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祖远

【摘要】 沙龙是上层社会人物重要的社交场所,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沙龙也变得更加流行和时尚,如雨后春笋般在西欧国家涌现,尤其以法国巴黎最为突出,成为近代史上一道绚丽的色彩。它不仅将新思想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而且对于促进女性解放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近代;法国;沙龙;女性解放

【中图分类号】K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6-007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6.023

沙龙被誉为近代欧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而法国的沙龙文化则是这道风景线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起源于意大利的法国沙龙自16世纪至18世纪一直引领着西欧上层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潮流,以其自由、平等、理性点亮近代法国之路。沙龙作为一种流行于欧洲数百年的社交方式,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学术界亦对其研究颇多,总体而言国外学术界对于法国沙龙文化的研究远远多于国内,而且研究成果也更加深入。如法国作家波德莱尔所着《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一书,本书选取了波德莱尔在诗歌、小说、戏曲、雕塑、音乐等方面的批评文章,通过这些理论作品,进一步了解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和观点以及当时沙龙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另一位生活在17世纪法国作家拉法耶特夫人所着的《克莱芙王妃》该书以亨利二世的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虚构的故事来映射17世纪后期的皇室生活。作者的另一本着作《1688年和1689年法国宫廷回忆录》同样通过描绘法国皇室宫廷的生活反映沙龙在贵族阶层的流行与发展。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在其所着《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一书中认为沙龙在17、18世纪时是知识分子生活的重要场所,作者认为知识分子需要与自己的听众进行交流以及和自己的同行维持交往,而沙龙摆脱了宫廷社会的严格限制。美国学者艾米丽亚·基尔·梅森《法国沙龙女人》一书中把法国沙龙女人看作现代女性的先驱,该书选取了17-18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人物,从文学和礼仪的角度对她们加以描述,并且作者认为沙龙女人本身的特点以及举办的各式各样的沙龙活动影响了法国的文明进程。另有其他文章主要从沙龙与经济、文学、艺术等方面来研究,尚缺少沙龙增加女性教育机会及女性如何通过沙龙走向政治舞台等角度来分析沙龙对法国近代女性的解放作用,这些方面也将是本文的重点关注之处。

一、沙龙在法国的发展及变迁

(一)沙龙:贵族独有的社交活动

沙龙最早起源于意大利,但真正让沙龙声名鹊起的是法国。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文化中心也随即转移到西欧,沙龙也在此时进入法国。16世纪,随着法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文明程度也不断提高,法国贵族开始注重社交活动,尤其以巴黎为例,作为王宫所在地,王公贵族的活动更为频繁。在拉法耶特夫人的作品《克莱芙王妃》中可以看出当时贵族对于社交活动的热衷,以至于把回避社交活动当作上流贵族社会中的一种失礼行为,①由此可见社交活动在贵族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沙龙的传入恰好满足了贵族社交生活不断丰富的需求。在当时一个男权社会中,法国沙龙初期女性并不作为主要角色,而处于从属地位。当时的一位法国政治家勒伯汉曾说女人的使命是激发他人的灵感,而不是自己写作。沙龙的魅力来自机巧的恭维,这里的女性人物大多聪明伶俐,但这种聪明伶俐主要表现在善于激发释放他人的才华上面,写作仅仅是她们生活中的一个插曲,只是一种消遣方式。②

最早的沙龙由一位女性发起,她就是拥有一半法国血统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德·朗布依埃夫人(Mme.De Rambouillet),她的丈夫德·朗布依埃侯爵已经不再得到路易十三的重用,加之她体弱多病,所以很少涉足宫廷,但是又不耐寂寞,于是在家中设置沙龙以招待客人。朗布依埃夫人布置的沙龙十分淡雅,室内陈设、鲜花和芳香都精心设计,以营造与精挑细选的来宾相符合的典雅氛围,除少数非贵族人士,朗布依埃夫人的沙龙常客主要是达官贵人,它同时也成为贵族确定自己礼仪规范的方式。③此外,还有德·隆格维尔公爵夫人、德·谢伏赫斯公爵夫人、朗贝尔侯爵夫人还有安妮·德·恭扎格公主等都是着名的沙龙女性,并且无一例外她们都是贵族阶层。由此可见当时法国沙龙文化主要集中在贵族阶层,是一种特有的法国贵族文化。

