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发青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外科,云南丽江 674100

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十分重要,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临床上采用比较多的营养支持疗法包括规范化术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疗法。 早年,胃肠道手术后肠外营养在临床得到广泛地应用且取得了较为显着的疗效,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当对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时容易发生肠粘膜的萎缩现象,并可能导致肠道细菌移位,引起各种感染性的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而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则可以有效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另有报道指出,采用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具有更显着的优势。该文对胃肠道手术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和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观察胃肠术后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为该种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对2010—2011年收治的4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分别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24例)和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24例),通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对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接受胃肠道手术的48例患者作为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者均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56.8岁。其中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胃癌患者16例、结肠癌10例、直肠癌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胃肠道手术。将上述48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

1.2 方法

治疗方法:所有48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性的基础治疗和护理,包括低盐、低磷以及优质蛋白的饮食控制。其中观察组的上消化道手术患者采用在手术过程中放置的空肠穿刺造口管的方式,下消化道手术患者通过术中放置鼻胃管或鼻肠管的方式进行术后的肠内营养治疗,均通过肠内营养泵将肠内营养剂输入患者体内。具体方法是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给予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术后4 d给予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术后第5~6天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术后8 d改进半流质饮食。每天能量不足的部分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进行补充。对照组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治疗,8 d后对两组进行疗效的评价。

评价方法:分别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的体重、血脂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进行测定,计算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营养支持引发相关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检测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对上述病例分别按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两组各项检测指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2 结果

2.1 胃肠道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情况进行统计。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体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术前两组患者的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的现象,而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腹胀和腹泻的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进行对症处理后,并发症症状均得到缓解。

3 讨论

通过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统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体重、总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升高,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花费、住院时间密切相关,由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使得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花费显着少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该院采用的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在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面比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具有更显着的效果。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运用更有效更安全的术后营养支持对于手术患者身体的恢复十分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引发的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相比,更有助于提高机体术后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有益于患者术后机体营养情况的改善,同时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相关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陈豪,陈长清.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2004,1(32):23-24.

[2]胡家胜,叶方.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应用[J].肠内与肠外营养,2006,4(3):153-l55.

[3]李幼生.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3):135-138.

[4]陈志刚.胃肠道手术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2):1071.

[5]康维明,于健春,马志强,等.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1,3(19):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