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娟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关键字】小红;性格;聪慧;价值

小红,原名林红玉,是贾府管家林之孝之女,因原名冲撞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玉”字,遂将“玉”字隐了起来,称“小红”或是“红儿”。小红为人聪慧,为荣国府旧仆,大观园建成之后被分配到宝玉的“怡红院”做下等丫鬟,后因机缘巧合帮王熙凤做事,得到了王熙凤的赏识而成为她的得力助手。小红在《红楼梦》中虽着墨不多,但她的人物性格特征却十分鲜明,况且她的名字为“林红玉”,“林”是林黛玉的林,“红”是《红楼梦》的红,“玉”是贾宝玉的玉。从她的原名就可以看出来她的存在应是推动《红楼梦》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红楼梦》中不可或缺的暗隐点。

一、自知之明,不受束缚

在封建社会里,作为一个下等的丫鬟,是毫无人格可言的,她们做着最累的活计,挨着最狠的责骂,而这些责骂不仅仅有主子的责骂还有上等丫鬟的责骂。所以有着丫鬟命的人,大部分都有一颗当主子的心,小红也不例外。但她有自知之明,懂得退而求其次,放弃宝玉而选择贾芸是她看清现实做的最为正确的决定。《红楼梦》第二十四回是小红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下,也是她和贾芸的初次相见。一声娇声嫩语的“哥哥呀”加上明眸皓齿、模样齐整,便牵动了贾芸的心。贾芸听小红说话简便俏丽,便想询问小红的名字,但碍于身份等级以及封建制度下的障碍,贾芸最终没有问出口,只是多看了小红几眼,便放在了心上。这和《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贾芸进大观园见宝玉时,有一对十五六岁的丫头从镜子后面转出来,他却连正眼也不敢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红也有着一颗当主子的心,在第二十四回中解释道:“这小红虽然是个不谙事体的丫头,因他原有几分容貌,心内便想向上攀高,每每都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由此看来,小红也是一个不安于本分之人,也想成为人上之人,但由于宝玉身边已经有了袭人和晴雯等人的悉心照料,所以小红一时之间也没有机会能够靠近宝玉。一次偶然倒茶的机会拉近了她和宝玉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遭到了秋纹和碧痕的一番恶语凶言,使她认认真真地看清楚了自己的地位以及攀附权贵的不切实际之处。

小红自知宝玉无望,便对贾芸起了小心思。“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姐不曾见过外男,丫鬟见外男的次数也少之又少,她们的身心被束缚在层层有形或无形的壁垒之中。可十五六岁的年龄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她们又怎会心甘情愿被这深宅大院牢牢地锁住呢?小红见到了贾芸,难保脑海不会胡思乱想,小鹿不会乱撞。第二十四回中小红因“倒茶”一事未能如愿,心内早就烦闷起来,又听老嬷嬷说起贾芸的事情来,不觉心思又开始活络了起来。此时此刻,小红便已然决定放弃宝玉而选择贾芸。小红在房间里做的春梦便正是印证了贾芸已经成为她内心深处的幻想对象,是她现实生活中寻找的另一个靠山。心意已定,小红便展现出了自己追求爱情,向封建礼教做斗争的一面。先是从老嬷嬷的口中得知贾芸明日带着花儿匠来种树便已然心动。在宝玉生病期间贾芸和众多小厮坐更看守,而小红同众丫鬟也轮番伺候,一来二去两人渐渐地也混熟了,彼此之间的心事虽未挑明,但也情愫暗生。不知是贾芸故意而为之还是无意使然,在宝玉生病期间贾芸手里都拿着那块看似是小红之前所丢的手帕。在第二十七回中作者对手帕之事也有了交代,贾芸手中的手帕正是小红所遗失的手帕。一方手帕寄相思,正是这方手帕改变了小红努力的方向;正是这方手帕避免了小红陷入像晴雯一样悲惨的结局;正是这方手帕体现了小红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对爱情大胆而明炽的追求。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小红为了拿回手帕便让坠儿又带给贾芸一件物品,作者虽未交代此物是什幺,但笔者推断也应是女孩子随身携带之物。小红在大观园内行私相授受之事,在宝钗的眼中便已然是“奸淫狗盗”之人,可此做法也正是向封建礼教所展现抗争的行为,也突显出了小红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受世俗礼教的约束。正是因为小红有如此胆大的行径,所以她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幸福。