(二)沙龙:贵族到平民的过渡

17世纪,法国沙龙像它的意大利原型一样,受着上层贵族女士的左右,假如有平民进入,也是因为得到了特别许可。这种沙龙虽不像当时正式的宫廷社交那样正规,但仍是一种典型的贵族生活方式。到18世纪,沙龙才失去了它的贵族情调,变得不拘形式,它向所有的“才子”敞开了大门,它慢慢变成由新兴中产阶级的妇女主持。18世纪上半叶,最主要的法国沙龙仍然由上层贵族主持,但是情况开始发生转变,这个转变时期的重要人物是德·唐辛夫人。在此之后莱斯皮纳斯小姐,一个从外省来到巴黎的私生女,成为德凡侯爵夫人的伴侣;乔夫林夫人是一个贴身男仆的女儿;内克夫人,一个瑞士牧师的女儿和一个银行家的妻子。她们的身份地位与先前的贵族沙龙女性是完全不同的。这些有才华的女主人以自己的理想塑造着沙龙的风格。④在18世纪前半期还流行的尊敬贵族出身的气氛,在莱斯皮纳斯小姐,乔夫林夫人和内克夫人的沙龙中已经消失,在那里左右局面的是第三等级的开明之士,如沃尔波尔、休姆、吉本等。⑤这些都说明沙龙文化逐渐延伸到社会各个阶层,开始向平民过渡。另外一个促使沙龙由贵族向平民过渡的原因则是法国贵族的没落。几个世纪以来,法国贵族铺张奢侈、竞相攀比的生活方式大大加剧了贵族阶层的内耗,至“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臻于顶峰,贵族阶层的不断没落使沙龙不复当年盛况。到法国大革命之后,贵族制度彻底消亡,贵族沙龙也彻底转变为平民沙龙。

(三)盛极而衰的沙龙

18世纪中期,沙龙逐渐发展至顶峰,中产阶级大量开展沙龙社交,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到18世纪后半期,社交中心已经完全由宫廷转移到沙龙,当时法国社会沙龙林立,数不胜数。⑥在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沙龙是伟大的平等主义团体之一,沙龙涉及的内容无所不及,大到国内战争,小到社会轶闻,都可以成为讨论的话题,政治、宗教、伦理、文化,无所不包。⑦这一时期在整个欧洲都享有声誉的沙龙有杜·德芳夫人、莱斯皮纳斯小姐和乔夫林夫人的沙龙。杜·德芳夫人的沙龙是贵族知识分子和非常着名的文人聚会胜地。莱斯皮纳斯小姐的沙龙是百科全书派的聚会场所,政治改革派也经常光顾。乔夫林夫人的沙龙风格比较温和,但是富于哲学性,构成上是完全开放的,包含了各种社会成分。圣佩韦曾形容它是那个时代最完整,最有组织,最有规划的沙龙,是从沙龙存在以来最优秀的一个。⑧这个时期的沙龙基于平等和包容,使参加沙龙的门槛大大降低,许多没有贵族身份的人也可以加入其中,其中不乏有小商人和各种手工业者,平民沙龙看重的是参与者的机智、才华和能力,而不再是他的贵族身份和地位。随着1780年杜·德芳夫人的去世,沙龙的辉煌时代也走到了尽头,此时乔夫林夫人和莱斯皮纳斯小姐已经去世,一些着名的文人和哲学家也相继离去,剩下的人也不复盛年,难以占据社会中心位置,继起的沙龙也失去往日的风采。

二、女性教育机会的增加

中世纪时期的法国男性处于主体地位,而女性地位较低,处于从属地位,而在《圣经》中更是把女性看作罪恶的源头,种种原因导致女性地位一直很低下,所以女性获得的教育资源更加稀少。女性获得教育的场所主要是教会学校和修道院,女性的地位和她们所受的教育一样卑下,由于当时道德风化严重堕落,以至于谬论盛行,认为维持家庭贞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女性深居简出。⑨中世纪时期一个理想的妇女是贞洁、虔诚、仁爱、深爱自己丈夫、悉心照料自己孩子和精细的家庭主妇,妇女的道德是被列于知识之上的。罗马诗人马提亚认为理想的家庭主妇应当学识平庸。腓力波·诺瓦拉曾告诫说:“妇女应该永远守在自己的女红和纺车旁边,她们不可学习读和写。”而另一位同时代的人弗兰西斯科·巴贝利诺主张年轻的姑娘不可接触到手抄本或印刷本,唯恐有损她们的清白。⑩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女性禁锢在封闭的环境中,压抑女性的思想和意识,使其彻底沦为男性的附庸。而沙龙的兴起给予女性一个学习交流的新平台和新空间,因为沙龙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参加,沙龙成为一个各种思想交流碰撞的场所,女性得以学到教会学校以外的知识。

轻松随意是沙龙的主要特点,沙龙流行的做法是举行宴会,一般一周两到三次,并且不需要特别的引见仪式。一位备受欢迎的文人可以成为多个宴会的座上宾,参加完宴会后还有时间去别的沙龙消磨时间,每到一处的活动不外读书、朗诵、音乐等活动。在德·丝鸠德里小姐举办的周六沙龙中,人们讨论当时的各种话题,从时尚到政治,从文学艺术到飞短流长,无所不及,她们朗读作品,讨论批判,互相比试即兴作诗。不管是文学、哲学、艺术、政治、音乐还是戏剧,都可以展开一场生动有趣的讨论,谈论简约、自然,没有欲压倒他人的自大情绪。在当时举办这类沙龙的女性有很多,如德·朗贝尔夫人、德·唐辛夫人、乔夫林夫人、内克夫人、德·丝达埃夫人等等,伏尔泰曾说:“当她们的美貌衰减时便浮现出智慧的曙光”。?当时很多沙龙女性走上写作道路,如德·唐辛夫人,在其作品《拉·弗莱斯内》中描述了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她的作品在当时大受欢迎。此外还有杜·夏特雷夫人,她喜欢精准的科学,精通莱布尼茨的理论,翻译过牛顿的作品,伏尔泰的英国思想介绍到法国时也曾得到她的鼎力相助,她也是在世界观上接受自然神论的第一位女性。?正是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女性得以接触到不同的人,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女性对知识的渴望通过沙龙以满足,通过与文人学者的交流沟通,她们的学识得以丰富和提高。

