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纯真 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

一、前言

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炼油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成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壳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挡板。折流挡板不仅可以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速度,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常用的挡板有圆缺形和圆盘形两种,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三、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

在管壳式换热器内,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不同,壳体和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者温差很大,换热器内部将出现很大的热应力,可能使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脱落。因此,当管束和壳体温差超过50℃时,应采取适当的温差补偿措施,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取的温差补偿措施,换热器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三种,其中浮头式换热器中两端的管板有一端可以沿轴向自由浮动,这种结构不但完全消除了热应力,而且整个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和检修。

四、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一)设计计算的大致步骤

1.首先由传热任务计算换热器的热流量(通常称之为热负荷)

2.作出适当的选择并计算平均推动力△tm;

3.计算冷热流体与管壁的对流给热系数及总传热系数K;

4.由传热基本方程Q=KA△tm计算传热面;

其中,Q为换热量,K为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tm为平均推动力即温差的对数平均值。

(二)设计计算中参数选择

由传热基本方程式可知,为确定所需的传热面积,必须知道平均推动力△tm和传热系数K。为计算平均温差△tm,首先必须选择流体的流向及冷却介质的出口温度。为求得传热系数K,需决定冷、热流体各走管内还是管外及适当的流速。同时,还必须选定适当的污垢热阻。

五、管壳式换热器的选型原则

(一)流向的选择

当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相同时,逆流操作的平均推动力大于并流,因而传递同样的热量所需的传热面积较小。如果换热器的目的是单纯的冷却,逆流操作时,冷却介质温升可选择得较大,因而冷却介质用量可以较小。如果换热器的目的是回收热量,逆流操作回收的热量温位可以较高,因而利用价值较大。显然在一般情况下,逆流操作总是优于并流,应尽量采用。但是,对于某些热敏性物料的加热过程,并流操作可避免出口温度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除逆流和并流之外,管壳式换热器中,冷、热流体还可作各种多管层多壳层的复杂流动。当流量一定时 ,管层数或壳层数越多,给热系数越大,对传热过程有利。但是,多管层或多壳层必导致流体阻力损失。

(二)冷却介质出口温度的选择

冷却介质出口温度越高,其用量可以越少,回收的能量价值也越高,同时,输送流体的动力消耗即操作费用也减小。但是,冷却介质出口温度越高,传热过程的平均推动力△tm越小,传递同样的热流量所需的加热面积A也越大,设备投资费用必然增加。因此,冷却介质的选择是一个经济上的权衡问题。

(三)流速的选择

流速的选择一方面涉及传热系数K即所需传热面的大小,另一方面又与流体通过换热面的阻力损失有关。因此,流速选择也是经济上权衡得失的问题。但不管怎样,在可能的条件下,管内外都必须尽量避免层流状态。

此外,在选用和设计管壳式换热时,还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液体宜在管层,因管内清洗方便;2.腐蚀性流体宜在管层,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收到腐蚀;3.压强高的流体宜在管内,以免壳体承受压力;4.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层,便于散热;5.饱和蒸汽宜走壳层,因饱和蒸汽比较清净,给热系数与流速无关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

(四)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换热管直径越小,换热器单位容积的传热面积越大。因此,对于洁净的流体管径可取的小些。但对于不洁净或宜结垢的流体管径应取得大些 ,以免堵塞。考虑到制造和维修方便,加热管的规格不宜过多。目前,我国实行的系列标准规定采用25mm×2.5 mm的管子,管中心距为 32mm和19 mm×2mm的管子,管中心距为25mm两种规格,对一般流体是适应的。管长的选择是以清洗方便和合理使用管材为准。我国生产的钢管系列标准中管长有1.5m、2m、3m、4.5m、6m和9m六种 ,其中以3m和6m更为普遍。

管子的排列方式有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与正方形相比,等边三角形排列比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给热系数大。正方形排列虽 比较松散,给热效果也较差,但管外清洗方便,对易结垢流体更为实用。

结论:管壳式换热器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操作弹性大,允许操作压力和温度范围较宽,检修方便,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