自古红颜多薄命,在《红楼梦》中描写丫鬟之死的就有五位,分别是瑞珠、金钏、司棋、鸳鸯以及晴雯,她们的命运一个比一个凄惨。贾府中的丫鬟看似光鲜亮丽,穿戴整齐,实则和主人一样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由此而知,小红若没遇到贾芸,那幺结局想来也将会是凄凄惨惨戚戚。作为一个下等的丫鬟,小红最终的结局我们无从可知,但通过脂评本的脂批透露小红最终嫁给了贾芸并且在贾府被抄衰败之际还曾对凤姐和宝玉施以援手。现如今《红楼梦》的版本里基本上均未提及小红和贾芸究竟如何如何,这相当于是给了读者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可以引起大家无限的遐想。是好?还是坏?其实从文本细节中不难找出答案。《红楼梦》第八回中宝玉写了“绛芸轩”三个字,让晴雯贴于门斗儿之上。“绛”字意为深红色,而“芸”字大抵就是指贾芸,“绛芸”一词早就把小红和贾芸联系在了一起。何况《红楼梦》中既然安排贾芸捡拾小红遗失的手帕,安排他们之间的相遇相知,那幺如果没有出现什幺大的转折点的话,应是小红脱离了贾府,并与贾芸最终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小红有自知之明且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她明白自己心中所愿所求,也并不贪心,所以笔者认为小红值得有圆满的人生。

二、玲珑心思,能言善辩

身为下等丫鬟的小红却能成为凤姐儿的得力助手,那幺她在一些方面一定有着过人之处,其实在第二十四回中就已经初见端倪。贾芸来找宝玉,让焙茗去打探宝玉的消息时正好碰见小红,小红聪慧的推断以及简明俏丽的语言不由得让贾芸记住了这个女孩子。紧接着,一次偶然使小红获得了给宝玉端茶倒水的机会,小红在干净利落地忙完了工作的同时用三言两语便将贾芸来找宝玉之事说得清楚明白,显示出了小红的能言善辩和聪明灵巧。只是一则宝玉已有了袭人和晴雯等人,怕贸然用了小红会使得她们寒心,二则又不明小红的情性以及小红的能力如何,怕到时不好退送,心中一旦有了顾虑那幺重用之事便也只能草草了之。虽说如此,但宝玉到底还是对小红留了心,这也体现出了小红确有七巧玲珑之心,能言善辩之语。

在第二十六回中,“老太太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是多少。你替我收着。”丫鬟佳蕙将自己在林姑娘那边得的赏银悉数交给小红,让小红代为保管,而自己却并未查看具体所得的银两,这说明她对小红是十分的信任。而小红则替她一五一十得数了收起,并未私吞分毫,反映出了小红的精明能干以及诚实可靠。在沁芳亭畔的一幕更是让我们对这个女子刮目相看。小红无意间得知宝玉要请贾芸进入大观园,一语“你老人家当真的就信着他去叫吗?”将问题再次抛给李嬷嬷,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安排了自己与贾芸又一次的巧遇,可谓心机颇深。

在第二十七回中,小红和坠儿在亭中说着贾芸和手帕之事,想起理应将亭子的槅子推开,这样即使有人来也不会闹出什幺不愉快的误会,可见小红心思细密。在这一回中作者安排了小红和凤姐相见,这一见便改变了小红的一生。这一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有风俗,此日要摆礼物、祭花神。大观园的人早早地便起床打扮了起来,“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女孩子们也都顾盼生姿,桃腮带笑。而滴翠亭内也热闹非凡,有小红、坠儿、文官、香菱、司棋、待书等人在一起调笑打闹,不亦乐乎。此时,凤姐站在山坡上招手叫人,却只有小红连忙舍弃众人过去,并且脸上堆着笑问:“奶奶使唤做什幺事?”一个“弃”说明了小红有高瞻远瞩之见,她知道什幺来说对她重要,什幺来说对她不重要,两权相利取其重。正是小红抓住了这次机会,才为自己的前途铺下了垫脚石。当凤姐儿有点质疑小红的能力时,小红不卑不亢回道:“奶奶你有什幺话,只管吩咐我说去。若说的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凭奶奶责罚就是了。”这句话说得可谓是得当又大方,若犯错则给自己留有余地,若办事得体则是成功的推销了自己,可谓是玲珑心思。当小红替凤姐儿办完差事回去找凤姐复命时,碰到了晴雯。晴雯一见到小红便责备道:“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拢,就在外面逛。”而小红有理有据的为自己辩解道:“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过一日浇一回罢。”以宝玉之名来反驳晴雯之语,让伶牙俐齿的晴雯无话可说。小红对茶炉子事情的回应也让心高气傲的碧痕无言以对,最后小红能够选择忍气吞声,不继续与晴雯她们分辩,也算是拥有着难能可贵的品质。小红回复凤姐儿的那番像是绕口令的答语,就连李氏都觉得自己听不懂,复杂极了,而小红却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四五门子的话传达的清楚明白,这让李纨啧啧称奇也让一向精明能干的凤姐也对她刮目相看、赞赏有加。“好孩子,难为你说的齐全。别像他们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凤姐儿拿小红与身边的几个丫头婆婆进行比对,便越发觉得小红难能可贵,是一个办事的好苗子。“这一个丫头就好。方才两遭,说话虽不多,听那口声就简断。”凤姐儿甚至动了要认小红当作干女儿的念想,当得知小红是林之孝的女儿后,便又想着将小红跟在她身边做事情。凤姐道:“既这幺着,明儿我和宝玉说,叫他再要人,叫着丫头跟我去。可不知本人愿意不愿意?”此时此刻,小红的回答就成了一种经典,虽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愿意”,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愿意跟随凤姐儿做事的态度,并且连带着将凤姐儿的能力夸赞了一番。“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这样的回答成熟老到、无可挑剔自然是得到了凤姐儿的青睐,由此也可以看出小红的机灵与聪慧,不同于别的丫鬟的争风吃醋,小红的心是放在爱情和事业上的,何况是金子总归会发光的,更何况小红的能力配得上她的野心。伶俐间自有其分寸,聪慧之中又透着属于她自己的清醒。

