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琴

中共益阳市委党校,湖南 益阳 413000

一、强化规划引领

按照产业的规划布局,形成相应的行业发展规划。一是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一般而言,规划都是五年或者十年规划,规划的时限性往往带有很强的行政强制性和命令色彩,规划的长远性和前瞻性就大大折扣。因此,在充分地研究市情和民情基础上,制定出长效科学的规划是必要。二是强化规划的组织领导。产业发展初期,发挥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和指导十分重要。要建立高规格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共同推动的协调机制。三是要建立规划的考评机制。根据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对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强化责任担当。四是注重规划的法律效力[1]。

二、培育骨干企业

骨干企业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一是引进战略投资。引进战略投资是最短频快的产业发展方式,按照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引进重大战略性建设项目,尽快建成产业集群的核心龙头企业。二是倾斜扶持政策。设立特色产业的专项引导资金,设立招资扶强奖、做大扶强奖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奖等专项奖励。在用地、资金和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是改善资源配置。依法彻底关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规模达不到起始要求的中小企业,各级金融机构不得向关闭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制定出台关停小企业的安抚政策,对在规定时间内关闭和转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创新资本运营手段,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和资源配置。四是延伸产业链条。围绕着核心骨干企业,加快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品开发,不断培育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企业。提供产业集群配套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产品研发、原料组织、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五是注重文化建设。发展特色产业,企业必须要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榜样文化、搭档文化的构建都有助于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2]。

三、重视科技创新

产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特色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高新技术。一是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政府应当从自身做起,改变过去在“短频快”的招商引资中,追求高效政绩的观念,忽视项目科技含量和创新潜力等理念,以社区和园区为切入点,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和政策引导,从而将良好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落到实处。二是推进关键技术突破。无论是从全局还是从局部角度来思考,特色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注重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制定行业标准。三是推行绿色智能制造。通过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新能源的探索,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加强节能技术改造,鼓励生产和生活节能技术的创新。鼓励引进自动化的流水线和无人化操作的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积极对接“互联网+”,建立多渠道的销售和宣传网络。

四、优化营商环境

实践经验表明,越是经济欠发达区域,营商环境就越差,导致越优质的企业和项目就越不愿意入住,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是推进智能政务建设。推行“互联网+政务”,减少了办事者与办事员的接触,也可以实现“一站式”地服务。在推进智能政务服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部门、某些单位不愿意公开部门或单位的数据接口,共享相关资料等问题,这就需要将智能政务服务的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并对阻挠者进行相关问责,甚至免职等处分。二是推进负面清单建设。政府的负面清单不应当只是形式主义,必须要落到实处。针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审批流程的再造,建立起投资项目的全程代办和一站式、并联式审批机制。三是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当下的营商环境不优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使得干部总是习惯凌驾于企业之上,难以做到真正地解企业之难、帮企业之困。因此,要全面梳理、及时调整已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强化责任担当,敦促相关部门切实落实到位。

五、做好配套工作

特色产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用地和能源等相关配套工作的支撑。一是完善基础保障。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保障特色产业的用地需求,充分协调好征地拆迁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促进项目的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创新融资方式。鼓励和引导正规金融扩大服务范围,扩大微型金融的转入和推动民间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三是健全政策支持。在财政税收方面,应加强财政资金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实施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的税收政策,建立多元参与的特色产业融资体系。在人才建设方面,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要在高级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要制定相应政策。四是提升城镇功能。针对特色产业的发展在招工难方面的问题,从就学、就医条件、员工的社会保险的缴纳等条件的改善提升城镇功能。五是推进机构改革。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政府应积极地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着力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机构职能不顺,权责不明等问题,推动政府效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