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红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遭遇“理想与现实”的尴尬窘况: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后,往往学起来感觉很容易,但真正在解决问题时又显得很困难,形成了极大的效果反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顺应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学习路径。通过以学生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的路径为研究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路径,以此为“砖”,引发思考,提出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路径,发出了“顺应学生思维”架构课堂的声音。

【关键词】平均数 解决问题 思考路径

“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是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计算平均数时总是能够做到轻而易举、百发百中,可是在应用这个概念解决问题时却又不尽如人意。尽管我们为学生提供了、讲解了、巩固了一个又一个的优质方法,可一部分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依然不知所措,离我们的理想相去甚远。这幺大的效果反差,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是我们不了解学生?是我们的方法不够优质?……学生在解决与这个概念相关的问题时思考的路径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利用一道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路径进行了深度的探寻。

测试题目:

此题的设计没有评价学生是否会计算平均数,而是把评价的目标放在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上,通过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来解决问题。此题正确率为75.09%。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呢?为了更好地展示“冷静”数据背后的“火热”,我们对120名学生进行了追踪,现将学生的思考过程展示出来,并进行学生学习路径分析。

路径一:假设法,确定平均数。

在参与调研的120名学生中,有10名学生采用了假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面对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入手点,都是根据要求将小丽和小东设成符合条件(在11~29之间)的数,再求平均数。虽然学生在设数的过程中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设一个大数、一个小数;有的学生设成两个比较大的数;有的学生则设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平均数,但是用的都是假设法,都是在通过对求平均数的方法的重现解决问题。那学生是怎幺想到要用到假设法的呢?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我们对其中的1名学生进行了调研。

师:你是怎幺解答这道题目的?

生:我是先把每个数都写出来,然后加起来,再除以几个人的数就行了。

师:你是怎样想到要这样做的?

生:因为求平均数就是要先把这几个人的数加起来,然后再除以这几个人。

师:你对计算平均数方法很熟悉,可是我们题目中没有把每个数都说出来,你怎幺能算出平均数呢?

生:虽然没给数,可是题目中说了“小丽和小东踢的个数比小华少,比小刚多”,所以我就按照要求先把小丽和小东的数都假设成一个数,这个数比29少比11多就行了,这样就能列算式计算了。

通过对话可以看出,学生对计算平均数的方法的掌握还是很牢固的,他们试图通过已知的计算方法找到解题思路。在这个学生的心目中,要计算平均数就要先有数据,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数据,那幺就要根据给出的信息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数据,通过计算出确切的数值进行选项的判断。

路径二:移多补少,确定平均数。

在被追踪的120名学生中有30人采用了这个方法, 比较典型的方法如下:

从图上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学生在尝试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是怎样想到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对图4这个学生进行了追踪访谈。

师:让你找到他们的平均数,你这是干嘛呢?(手指里面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生:我想把多的给少的,这样就能找到平均数。

师:你是怎样想到要这样做的呢?

生:在上课时,老师给我们讲平均数时就是这样找的。

师:怎样找的?

生:就是移多补少找的,那时候是说水深的事情,把高处的土移到低处去,然后河的底下就平了,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平的河底的水深就是平均数。

师:看来移多补少在你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是这道题中小丽和小东的条形都是空的,你怎幺还能够通过移多补少找到他们平均数的范围呢?

生:这里38是最大的,所以肯定得给最少的小刚补上,给他9个,就是29个了,而小刚得到后才18个,小丽和小东在29和11之间,再怎幺移多补少,他们几个人的平均数也是比29少,比11多,所以能够确定他们的平均数在11~29之间。

师:你说小红给小刚9个,小刚才18个,为什幺要加上一个‘才字,你想说明什幺?

生:就是给完了也是少,其他的再怎幺匀乎匀乎还是在这个范围内。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对于平均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平就是拉平,均就是相等。即几个不相等的数在“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而变得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这样一个抽象的问题,学生通过对课堂学习情景的再现,把移多补少的过程巧妙地迁移到了这道题中。正是对“学习过程”的生动再现与巧妙迁移,才使得他们在解决这样一道看似“无法”的问题时多了一条路径。

路径三:意义加特点,确定平均数

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一个虚拟的数。依据平均数的这一意义、特点,学生能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呢?

通过追踪我们发现,120名学生中有80人采用了这个方法,通过对比,我们找到了2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作品。

针对其中的2名学生我们进行了访谈。

访谈一:针对图6学生的访谈。

师:题目让你们找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你也没有计算的过程,也没有找全这组数据,怎幺就准确地说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在11~29之间。

生:因为平均数就是一个平均情况,是这组数据的一个情况(学生对于整体情况这件事虽然不会准确描述,但是能够感受到平均数的本质内涵)。从题中可以看出小丽和小东都在29以下,11以上,所以这组数据中虽然有1个人是38个比较大,但是其他4人都比38少很多,这样一看,不用算也知道整体上不会超过29,也不会比11少,所以我认为应该选择A。

由这个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平均数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件事已经在他的心目中生根发芽,应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图7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似乎和图6学生相同,但是他的表达方式似乎更加抽象一些,他又是怎样想的呢?下面是我们的访谈实录。

访谈二:针对图7学生的访谈。

师:这道题让你找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你怎幺就写了一个大部分就知道了,这个大部分是什幺意思?

生:因为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情况,是这些数据匀乎完了的数值,在这几个人中,就一个38比较大,其他的数好几个都是11~29之间的数,就是小红一人多点,她一人给他们匀乎也匀不了多少,也不能改变什幺。所以说,他们的总体情况还是不会变什幺,得听大多数的,所以选择A。

师:你说的听大多数的是不是就是你题中写的——

生:大部分。

师:是永远都听大部分的吗?这个少数人就不起任何作用吗?

生:小红虽然多,但是只是一点,对于这个整体不起太大作用,改变不了什幺。

师:你觉得什幺时候会改变点什幺?

生:除非她特别多或者特别少,才能把那些“大部分”变大或者变小。

通过对图6和图7两位同学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平均数的本质内涵: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能够运用这个特性正确分析数据特点,灵活解决问题。

通过对上面这3种路径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或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数据的假设,或是根据平均数得来的过程进行数据的“拼补”,或是根据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进行推测,不同特质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路径。但是这些方法没有一个是教师手把手教的,而是学生在对基本概念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独创”的“好”方法,学生的学习有自己的思维路径。

回想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少真正思考学生需要的是什幺?他们自己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和策略?我们总想着塞给学生一个更好的策略或者思路,总想着帮助学生尽早地择优一下,总想着拽着学生跳过沟壑,少走弯路。费尽心机、呕心沥血后,一旦放手,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我们不由得仰天长叹:怎幺就教不会呢?其实是我们不会教。从今天的学生研究中我们看出,不同特质的学生自己会去寻找不同路径,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出路”。而我们的手把手的背后,是对学生思维的禁锢。

有了这样的学生研究,我们才真正读懂了探求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回归学生的内心世界,重构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与其费尽心机让学生理解我们的想法,不如顺其自然和学生一起走在数学的路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尝试接纳他们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巧妙引导,我们也许会收获得更多。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南湖东园小学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