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刚

摘要:近年来,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导致的局部地区洪灾、涝灾以及泥石流等各种水灾时有发生,消防救援队伍作为我国救援力量的主力军,在水域救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消防救援队伍在水域救援中存在的问题,对水域救援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救援;水域救援;优化

随着消防救援队伍职能任务的拓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难度和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水域救援是消防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救援队伍必须加强自身的水域救援能力,才能保证在进行水域救灾时,能够营救出更多的受灾人员[1]。而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使得水域救援工作的难度也在逐渐上升,这也对消防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 水域救援工作的主要类型

1.1  城市内涝水域救援

城市内涝灾害主要受局部地区的强降雨天气影响,城市排水建设的最大排水量无法与城市降雨量持平,导致雨水持续蓄积,形成城市内涝。根据住建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上半年,我国共有52座城市受强降雨影响发生了内涝灾害73次,而在2022年的6月初,湖南地区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强降雨内涝灾害,造成了大量的工业、农业、牧业损失,并引发多处泥石流和房屋倒塌事件,在灾后统计信息中,湖南省受灾人群达到179.45万人。由此可见,消防救援队伍在面对内涝灾害时的工作量之大,加上城市建筑结构和布局较为复杂,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的难度也普遍较高。

1.2  围堵堤坝水域救援

围堵堤坝灾害是指江河流域范围内的村庄和城镇,在雨季或汛潮期内,由于堤坝质量或水势影响造成堤坝坍塌引起的区域性水涝灾害。比如,2020年7月,胶莱河胶东段堤坝出现了多处坍塌,许多植被和道路被损毁。又如,2020年6月,杭州萧山浦阳江边一处堤坝坍塌造成了严重的坍塌事故,虽然坍塌路段属于新建路段,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塌陷路段高程达8m,长约60m,严重影响了当地的道路经济建设。消防救援队伍在抢救堤坝灾害时,需要与当地的水旱灾害部门进行联合抗洪,因救援难度大,耗时较长,对救援人员的身体素质和救援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2]。

1.3  洪水水域救援

洪水灾害往往是由于持续性的强降雨或水库泄洪引起的区域性水位暴涨,在某个范围内形成孤岛,导致人员被洪水围困。比如在2022年6月,广东清远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洪水灾害,洪水峰位达到了12.9m,超过了警戒值1.9m,对整个清远市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给人们的出行、工作、生活等带来了极大不便。消防救援队伍在面临洪水灾害时,由于洪水水势较为严峻,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员救助,加上洪水救援受城市区域性的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因此,大部分的救援器材在洪水灾害中都难以发挥其作用,导致救援人员开展救援行动的难度直线上升。

2 消防救援队伍在水域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应急救援机制不科学

由于水域救灾情况复杂,想要保证在水域救灾工作中救援人员和受灾人员的人身安全,就需要针对各种水域灾情制定科学化的应急救援机制。但实际上,消防救援队伍在应急救援机制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缺漏,最为明显的问题是部分应急救援机制在救援工作中达不到预期救援效果[2]。如在应急救援机制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当结合辖区范围内的水域特点和往年的水灾数据进行水灾致因和风险分析,再根据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明确在水域救援工作中的主体、客体以及采用的应急救援方法。但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水域应急救援机制都未能从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水灾致因以及水灾导致的后果等角度出发,来制定水域救援应急预案,导致救援队伍在进行水域救援时,存在救援方法不适用或救援人员不科学安置的问题。事实上,水域灾情属于区域性影响,消防救援队伍在开展水域救援工作时,需要与当地的应急救援服务中心、交通运输管理局、航务海事中心等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互通和工作对接,才能保证水域救援效率最大化[3]。而在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预案中,与各类型灾害进行对接的相关部门存在一定的业务冲突,加上水灾的不可控性让消防救援工作存在极强的变动性,消防救援队伍难以与其他部门形成有效的工作衔接,导致救援过程中出现救援力量分散或救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尤其是在洪水灾害中,多部门、多区域联合救援是短期救援的重要保障,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机制无法实现救援资源的整合和调配,也就无法有效地提升水域救援效率。

