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宏志 张平 黄潘文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东莞523000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D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

江宏志 张平 黄潘文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东莞523000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D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D组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三组:A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B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C组(噻托溴铵),每组各30例。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改善均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比单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或单用噻托溴铵可以更好地改善D组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和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对20 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高达8.2%[1]。2011年GOLD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根据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来急性加重的风险、肺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等将COPD分为A、B、C、D四组,其中D组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推荐首选吸入长效β2激动剂/吸入激素或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对联合吸入长效β2激动剂/吸入激素和噻托溴铵疗效的评估则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2]。本研究旨在比较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与单独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对D组COPD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以期评价该联合治疗对D组稳定期COPD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D组稳定期COPD患者90例。年龄58~75岁,平均(66.25±13.16)岁,其中男62例,女28例。排除标准:①入选前8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②同时患有支气管哮喘、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疾病;③入选前4周内有使用全身激素;④患有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及青光眼患者。将90例D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D组稳定期COPD划分标准

稳定期是指患者的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D组COPD患者是指其肺功能分级为GOLD 3或GOLD 4和(或)每年有≥2次急性加重以及MRC呼吸困难指数分级≥2或者COPD评估测试(CAT)分值≥10[2]。

1.3 方法

90例D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60泡,英国葛兰素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40164)联合噻托溴铵(18μg/10粒胶囊,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4 0933)(A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B组)及噻托溴铵(C组)。A组患者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 500μg,2次/d,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吸入,1次/s;B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2次/d;C组患者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1次/d;疗程为3个月。期间允许患者使用MDI吸入沙丁胺醇(100μg/喷)、茶碱类药物以及祛痰药物以缓解COPD症状。

1.4 评价指标

1.4.1 呼吸困难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呼吸困难评分,采用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估。0分:仅在费力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1分:平地快步行走或步行爬小坡时出现气短;2分:由于气短,平地行走时比同龄人慢或者需要停下来休息;3分:在平地行走100 m左右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喘气;4分:因严重呼吸困难以至于不能离开家,或在穿衣服、脱衣服时出现呼吸困难。

1.4.2 肺功能测定采用德国JAEGER肺功能仪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测定所有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用药前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mMRC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A组患者mMRC评分明显低于B组、C组(P<0.05),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用药前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s,n=30)

表1 三组患者用药前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s,n=30)

注:三组治疗后比较F=18.57,P<0.05;三组治疗前后对比t值分别为3.85、2.61、2.76,P均<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A组B组C组2.76±0.52 2.72±0.58 2.79±0.50 1.62±0.38 2.10±0.43 2.03±0.39

2.2 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VC、FEV1和FEV1%pred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B、C两组,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n=30)

表2 三组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n=30)

注:三组治疗后FVC、FEV1、FEV1%pred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8.62、7.85、10.12,P均<0.05;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组内比较,P均<0.05

组别A组B组C组治疗前FVC(L)FEV1(L)FEV1%pred?治疗后FVC(L)FEV1(L)FEV1%pred 2.30±0.31 2.27±0.33 2.31±0.35 1.02±0.11 1.04±0.10 1.05±0.12 25.32±4.12 25.19±4.21 25.55±3.98 2.83±0.45 2.56±0.39 2.58±0.41 1.29±0.15 1.19±0.12 1.18±0.13 41.25±6.17 33.67±5.65 34.15±5.22

3 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目前是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及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三位。COPD的发生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气道上皮细胞、上皮下网状结构、平滑肌细胞、杯状细胞黏液腺等可因慢性炎症而发生结构破坏与修复,气道管壁增厚变形,形成COPD持续气流受限的特征。COPD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临床突出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肺功能检查FVC、FEV1等指标明显下降。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进一步证实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呼吸道慢性炎症及引起的病理损伤是导致COPD的主要机制[4-5]。通过对COPD发病机制的认识,可知COPD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临床治疗COPD以减轻临床症状及改善肺功能为主。目前治疗COPD的药物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剂、表面激素及祛痰药等。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是一种复合制剂,其中沙美特罗是一种支气管舒张剂,通过扩张气道改善肺的通气;氟替卡松是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COPD患者中的疗效已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6-9]。噻托溴铵是一种新型抗胆碱药,可以选择性作用于M1和M3受体,持久缓解气道高反应,且患者的耐药性反应率极低。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噻托溴铵能改善COPD患者呼吸困难,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提高生命质量[10-13]。尽管上述两种药物用于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丰富,但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COPD患者的研究不多,肖永营等[14]研究表明,在COPD患者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效果比单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更好,Hoshino M等[15]研究证实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同样优于单独吸入噻托溴铵。我们此次研究选定D组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与单独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方面的作用,结果提示,联合治疗组在患者呼吸困难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与其余两组有明显差异,表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用在D组COPD稳定期患者比单用上述两种药物能更好地改善呼吸困难评分及肺通气功能指标[16]。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吸入对D组COPD稳定期患者相比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有更好的疗效,但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这有待更大规模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2]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12.

[3]李艳玲,石丽娜,陈小静,等.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困扰和功能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4,35(6):918-921.

[4]王虹,张少卿,毛锐,等.诱导痰细胞因子水平对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8):953-956.

[5]陈钢,谢灿茂,罗志扬,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和稳定期Thl7和Treg细胞的表达[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6):917-921.

[6]周超,沈美珠,俞江月,等.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981-983.

[7]姚婉贞,常春.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糖质皮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223-225.

[8]李大斌.舒利迭吸入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3475-3476.

[9]丁晓英,李雯.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823-2825.

[10]Tashkin DP,Celli B,Senn S.A 4-year trial of tiotropium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NEngl JMed,2008,359:1543-1554.

[11]黄俊,李建鹏.噻托溴铵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50-1052.

[12]姜宁.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应用噻托溴胺对运动能力和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1):265.

[13]王秀华.吸入噻托溴胺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7):971-973.

[14]肖永营,宋勇,吴红明,等.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125-126.

[15]Hoshino M,Ohtawa J.Effects of adding salmeterol/fluticasene propionate to tiotropium on airway dimens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Respirology,2011,16:95-101.

[16]何慧洁,张冬,王慧敏,等.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73.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salmeterol/fluticasone combined tiotropium in treatment of group D stable COPD patients

JIANG Hongzhi ZHANG Ping HUANG Panwe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 523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y efficacy of salmeterol/fluticasone combined tiotropium in treatment of group D stable COPD patients.M ethods 90 cases of group D stable COP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group A(salmeterol/fluticasone combined tiotropium),group B(salmeterol/fluticasone)and group C(tiotropium),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dyspnea score and lung function weremeasured before and 3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respectively.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the dyspnea score and lung fun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group A after 3 months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salmeterol/fluticasone and tiotropium results in greater therapeutic benefits than salmeterol/fluticasone or tiotropium alone in group D stable COPD patient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almeterol/fluticasone;Tiotropium;Dyspnea score;Pulmonary function

R563.9

B

1673-9701(2016)18-0038-03

2016-04-28)

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B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