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艳郡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央将旅游业定位为“幸福产业”之首,发展旅游业作为达到群众美好生活标准的便捷途径。中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中原各地对旅游资源大力宣传,优化旅游环境打造特色旅游,将独特地理条件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特别是对中国文化趋之若鹜的外国游客逐年增多。旅游业也逐渐成为支撑各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下面就根据南阳本地情况分析研究:

一、本地旅游市场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旅游品牌的打造,南阳对本地人文历史遗迹、优美自然环境的大力宣传,让外国旅客知道了范蠡、张仲景、张衡、诸葛亮等世界知名人物的故乡。传统饮食中方城烩面、南阳黄牛系列、镇平烧鸡享誉海外;玉雕、烙画、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到多次去世界各地展示交流。桐柏皮影、邓县越调、方城石猴、大调曲子、三弦书、宛梆、西坪民歌、板头曲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海外游客渍渍称奇。每年举办的国际玉雕节、中医药节、月季花会等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有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宝天曼保护区、伏牛山地质公园等荣誉称号得南阳,也逐渐的走上国际旅游城市的轨道。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全市年度入境游客人数与创汇收人均以百分之十速度增长。外国游客来宛旅游人数的逐年增多,使接待外国旅游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本地旅游市场中、高级导游现状

南阳旅游市场近几年才发展比较迅速,所以跟一些老牌旅游城市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对本地旅游市场的调查,目前全市的旅游翻译人才极其匮乏,大部分旅的游公司中低级导游人数居多,具有一定翻译功底的中高级导游人员很少。而仅有的这一部分外语导游中很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一部分是旅游公司找的外语系在校学生兼职翻译。通过调查,这部分翻译在面对直接语言服务时,经常性的地出现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特别是有深厚文化底蕴景观的讲解工作中不能让外国游客深层次的了解本地文化。

旅游翻译是外国游客了解本地文化、与本地习俗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特别是参观人文景观,翻译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外国游客对本地文化、人文的理解。而服务不到位则直接影响了景区声誉,拖慢涉外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而翻译人员“水平”的不高其实跟他们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基本大部分以教材、课堂为中心,侧重基础语言翻译知识,以“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为重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如英汉互译、写作技巧、外国英语文化等。课程中反而没有涉及地方特色习俗及本地俚语文化,这就导致学生可能能够流利的翻译大众的东西,但是碰到本地一些本地特色习俗、俚语就不知道怎幺翻译。而且外语系基本也没有导游方面的课程,导游专业英语也不是主要课程,就造成了旅游翻译人才的奇缺,学生在毕业后还要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和学习。

三 、以应用能力为核心人才培养目标方式的思考

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低,外语能力相对单一,为了能够提高外语系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旅游翻译人才的巨大缺口。笔者通过几个角度去改变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课程设置上应该与旅游相关专业院系进行合作,互开专业课引导学生去掌握旅游专业基本常识,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给学生创造条件选修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尽量的减少理论知识的课时,比如可以简单枯燥的英文写作、口语练习等调整为英语辩论、即兴演讲、情景模拟。学校应出面协调相关旅行社、景区,一方面邀请资深的随行翻译人员到学校讲学,通过具体的案例向学生说明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安排学生跟班实习。这样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能力,而且多元化教学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用英语来描述本地景观,首先最基础的是对本地文化的熟悉,突出地方性和实用性。所以在教材的选用上除了选用全国统编教材外,还应该选用一些能充分体现本地人文文化特色的。学生全面的了解了本地特色旅游文化才能更好地研究其在西方文化中的表达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向海外游客传递本地的特色文化。

结语:随着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急需多元型应用翻译人才。所以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针对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进行教学。还应鼓励进行学术文化交流,培养出双语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