2.2  救援装备不齐

水域灾情具有极强的动态变化性,只有配备多样化的救援装备,才能保证消防救援队伍在做好充足准备的前提下应对水域灾情。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消防救援队伍未能配备冲锋舟、重潜装备、水上救援机器人等成本相对较高的救援装备,而大部分消防救援队伍配备的橡皮艇受水域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实战中会受到诸多限制,严重影响了消防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提升。同时,一些专业的水域防护、水下照明、水下工作装备在消防救援队伍中严重缺配,这也与我国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水域救援装配体系有着直接关联,再加上不同区域水域灾情的主要类型不同,进一步影响了消防救援队伍的救援装备配备。

2.3  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消防救援队伍在日常训练中,水域救援训练仅是训练内容的一部分,而受到专业水域救援培训并取得水域救援资质的消防人员,在消防救援队伍中也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消防救援人员都存在明显的水域救援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如基本的水文知识、水流变化特性、水域灾情风险及水下自救等相关知识,都掌握得较为浅显,并且这些理论知识缺乏有效的实践条件,消防救援人员无法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水域救援能力。

2.4  水域救援训练脱离实际水域灾情

由于政府部门对消防救援队伍在水域救援上投入的资金有限,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无法拥有较为完善且科学的水域救援训练场地和演练场地,导致许多水域救援人员对水域灾情的了解也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在救灾过程中出现不可控问题时保持足够的理智,以致于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自身的危险性较高。在实际的水域灾情中,急流、暗流、失温、浪涌、杂物裹挟以及黑暗环境等都是极为常见的灾情变故,若救援人员不具备应急救援能力,那幺在救援工作中不仅无法做到高效救援,甚至还可能让自身成为受灾人员之一。因此,缺乏专业化的训练场所,是消防救援队伍的水域救援训练脱离实战的主要问题所在。

3 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工作优化策略

3.1  全面拓展水域救援知识学习

在近几年发生的水域灾情救援中,时常有救援人员发生各种意外事故,而造成这种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消防救援人员在开展水域救援训练时,训练内容侧重于对水域救援装备操作的训练、水域救援技巧训练以及水域救援效率训练,对消防救援人员的水域灾情全面性理论教学较少,导致救援人员在实战中仅熟知装备操作或救援方法,却不懂救援原理,无法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自身掌握的水域救援技能。对此,消防救援队伍应当在水域救援训练中,强化对救援人员的全面性理论讲解,包括水流原理、救援方法原理以及救援装备对救援的重要性等,并结合实战训练明确救援人员个人在救援能力上的缺失,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救援人员的救援能力得到综合性提升,以此提高救援人员在水域救援工作中的救援和自救能力。

3.2  强化水域救援实战能力

水域救援与陆地救援存在本质性的区别,如水流本身具有的动态变化特征使得水灾的突变性极高,救援人员在开展救援行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较大,加上水流速度、温度流失、环境影响,对救援人员的救援综合素质具有极高的要求。有部分消防救援队伍的水域救援训练是在水势较为缓和的区域开展,但这种训练下的水域救援能力面对水势较大、水流较急且水中含有大量杂物的灾情时,将会表现出明显的救援能力不足问题。对此,消防救援队伍需要在开展水域救援训练之前,对辖区范围内或周边地区易发生水域灾情的区域进行水文分析和水灾事故分析,并尽可能地建立起与实际灾情相符的训练环境,使水域救援训练与实战贴合,让水域救援实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针对水域救援的实际工作情况,可将水域救援实战训练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救援装备操作训练,救援人员需要对如冲锋舟、救生衣、救生板、水下设备、照明设备、水下救援设备等各类型的水域救援装备进行分别训练,且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装备的使用技巧、装备性能以及安全保护措施等,以便于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救援装备来提升救援效率,并将救援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其次,强化辖区水域侦查,水域环境熟悉是水域救援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救援人员需要在训练中明确水域的环境状况,对可能发生的水域灾情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水域救援应急方案,以此保证在水域灾情发生时,消防救援队伍能够在第一时间投身到灾情救援中,使灾情的影响处于可控状态下[4]。最后,应当针对性强化救援人员的水域救援实战技能。其内容包括水域救援装备的操作技巧,如冲锋舟的转向、停摆、救援以及运输等操作;潜水装备的气密性、安全性以及自救操作;浮板救援的正确操作等。要求救援人员能够有序、快速地完成救援任务,并能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各种装备和技巧来保证自身以及受灾人员的安全。