三、沙龙女性走向政治舞台

(一)启蒙运动中的沙龙女性

当启蒙运动在欧洲大陆流行之时,沙龙成为产生和传播新思想的重要场所。18世纪初期,最着名的是兰伯特侯爵夫人举办的沙龙,它每周举行两次,很多贵族和着名的文学家经常光顾兰伯特侯爵夫人的沙龙,很多思想之争就是在那里进行的,它成为法国早期启蒙运动的中心,兰伯特侯爵夫人遂成为首都政治文化的关键人物。?沙龙女性不仅与启蒙思想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还有部分沙龙女性直接参与其中。女性的力量渗透了整个政治过程,法兰西学院的院士有半数是由德·朗贝尔侯爵夫人造就的,德·彭巴杜夫人与欧洲每一桩政治变动都有牵连。在沙龙这样一个和谐而又安全的环境中,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达朗贝尔等人的激进思想得以产生和传播,孟德斯鸠曾形象地把沙龙比作一个新的国中之国。?她们举办的沙龙成为诞生新思想的重要场所,沙龙女性在政治领域的支持和投入对启蒙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大革命中的沙龙女性

大革命时期的沙龙不再只是文学艺术批判的源泉,也不仅仅是才智、知识、哲学、礼仪的中心场所,而是政治党派的集合地,它们受时局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政治俱乐部的性质。在每一次风起云涌的变革中都会涌现一批杰出人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依然有部分的杰出女性脱颖而出,她们与上一个时代的沙龙女性有着明显区别,不再是所谓的优雅细致,只在一个小圈子了展现才华,动荡的变革才是她们真正的舞台。这一时期有罗兰夫人、德·丝达埃夫人、德·孔多塞夫人等杰出女性,她们在大革命中展现着女性的力量。真正能够代表大革命精神的女性是罗兰夫人,她的角色不仅是沙龙的组织者,而且也是一个政党的领袖。罗兰夫人年轻时便阅读了大量的革命理论书籍,这些理论思想也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在这些理论的影响下,她一直在思考等级制度所带来的不公,并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绝,她的脑子里充满了卢梭的启蒙思想?。后来罗兰夫人主持了一个小沙龙,作为吉伦特派的聚会场所,他们每周聚会四次,讨论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大革命发生之后的几个月里,许多剧变都发端于罗兰夫人的沙龙,国民公会中许多议项都是在这里酝酿产生的,许多成功的宣传家都从这里得到灵感。?而在德·丝达埃夫人的沙龙中,不同的客人被组织在一起,他们商讨政策,并试图影响政府的决策,甚至干预政府内阁的候选人。?沙龙给予女性参与政治的舞台,这些沙龙女性亦不负时代所托,在大革命中展现着自己的魅力,推动大革命走向高潮。

四、结语

法国沙龙从最开始的贵族社交活动逐渐演变为传播启蒙新思想、推动大革命发展的舞台和阵地,由贵族到平民的演变反映了16至18世纪法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是法国社会演变真实的写照。在法国传统社会中地位低下的女性正是借助沙龙这一舶来文化满足了其自身发展和进步的需求,将女性从传统的家庭角色中解救出来,逐步摆脱了自中世纪时期以来的桎梏。女性通过沙龙这一舞台证明了其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价值,向世人展现出女性独特的魅力,更难得可贵的是她们能够在社会动荡变革之际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其中,为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注释:

①(法)拉法耶特夫人着,黄建华、余秀梅译:《克莱芙王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②(美)梅森着,郭小言译:《法国沙龙女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③(法)让-皮埃尓·里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着,傅绍梅、钱林森译:《法国文化史》卷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④(美)刘易斯·科塞着,郭方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⑤(美)刘易斯·科塞着,郭方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⑥(美)梅森着,郭小言译:《法国沙龙女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⑦罗芃、冯棠、孟华:《法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⑧(美)梅森着,郭小言译:《法国沙龙女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⑨(美)梅森着,郭小言译:《法国沙龙女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⑩(德)托尔尼乌斯着,何兆武译:《沙龙的兴衰:500年欧洲社会风情追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美)梅森着,郭小言译:《法国沙龙女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美)梅森着,郭小言译:《法国沙龙女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8页。

?James Van Horn,The Rise of the public in Enlightenment Europe[M],Cambridge University,2001.p.205.

?(美)梅森着,郭小言译:《法国沙龙女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美)梅森着,郭小言译:《法国沙龙女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美)梅森着,郭小言译:《法国沙龙女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页。

?Steven D kale,Women,Salons,and the state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J],Womens History,2003,p.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