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欲晓

无人机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约一个世纪的发展,不仅无人机的技术得到了飞速进步,而且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除了军用之外,无人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农业、植保、测绘、救援等民用领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已达88亿元,2014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截至2017年,我国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1亿元,其中,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83亿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68亿元。

北京红隼无人飞行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无人机飞行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可为客户提供无人机航测、卫星遥感、数控云平台、定制化服务等等。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红隼科技秉持“服务至上、专业高效、重信守诺、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把先进科技带入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等传统行业。

与政府部门合作

提供无人机服务

红隼科技成立于2015年年底,以提供无人机服务为主,主要客户系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2016年开始,红隼科技先在东北地区开展业务,然后扩展到内蒙古,在2018年来到北京,主要与政府部门合作,在查处违章建筑、环境整治等方面提供无人机相关服务、数据分析以及软件应用。

据红隼科技负责人张哲介绍,以北京为例,现在的政策是对违法建设“零容忍”,实现动态“零增长”。“对于一个监测区域,我们会通过固定周期(如7天、15天或者1个月)在同一位置、同一高度、用同一参数设置使用无人机分别拍摄两张航测片,再将两张图片进行对比分析,查看有哪些不同之处,以便分析是否有新增的违法建设。”之后,红隼科技再把监测内容提供给客户,由他们来判断哪些需要整理、哪些需要现场确认拆除。另外,环境整治、垃圾倾倒等方面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监查。

2018年红隼科技与北京部分水务系统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合作,通过“无人机航测+卫星遥感分析+河长制信息系统+驻场服务”,对境内的水土保持、水库、河流开展巡检,对水体进行取样,建立水土保持航测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开发。多手段的结合运用,为执法提供快速、高效的调遣能力和机动、灵活的空间处理方案,降低执法巡查取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破解执法模式“事多、人少、任务重”的困局,实现水务监察与管理领域的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

红隼科技还在长春市、吉林市水源地及城市水体通过“无人机航拍、取水+卫星遥感”获得相关图像及遥感数据,开展“水体表观和固有光学特性研究、COD光谱反演模型、荧光指数模型”等科研项目服务。采用无人机遥感+卫星高分数据为主的方式,对长春市重要水源地水质参数、时空分布遥感监测与制图,实现重要水源地及城市水体水质遥感评价。在2017、2018年,红隼科技在重要体育赛事中参与路况监察,在2018年长春市某博览会会场参与秩序维护。日常巡检还包括参与并拍摄长春市沿街漏土情况清查、重点商圈长期违章占道车辆清理、建筑工地建筑垃圾清运实时监测等。

明确自身定位

拓展应用行业

在无人机行业,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公司在全国也不多见。在张哲看来,红隼科技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是自身的定位方式。红隼科技对自己的定位是三四线城市。“一般智慧城市系统更多关注的是大地方,比如说一二线城市。而我们可能更关注于乡镇,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公司的地方。”红隼科技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因为这些地区的管理相对松散,可能更需要无人机去帮助他们来减少人工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无人机作业的优势在城市管理方面较为突出。在查处违章建筑时,通过无人机拍摄取证可以观察到不易被发现的区域,如楼顶、无法进入的工厂、地面视觉死角等,通过对航拍图片的建模得出违章建筑占地面积、高度等相关数据。

违章占道经营具有位置分散和流动性强的特点,日常的地面巡查时每次巡逻的区域有限,巡逻速度也相对较慢,人力成本较高。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可以借助无人机宽广的视角,在较大区域内迅速识别锁定占道经营情况,并进行实时录像、拍照取证。无人机可做到随时起飞作业,并快速到达目标区域上空,从而帮助执法人员捕捉最佳时机。

通过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查,可以快速、隐蔽、有效地对违法倾倒行为进行取证。借助无人机大宽广视角对周边的可疑渣土车辆进行快速识别和跟踪,确定建筑垃圾源头。可借助热成像和微光成像相机,在夜晚对违法车辆进行准确识别。可根据无人机所回传的图像,通过管理软件测算出所倾倒垃圾的方量。

无人机在城市水务执法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利用无人机进行水域调查。无人机可搭载高清相机、热成像、变焦相机等设备对河道、湖泊、水库等进行高空高速巡查,充分利用无人机灵活机动的起降方式、低空循迹的自主飞行方式和快速响应的多数据获取能力。

