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陈霞 娄智伟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传播业态的冲击十分巨大,原有的传播生态发生了彻底改变。媒体融合作为当下电台最重要的革新手段,对无线电、移动互联网进行了融合,摆脱了原有的线性传播束缚,以各种灵活的方式进入无线网络,继而通过终端设备,嵌入用户的日常生活。与“媒体融合”伴生的,是电台在新时代的重新赋能,使收听方式与传播内容呈现出与昔日完全不同的面貌,极大地满足了各层次用户在互联网环境下不断提高的视听需求。

近年来,余姚人民广播电台FM96.6(以下简称FM96.6)进行了电台节目改革,在传统电台基础上增加了大量视频元素,解决了只以“声音”为唯一载体的传播手段,利用各种视频平台,开创了多空间、多维度的传播模式,极大地增强了传播效果,使电台受众的质量与数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通过与平面媒体的融合,更多内容得以在报纸等平面媒体上呈现。电台节目经过可视化制作,延伸到另一端的手机或电脑用户端,不但增加了受众数量,也让FM96.6从“听觉”维度上升到“听觉+视觉”维度,从“听得见”向着“看得见”进一步深入。经过这些年的深耕细作,FM96.6的视听节目深受听众、观众喜爱,优秀音频、短视频作品屡次登上“学习强国”,这是进行媒体融合,提升电台传播方式以后的有效体现。

一、声音融合影像,满足更高需求

以往,传统电台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传播,但是近些年随着“抖音”“快手”等各类视频直播平台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混合型平台的涌现,原有的单一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新闻与娱乐的需求。FM96.6深度融合文字和图像,通过短视频方式扩大电台信息的受众范围,打造出了具有广播调性的轻量化融媒报道产品。

2022年,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FM96.6特别策划了“喜迎二十大——我的入党故事”微访谈系列节目,邀请有代表性的20位党员讲述自己的故事。这20部作品通过短视频、音频、图文的方式在电台、客户端、微信平台、视频号等刊发,实现了全媒体传播。

这一系列短视频形式、结构相对统一,片长在2分钟左右,其中时间最长为2分59秒,最短的为1分50秒。这类短视频是一种人物报道,有采访、有故事、有场景,在内容和画面上比较丰富。大量场景画面、特技、字幕、音乐等表现手段的综合运用,丰富了呈现效果。每个短视频最后15秒呈现了人物墙特技和“我的入党故事”字幕,进一步统一了作品风格,强化了受众印象。在这一系列报道中,共有10部作品登上学习强国,累计阅读量突破550万,成为微信朋友圈等平台的爆款产品,不但实现了自身产品的个性化传播,也是县级广播媒体融合转型成功的完美呈现。该组作品入选了“浙江省新闻界党的二十大报道融创精品案例”,并获评优秀奖。

这是FM96.6近几年打造出的效果最为显着的轻量化融媒报道产品。在这一融媒报道产品中,我们融合了多种媒体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体产业之间的合作。而与“融合”行为相关的,是FM96.6在融媒技术、表达手法等方面作出的尝试与变化。

二、借力可视化平台,完善融媒体矩阵

传统电台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节目的播出时间固定、频率接受范围有限。如果使电台入驻短视频平台,打造可视化电台,既可利用自身的优质内容和技术优势,扩大受众群体,又可以进一步培养属于电台的私域流量。

2021年8月,FM96.6开通了微信视频号,建立融媒体矩阵,打造能听、能看的“广播”,并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大量具有广播特色的新媒体产品,达到融合传播、互相引流的效果。

如在一年一度高考季,为了助力广大考生,充分发挥电台快速、及时的服务功能,FM96.6推出了“融媒主播、助力高考”特别节目。根据每位主播的特长和优势,做好前期策划沟通工作。高考当天,第一时间拍摄短视频,通过短视频平台、“姚界”APP和《余姚日报》进行全媒体分发报道。

又如《姚江流韵》栏目,以往主持人外出采访通常先采集音频,再后期加以制作。如今,主持人在采访时会拍摄人物视频素材,配合电台节目播出,并同时推出短视频。这样一来,既用短视频宣传了电台节目,又把电台节目引流到了短视频平台上。

FM96.6打造可视化电台,是传统电台进入“融媒体”时代的关键一步。在原有电台节目的基础上,融合了声音、视频、图文诸多载体,并通过公众号进行推送转发,又制作了大量与节目相关的短视频,经微信视频平台或公众号进行直播或重播,使之有效传送至受众的手机端或PC端,并进行二次甚至多次传播。更重要的是,这些平台能够提供及时收集受众对节目内容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使电台能及时掌握大家关心的话题,并与听众保持了良性的互动。

三、培植电台新势力,全面转型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在传统的采编、播出业务基础上,电台主播们还要掌握更高、更繁复的业务技能。新的技能要求,一是体现在如何快速掌握文字处理、拍摄剪辑、图片制作等方面,二是体现在如何快速适应“电台可视化”的要求——电台主播要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播音间,走到被大众注目的“镜头”之前。这对于传统的播音工作者来说,是一次艰难而又华丽的蜕变。

近年来,FM96.6有意识地引导传统播音工作者,使他们尽快适应融合之后的电台运行模式,鼓励他们掌握更多符合融媒体要求的各项采编制作技能。通过老带新、新帮老的方式,电台在新旧媒体人才的共同努力下,对原有节目进行了创新与变革,增设了一些颇具亮点的新栏目。2022年4月,FM96.6新创设的“966主播说”短视频,通过电台微信视频号,让各位主播与大家在线上见面。此类联动直播节目,在关注本地新闻时事、挖掘热点问题、反映民生民情、传递正能量等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服务类节目《小潘说气象》,一直以来凭借其独特的节目风格,深受广大听众喜爱。主播小潘在音频基础上尝试推出了短视频版《小潘说气象》,这一档节目从此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听众只要打开手机,就能随时观看。从传播效果来看,创新以后的《小潘说气象》短视频,收获了较高的转发量和点击量,创新效果十分显着。

数字革命既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也是一种技术变迁。从技术层面上讲,因为传统媒体不断进行着融合与分化,从而对采编人员的采编技术提出了“苟日新,日日新”的更高要求。因此,电台主播要具备对传播手段进行自我革新的意识。

“办看得见的电台”,既是电台向着可视化方向转型,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近年来,FM96.6在融合各种媒体时所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开拓,既扩大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又发挥了县级主流媒体的作用,对其他同业电台进行媒体融合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