3.3  强化救援队伍的水域救援装备配置

若救援人员在缺少专业性救援装备的情况下开展水域救援行动,对救援人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有极高的要求,并且也会给救援人员带来极大的身体负担,甚至对救援人员的身体造成健康隐患,更严重者会导致发生意外事故,因此,装备是提升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的重要依靠,也是让救援队伍能够在各种灾情下开展救援行动的先决条件[5]。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消防救援队伍的水域救援资金投入,强化水域救援装备配置,通过对辖区范围内水域的特性分析来配置针对性的救援装备,并建立起科学化的水域虚拟训练场所,让救援人员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救援技巧,并在训练中掌握救援装备的使用技巧,提升救援人员综合救援能力。尤其是指战员的个人素养,需要有针对性提升,要求指战员熟知各种水域救援技巧和救援装备的使用,并在实战中合理调配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以此实现救援物资和救援装备作用最大化。

3.4  强化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由于水域灾情涉及范围较广,在救援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部门,而各个部门在开展救援行动时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特征,对此,要强化各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让各个部门在开展救援行动时,能够实现合理的救援流程衔接,才能有效地提升水域救援工作效率。基于此,消防救援队伍需要推动水域救援机制改革,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起政府领头、消防救援队伍做主力、各个部门为辅助的水域救援协同机制,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保证在开展水域救援时,能够建立起快速反应、快速商议、快速反馈的应急救援反馈机制,配合消防救援队伍的实战训练,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水域救援快速响应预案。

3.5  加强灾后处置工作

水域救援除了在灾情期间需要做好人员救治工作之外,还需要在灾情之后,帮助受灾群众快速重建,推动当地经济复苏,做好民生调度工程。对此,消防救援队伍需要协同当地政府制订灾后重建修复预案,做好水域灾情后的清障、排水、重建工作。而灾后重建修复预案应当以灾情的实际情况为主,比如在洪水灾情过后,城市积水、绿化损毁、垃圾四散等问题;泥石流会造成大量的房屋掩埋或城市砂土堆积,使人们失去安身之所;内涝灾害会让城市交通陷入短期的瘫痪等。相关部门必须给救援队伍配备推土机、挖掘机、手抬机动泵等相关装备,让救援人员能够快速清理城市杂物,疏通城市道路,帮助城市快速回复市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做好居民安置工作,加强消防检查、电力检查、火灾防范等一系列工作,以免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由于个人或组织的疏忽造成区域性的二次灾害,对受灾人群造成二次的经济损失或精神损伤。

4 结语

鉴于近年来救援难度较高且复杂性较高的水域灾害时有发生,加强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是提高救援效率、保证受灾人员安全的重要举措。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资金投入,从实战模拟、装备配置以及知识培训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水域救援实战训练,让消防救援人员能够在水域救援中灵活运用各种设备或技巧来保证自身以及受灾人员的安全,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也能让我国在面临各种水域灾害时,尽可能降低灾害带来的各方面损失,并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乌日汗.提升消防救援队水域救援能力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3):82-83.

[2]王强,任忠飞.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21(19):117-118.

[3]何肇瑜.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技术[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1,

40(9):1401-1404.

[4]刘继高.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的提升[J].今日消防,2021,6(2):69-70.

[5]戴文亮.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训练安全形势与对策[J].中国应急救援,2022(1):8-13.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water rescue work for fire and rescue team

Mao Yonggang

(Daxinganling Forest Fire Brigade, Inner Mongolia Hulunbuir 02215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flood disasters such as floods, waterlogging and mudslides in local areas caused by extreme weather such as heavy rainfall have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 As the main force of our country's rescue forces, the fire and rescue team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water rescue.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ater rescue of the fire and rescue team,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water rescue work is discussed,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personnel.

Keywords: fire and rescue; water rescue; 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