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洵艺 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

一、景颇族目瑙纵歌之概述

据记载,景颇族先民最先居住在康藏高原的木转省腊崩一带,后经迁徙才到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后迁入今德宏地区。目瑙纵歌便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目瑙”为景颇语,“纵歌”意即众人共舞。解放前,目瑙纵歌的举办大多由当地山官决定,新中国成立后,目瑙纵歌已成为景颇族充分展示自身民族文化和团结支系及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型舞蹈盛会,有“万人之舞”的美称。后经政府讨论决定确立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日为目瑙纵歌节。2006年5月20日,景颇族目瑙纵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瑙纵歌使得景颇族及其他各个民族的地域特征和乡风习俗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动态展现。

二、景颇族目瑙纵歌之艺术特征

(一)目瑙示栋

目瑙示栋大多树立于目瑙纵歌舞场正中央,是景颇族人民最为敬重的图腾。目瑙示栋柱矗立于舞蹈场地中央,中间两柱顶绘有太阳图腾,象征着雄性及景颇人祖先的居住地“穆拽省腊崩”;两边柱顶绘有月亮图腾,象征着雌性及夜空中为景颇人迁徙指路的自然明灯。其标识亦有阴阳相配,相互调和之意。柱身五彩斑斓、缠绕绵延的纹样既象征着景颇族人跋涉艰难的南迁路线,也是舞蹈的路线规划图。柱身上的织锦分合图案及蕨形图纹为渴求食物富足之愿。立柱中间有刀剑相互交叉,象征着景颇族人南迁过程中披荆斩棘的曲折旅途,也寓意着景颇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一般横置上方的柱子两端会设有孔雀犀鸟的首尾造型,既是对目瑙纵歌由来的记述,也是对领舞的孔雀犀鸟的纪念和尊重。除此之外,目瑙示栋柱上还有象征人类繁衍的厥叶花,象征避灾驱邪的牛头,象征一脉相承的乳房,以及象征民族团结的南瓜子等。

在目瑙示栋柱的正前方,置有一面牛皮大鼓,两侧分别设有大中小铓锣。在目瑙示栋的左边,还设有高台,以便唢呐等吹奏乐器的演奏。洞巴、竹笛等协同吹奏亦不可或缺。

(二)目瑙斋瓦音乐

1.目瑙斋瓦是目瑙纵歌时由当地德高望重的神职人员斋瓦进行演唱,故所谓“斋瓦调”。其实早在目瑙纵歌形成之前,斋瓦调就已初步成形。在原始社会时期,景颇族人对电闪雷鸣、旱涝洪灾等自然现象尚没有科学的认识,故认为万物皆有灵。为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便开始了对神灵的供奉祭祀。久而久之,专门主持祭祀活动的神职人员便成为彼时社会的应生之物。

祭祀时,斋瓦和董萨根据求雨、驱敌等不同需求产生出不同的唱念词。惯性的小调念唱为习,便成了相对固定的曲调,也就是斋瓦音乐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一代斋瓦的口头诵唱都融汇着自身独特的生活经历、思想愿望等,经过历史的积淀,一部记载着开天辟地、天浮地定、人类诞生等景颇族历史文化变迁和发展的创世史诗《目瑙斋瓦》便逐步成型。诗歌篇幅宏大,可达万余行。一般要从清晨诵唱至日暮,需要颂唱者具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较好的心理素质。

2.目瑙斋瓦由于景颇族支系的不同,其语言和曲调也有鲜明的差异。同为目瑙纵歌,景颇支系多将其称为“目瑙斋瓦”,而载瓦支系却称其为“纵歌斋瓦”。两个支系在调式上也有所区分。景颇支系的目瑙斋瓦调为汉族古代“宫商角徵羽”音阶中的商调式,载瓦支系的纵歌斋瓦调却为五声音阶中的徵调式,曲在口中多诵唱为“羊喂羊”,节奏亦较为鲜明。

3.目瑙纵歌时的伴奏乐器虽以置于目瑙示栋正前方的牛皮大鼓和两侧的大中小铓锣为主,但洞巴、竹笛甚至后出现的管弦乐都成了目瑙纵歌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伴奏组成部分。

(三)目瑙纵歌舞蹈

瑙双,作为目瑙纵歌活动中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人物,引领着整个活动的走势及完成。瑙双一般由四名精心挑选的舞者担任,前两者为武双,后两者为文双。头戴犀鸟状帽檐,四周以野猪獠牙作围,顶部由孔雀翎、雉鸡翎等鸟类羽毛作冠,总体称之为“共勒荣”。瑙双有自己独特而严格的舞步,且与瑙巴带领的群众舞队分开舞蹈。一般来说,瑙双每个舞蹈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向目瑙示栋进行汇报。

瑙双无需按照目瑙示栋上所绘舞蹈路线图谱来舞蹈。瑙双右手执刀,在舞蹈时除了向目瑙示栋叩首汇报工作外,几乎没有后退舞步。瑙双需要完成开门舞、开场舞以及闭门舞的相关舞蹈动作。开门舞置于目代房前,通过舞蹈表现目瑙纵歌活动的前期筹备过程,开场舞表达的是建造舞场的各项劳动过程,闭门舞则表现了清扫场地等劳动过程。

瑙巴为瑙双的助理,一般由四名舞者担任,他们同样精通目瑙纵歌舞步和路线图。但他们需严格按照目瑙示栋上的舞步路线图,带领群众完成舞蹈路线。

群众舞队可以各具特色,男子持刀或长矛,象征着驱赶孤魂野鬼,女性多以扇子、手帕等作为烘托气氛之物。亦有舞者手持锅铲,酒桶等恣意歌舞,象征着人们对不同分工劳动者的尊重和团结。

三、总结

总的来说,目瑙纵歌是由刻、乐、舞组成的一个祭祀总体。其符号摹写、音乐以及舞蹈一方面来说显示出景颇族特有的民族工艺水平和审美倾向,另一方面更是景颇族民族迁徙、乡风习俗和理想愿望的民族文化的实物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