二是利用无人机开展水土保持执法取证。采用“天地一体化”模式,依托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拍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结合人工现场复核方式,全方位、多视角、高时效地获取项目区的地表扰动范围、取弃土区状况和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等重要信息要素,以达到“天地一体、上下协同”的监管目的。

三是利用无人机开展防汛救灾。无人机可克服交通不便、道路不通等不利因素,快速抵达受灾区域,并实时传递现场信息、监视险情发展,为防汛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在抗旱监察工作中,科学调度水库蓄水,充分掌握外河、外湖及内河水位变化情况。可以清晰了解水域面盖面积,通过航拍成图划分水域警戒线,并找到对应点进行围栏划分。

四是利用无人机对水源保护地进行监测。利用无人机可以快速对水库边缘区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段进行监测。通过对上、下游河流的快速巡查,第一时间掌握水文情况,特别是大面积的河流污染情况。

在环境监测方面,无人机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人机挂载红外线热成像摄像机可以在晚间监测工厂的污水排放情况,监测覆盖范围达20-100平方公里。利用无人机飞行系统搭载空气监测设备,可对高空垂直断面大气污染情况进行立体监测。对于环境破坏的取证,地面操作人员可全自动或手控获取项目建设情况,直接确认园区项目建设位置,环境执法人员可据此迅速到达环保违规项目企业,进行现场取证。

开发创新技术

建立智慧城市模块

生态变化评估是红隼科技的特色业务,通过地面监测和研究数据,辅之以无人机+卫星遥感数据,可以详细了解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生态保护存在什幺问题,并根据生态变化评估结果调整今后的规划和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将为业务开展地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无人机处于实时状态,但是卫星遥感可以追溯到十年二十年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查看生态环境变化的数据来印证GDP的增长是不是合理而可持续的。”张哲说,这也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理念。红隼科技目前正在同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洽谈合作,准备将生态变化评估进行推广。

无人机的应用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除了无人机本身的技术外,最主要的是对图像后期对比的技术。”据张哲介绍,红隼科技开发了很多后期图像对比技术,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这些技术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增加或者减少的建筑物都可以在图像中体现出来。

另一个高新技术则是可视化大屏系统,这是个与无人机相结合的软件技术,客户可以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随时看到实时的变化。“屏幕上可以显示出‘违法建筑增加一处‘垃圾增加一处等实时动态,并且能看到具体位置、责任人是谁、电话是多少,这样就可以直接找到负责人加以处理。”为了更清楚快速地了解情况,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状态。红色表示发生新事件,黄色表示事件正在处理,绿色则表示处理完成。“这算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一个无人机与软件相结合的缩小版智慧城市系统。”张哲表示。

除此之外,红隼科技还研发了一套人员实时定位系统。只要戴上手环,就可以随时查询到乡镇各类协管员的运行轨迹是不是在规定范围之内开展工作。这项科技助力乡镇政府对辖区内各类协管员使用效能的提升。

“目前我们在做的其实是智慧城市中的一个小模块,因为智慧城市包含了很多项目,像北京上海等很多大城市都在做这种智慧城市改造。”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方向时,张哲如是说,红隼科技做的智慧城市模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查处违章建筑,第二个是环境整治,第三个是人口统计。以前人口普查需要调查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调查,而红隼科技现在则是通过无人机拍摄后,进行三维建模形成一个立体的图像展示,对于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管理都可以实现。整套智慧城市系统的更新速度可能会很慢,因为涉及的数据量大、采集的数据多。而红隼科技研发的三个小模块,目前最快可以做到七天更新一次。“有一些在做智慧城市的公司,我们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模块嵌入进去。”

红隼科技未来要努力的另一个方向是应急管理系统。“在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后,有大量需要无人机去做的事情,比如灾情侦查、防火防汛等等。”无人机随时起飞、实时传回图像的特点可以使这些变为可能。

谈及这次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新四板,张哲表示,首先这对公司的宣传是一个好事情,也是大众对公司的认可。“通过新四板挂牌,可以与一些融资和资源渠道对接,不管是为公司提供一些帮助,还是谈一些合作,对我们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事情,能帮助公司快速成长。”张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