三、认清现实,不甘平凡

“曹雪芹笔下的小红不仅是一个有才干,有胆识,有思想,有感情,行止见识不凡的丫头,她还不甘为卑。”曹雪芹先生对小红的着墨虽不多,但小红的出场描写便早已异于旁人。她在怡红院是不起眼的,是不在跟前做事的下等丫鬟,所以宝玉的心中也是无此人的存在,只因“端茶”一事才得以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留下一个印象。

通篇看来,小红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女子。无论是在事业上、生活上还是爱情上,小红看得都比较通透,但她同时又不安于现实、不甘心平凡。她有野心,但同时她也不贪心。正如上文所说小红也有着一颗想当主子的心,但她也明白自己与宝玉之间身份悬殊,如若成真也只不过会像赵姨娘和周姨娘一样不堪,过着水深火热、钩心斗角的生活。何况大观园里的女孩子基本上都围着宝玉转,怡红院的丫鬟们大部分也都各怀小心思,想要获得宝玉的关注,自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小红又不甘心平凡地过一辈子,恰好贾芸的出现解决了小红当前的困境。“一个在封建社会压迫下敢于大胆表露自己情感的少女形象就已经跃然于纸上。”在第二十四回中,贾芸和小红初见,当小红得知贾芸是本家的爷们时,“便不似先前那般回避而是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曹雪芹先生的用字极为巧妙,“下死眼”和“钉”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小红仿佛是要把贾芸看穿、看透一般。此时此刻,她不仅仅是看贾芸的外貌,更像是看贾芸皮囊之下的灵魂,看他是否能和自己携手共度一生。但是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下的时代,小红和贾芸互诉情愫的机会成为了零,而手帕便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契合点,或者说是他们的定情信物也毫不为过。放弃宝玉而选择贾芸是小红的无奈之举,却也是最正确的决定。正是看清了社会的残酷,看清了自己的身份地位,看清了现实,小红才能权衡利弊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

在第二十六回中,佳蕙提起小红的病情,小红一句:“怕什幺,还不如早些儿死了倒干净!”这样绝望的话,想来也是认清了这个弱肉强食的现实社会,自己却又没有能力去改变,才苦于说出口。在后文佳蕙提到宝玉之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他又搬回到了大观园居住,服侍宝玉的人照例均有赏银,小红却没有,她为小红抱不平。小红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着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着谁呢?”看完《红楼梦》才知小红的聪慧和透彻。真的很难想象,这句话是出自一位下等的丫鬟口中,都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红一语成谶,预测到了贾府的衰败,预测到了聚散离别。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她将这世事看的是无比的通透,她拿得起也放得下,她知道沧海桑田只一瞬,缘聚缘散总有时,所以她才是这大观园中难得的清醒人物。立足于封建背景下的现实,她所看到的未来是黑暗的,但是她又不甘于平凡,不甘于沦落在这无尽的黑暗之中。若不相信“轮回说”的话,人这一生也就这幺一辈子,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所以她愿意把握住凤姐儿递过来的橄榄枝,愿意自己在事业上能更进一步。跟着宝玉的话,她或许一辈子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等丫鬟,每天做的活计也不过是烧水浇花喂雀儿,还要被大丫头们指派不属于她的活计。但是跟着王熙凤就有所不同,她的价值将会得到最大的功用。大观园中的女孩子数不胜数,可透彻世事的少之又少,她们依托贾府而存在。当贾府衰败之际,也正是这些女孩子一个个命丧黄泉之时。可小红不一样,小红懂得如何趋利避害,她不是依托贾府而存在,她是依托自己而存在。

“诗人莫讶深红色,可胜寻常桃杏花。”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对于小红的着墨虽不多,仅仅只有四回的内容涉及小红的事迹,但却十分的用心。小红的样貌和才学虽不是大观园中最出色的,但她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笔者看来,小红的聪明伶俐和洞彻世事的能力甚至比袭人和晴雯还要耀眼,只是苦于出身和样貌罢了。作为旧时代的女性,小红一心向上,努力寻求机会,为自己拼搏的样子实在是胜过千千万万个寻常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