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霞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委党校,山西 晋城 048100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这是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的内容。家训家风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是其个人作风的重要表现,也是人民学习的重要榜样,是引领时代的重要内容。

一、家训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一)家训的重要作用

家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族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时代,人类历经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在国家不安定、国法不明确时,是家训稳定了社会秩序,通过拟定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从而维持家族必要的法制制度。自汉初起便有很多家训着作流传下来,其中记录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为后世子孙引导正确的道德方向,这些传统的思想即使在当今社会也仍有重大意义。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当属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张一桂曾在《颜氏家训》中有言:“尝闻之,三代而上,教祥于国,三代而下,教祥于家”。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对于家族发展的重要性,历代皇帝也皆有其重要家训,日理万机也仍亲力亲为撰写家训,叮嘱后人修身成人。家训的发展绵延至今,这也预示着,新时期党员干部在实现个人社会价值时,也应注重个人作风、家庭家风,从而为国育才,使国家后继有人。

(二)家训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礼记·大学》中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通过明确自己的信仰与目标,使自己头脑时刻保持清醒,使自身是非曲直分明,使得为人正直、待人真诚并且做事踏实,从而家庭和睦,国家治理井井有条,世界和谐、天下太平。没有个人道德修养作为支撑,未来发展就会如同空中楼阁飘忽不稳,而人的道德发展大部分是由其所在家族、家庭环境作为引导,如果能得到家训当中富含智慧的教导,其个人发展不可限量,明确是非不做歪想,一生也将幸福安乐。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训的教育也会在其工作当中得以正确指引,使其一直走在正确道路上。

二、廉洁从政,德行化人

(一)勤俭节约,阻断奢靡攀比社会风气

对比古人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现如今的生活显然不止丰沛多少倍,人民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人们可曾记得杜甫当年的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如今的广厦何止千万间,天下又哪来诗中所谓的“寒士”,狂风暴雨又能奈何于谁?可现在的“寒士”也并无期待中的欢颜,反而所求更多,永远活在对物质生活不断的追求当中,永远得不到满足,也感受不到幸福的存在。《朱子治家格言》当中:“一粥一饭当思不易,一丝一线恒念物力维艰”,曾几何时食物成为了垃圾桶的常客,衣物成为了堆积如山的废品,如今的吃穿用度是否也超越了人类最原始的需求。为了教育后世子孙培养朴素家风,很多家训当中都明确提出如何节俭,以及为何节俭。曾国藩曾总结家败之道有四:“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之道有四:“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未有八者全无一失而无敌倾覆者也”。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下,事物不断优胜劣汰,可在人格发展上,道德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应该是人们行为准则。在风云变化的社会当中,身为党员干部更要坚持个人正知正念,不受社会奢靡之风侵袭,不受社会攀比之风影响,将勤俭节约变成自身行为准则,进而成为家庭风气,从而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改变扭曲思想,阻断不正风气。

(二)两袖清风,坚持为人民服务

反腐倡廉一直是党和政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而作出的历史选择,也是党员干部孜孜不倦奋斗追求的目标。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的品质会使人拥有一身正气,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律自强也使自身不断完善,人格得以升华。如《管氏祖训》:“不受一钱贿赂,归来两袖清风。”教育家族子弟一生廉洁,使家族后世子孙永记家族训言,并且对社会其他人也起着深厚影响,此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极为受用,党员干部更应深刻感悟其清正廉明,从家训当中寻找自身发展准则。守得住清贫胜似福,耐得住寂寞持亮节,抗得住诱惑保平安,廉洁奉公、两袖清风、追求高尚、正气昂扬,坚持为人民服务,永葆共产党员不朽本色。

三、耕读传家,充实精神财富与道德修养

读百家经典可使人明礼仪、学圣贤、做君子,不仅党员干部需要仔细品悟,更要教导家庭子孙学习领悟,使其构建良好家风,为人民做以表率,引领社会风气走向。曾国藩认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在《颜氏家训》中也有言:“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对于教育子孙而言坐享其成不是教育之道,会使子孙不能自立自强,只会助长其傲慢的心,成为那些所谓的“官二代”。而对于党员干部自身而言,读书是吸取前人智慧、感悟人生、自我升华的过程,不断完善自身不足,提升政治觉悟。

四、道德培养为家训核心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礼仪道德,中华民族的家训也是养德行的训言。在中华文化当中“德”是十分核心的概念,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应有德行的培养,事无巨细皆有其是非对错,对父母、对老师、对朋友、对领导、对国家以及一切事物都有相应的教诲。中国的家训文化其实是中国历代长辈对晚辈的教诲,其中包含儒士大德的思想与为人处世的智慧。家训中的内容饱经历史沧桑,在漫长时间当中一次又一次的得到验证,历经时代变迁、人类进步,最终传至现代的人生真理。如今的社会重视人的全方位发展,越来越重视道德的培养,而家庭当中也应也道德作为依据,培养子孙也警示自己,成为为人处世、教育子孙的良方。

五、结束语

“天授逸才,聪明贤智,髫龀夙孤,不尽家训。”家训是家庭教育的教科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有诸多启示。家训使人家庭和睦,培养自身道德修养,教育后世子孙。受人重寄,无亏信义,得到家训训诫,党员干部将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