机制来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高速持续增长将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