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朝志

摘 要:目前,随着互联网应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推进,银行对客户的服务手段和能力也发生了转变,尤其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的电子银行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不仅提升了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效率,而且增强了其核心竞争力,但也面临着发展困境。为此,本文以互联网时代电子银行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未来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电子银行 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2(a)-027-02

目前,在“互联网+”战略思想引导下,社会生活各方面正在向“互联网化”演进,互联网生活、互联网制造、互联网贸易、互联网金融等迅速发展并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主流方向,而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电子银行,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将银行服务呈现在客户面前,在促使服务更贴近客户现实需求的同时,也强化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粘性。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电子银行正在从原来的交易通道、交易渠道,正在逐渐成为银行最主要的运营平台,不论是银行对内的协同,还是对外提供服务,对外展开营销,都将依赖互联网平台支撑的电子银行,由此可知,电子银行已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的主流业务模式之一,加速了银行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增强了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效率,而本文正是基于此种发展趋势,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电子银行发展的必然性,并透过现状发展,剖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1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银行发展的重要性

1.1 创新了银行业发展的经营模式

近年来,面对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银行业也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站在现代金融服务方式的起点上,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实现了信息科技系统的构建和升级改造,将面向客户的开户、查询、转账、融资、信贷等传统服务项目引向了网络,通过虚拟银行系统随时、随地地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服务,并形成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及自助银行等完善的电子化服务渠道,构建起了完整的电子银行产品、市场、服务和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多数银行已经将大部分的产品转移到了电子银行渠道,例如工商银行,截止到目前,其电子银行产品总数已经高达一千多个,在整个银行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超高40%,同时,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与柜面业务相比,电子银行的增长速度呈现井喷式增长,由此证明,电子银行已经成为银行业的主流经营模式,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并将银行业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2 增强了银行服务的客户粘性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网路技术及通讯技术等迅速发展并应用,电子银行就是依托这些技术得以延伸发展的,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呈现出高度的跨地域性和自在操作的优点,是由“产品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转变的必然选择,电子银行具有24×7全天候服务、在线操作、自助服务功能,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而且降低了柜面业务所带的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消耗,是现代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且电子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银行服务模式和在线服务相融合,实现交互式发展,不仅丰富了银行业务产品的种类,而且也契合了银行业务需求主体的现实要求,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在锁定原有客户的基础上,也通过电子银行业务和流程的拓展,培育了一批新生代客户,目前,电子银行的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所占比分别达到了60%、50%,如此高的比值充分说明电子银行已经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金融服务渠道,随着其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凸显,电子银行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并增强客户的粘度。

2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银行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电子银行IT架构无法满足网络虚拟交易的现实需求

电子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为客户提供虚拟的在线交易,但这需要以强大的互联网架构作为重要支撑,虽然近年来多数银行业加大了网络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电子银行系统及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得以构建,但也面临着资源分配、响应速度及流量宽带等方面的短板亟待解决。传统的IT系统采用的是开发和控制简单的集中式架构,对于业务流量小、数据更新少的金融服务还尚可,但在互联网与银行业深度融合的当下,电子银行迅速崛起,业务量不断增大,应用程序和后台数据越来越多,不同程序间的逻辑关系更为复杂,当若干个程序一起运行时,数据更新加速并相互交错,很容易引发IT系统瘫痪的问题,这给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的虚拟交易带来了诸多困难,为此,传统电子银行IT架构已经无法适应现实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对传统IT架构进行改造,以进一步提升电子银行信息系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电子银行无法对接小微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一直以来,银行业金融服务模式中默认“二八定律”的存在,即20%的客户给银行带来80%的利润,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银行将存贷汇业务量较大的这20%重大客户和市场作为金融服务的重点对象,而忽视了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发展,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并成为引导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手,小微客户的利润少但是业务流量大,能够聚沙成塔、汇合成流,集聚在一起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潜藏的价值空间巨大,在互联网技术深度应用下,截止到2016年底,银行在线业务量所占比为79.6%,同比上涨了10个百分点,甚至部分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量达到了91%,由此可知,未来电子银行的发展应该着力将碎片式的、分散化的客户需求集聚成市场规模,以精准的金融产品供给来对接小微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3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银行未来发展的新举措

3.1 依托互联网思维,寻求电子银行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及其创新动力和创新模式,都给电子银行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创新的观念是理念先行,互联网技术与银行业的深度融合,使得电子银行功能和服务不断完善,其产品也更趋多元化,但也面临着管控的风险,为此,电子银行的发展应该正确看待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虚拟交易服务不是线下银行服务的简单移植,而是银行业态深层次的机制变革,是涵盖核心服务、组织架构、服务模式、风控管理等多方面的战略变革,电子银行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扁平化、交互式及便捷性优势,来打造电子银行发展新引擎。

3.2 以分布式系统架构为主,推进电子银行服务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战略目标发展下,电子银行向分布式系统架构转型成为必然趋势,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业务运行能力的提升、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保障等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加速实现电子银行系统动态调整、迅速交易、弹性部署,从而进一步提升IT架构在面对业务流量大、系统并行运行、数据更新快时的快速响应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同时,增强容量管理,预先设计电子银行资源动态规划,以灵活应对非预期的、突发性的现实问题,从而提升电子银行的安全可控性。

3.3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电子银行精准服务能力的提升

数据是支撑电子银行发展的关键因子,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应该将大数据摆在战略地位,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理念,不断深化对海量数据挖掘、分析、存储、清洗及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以统筹电子银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电子银行数据资源并实现共享,从而增强其数据安全管理水平,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元化渠道完成数据深度采集,实现大数据分析,推进金融服务的高效运营和精准服务。

4 结语

互联网技术在银行业的深化应用,催生了电子银行业务的产生和发展,并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主流业务支撑,但随着支付宝、facebook及淘宝等的深化应用,正在侵蚀着原本属于银行的客户群,在此背景下,如何根据电子银行的特点,突破现有发展模式的束缚,寻求新的创新发展路径成为当务之急,而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下所阐述的电子银行主体化、开放式及智能化发展趋势,将为银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源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朔.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转型与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 张卓佳.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创新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 张露寒.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

[4] 朱樑.中国工商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