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菲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21)

建筑文脉的传承与风格的演化

李 菲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21)

简要论述了建筑文脉和地方建筑风格的理论,并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青岛建筑风格的演化过程,结合具体的案例探讨了在尊重建筑文脉的前提下,将地方建筑风格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尝试在立面形态、空间组织、景观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方法的探求,力图寻找出在当代建筑设计对建筑文脉进行传承和对建筑风格进行演化的新方向。

文脉传承,岛城风格,风格演化,设计方法

1 文脉与风格

1.1 建筑文脉的概念

“文脉”一词是由英语词汇“context”译来的。根据《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的解释,“context”有两层含义:一是(文章中字、词、句等的)上下文;二是(事物)发生的环境、背景。而在汉语中,“文”有“文明、文化”等意,“脉”有“脉络、血脉、气脉”等意。建筑是一种物质形态,它包含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建筑文脉可理解为建筑物得以生存的有机时空背景。它所指的是进行建筑创作时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和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正与当今国际建筑界普遍重视建筑环境(自然的和人文的)的倾向相符合。

建筑文脉这一概念是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引入在我国建筑界得到重视及研究的。寻求地方建筑风格、保持地域建筑的特色、探索城市文脉的延续及发展已成为建筑界的一种共识。各国建筑师都认识到保持地域建筑风格、延续城市传统风貌的重要性。同时,建筑文脉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背景,新建筑要尊重文脉、结合环境(文化环境及地域环境),传承建筑文脉能使建筑散发永恒的魅力。

1.2 地方建筑风格的概念

对于地方建筑风格,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的格罗皮乌斯曾经说过:“一种风格是指某种在表现上的不断重复,它是整个时期所已经固定下来的‘公分母’(即共同因素)。”而建筑师戴念慈将这个概念进一步阐述为:“某个地方的建筑,由于这个地方的特殊条件,会在不同的建筑上重复地表现出这个地方的某些共同特征,就成为这个地方的地方建筑风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谓的地方建筑风格,是指受该地区的特殊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建筑上重复表现该地区特有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地方建筑风格的这一主张,早在战后的日本现代建筑中已经得到重视,如丹下健三的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香川会所等设计,都广泛吸收了日本当地的民族、民俗建筑动机,对日本独特的地方风格有了明显的体现。以后一系列日本当代建筑家的作品,都有类似的探索趋向。

地方建筑风格属于现代建筑的范畴,这种风格不能单纯等同于地方传统建筑的仿古和重复,它仅仅在形式上部分吸收传统的元素,而不论在功能上,在构造上都遵循现代的标准和需求。

通过“切片”解剖的方法,从总体分析的角度剖析地方建筑,齐康教授将地方建筑风格归纳为传统的地方建筑风格、地方建筑的新探索、地方的现代建筑、仿古建筑、地方上的通俗建筑和模仿建筑这五大类,并主张地方建筑新风格的探索。如安徽黄山市(屯溪)的黄山国际大酒店、南京邮政大楼、武夷山庄等建筑作品。

2 岛城风格的演化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地形起伏错落,是一个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山地与滨海赋予青岛秀丽的山海特色。同时,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与现代西方文明在青岛交流碰撞,孕育出独特的青岛文化现象,形成了青岛“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的老城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山、海、城”的城市新貌。

19世纪末列强侵华使青岛被迫开埠后,当地建筑先后受到欧美、日本等国文化的影响。包括德国青年派、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庭式、折中主义等在内的2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在青岛这座城市对立而又和谐共存,尤其是德占青岛时期,德国建筑对青岛建筑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这期间遗留下来许多优秀建筑,为青岛近代建筑特色奠定了基础,岛城风格初步形成。

20世纪初,青岛历经日本帝国,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统治。青岛建筑在继承德式风格的基础上开始呈现出现代风貌,这一时期同时出现了中国传统风格的复兴。

伴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当地出现许多将地方建筑风格融合到岛城建筑文化中的现代建筑,如青岛市人民会堂、青岛黄海饭店、青岛广播电视塔、青岛海关办公业务大楼等。

青岛拥有多国建筑文化的特色,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某些不断重复的共同因素,在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统一成为青岛别具一格的岛城风格。

岛城风格主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砖木结构、红瓦黄墙、折坡的屋顶、高耸的山墙、独立的布局、灵巧的形体、宜人的尺度、开敞的庭院和空透的围墙等。

3 设计构思

在青岛大学医学教育综合楼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尝试了多方案的对比以及推敲(如图1所示),最终得到的方案在立面形态、空间组织和景观结构几个方面比较突出,获得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3.1 立面形态

在实地调研过青岛地方建筑后,我们发现当地的建筑多采用三段式的手法,将建筑由上至下分为屋顶、墙身、基座三部分。如青岛迎宾馆(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青岛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原胶澳帝国法院、日本裁判所、国民党地方法院)、中国海洋大学(见图2)。

青岛大学医学教育综合楼也采用经典的三段式手法,并从建筑材料上,选用三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划分,但作为现代建筑它将古老建筑符号进行了简化和精炼。在建筑外立面的材料选择上,屋顶选用当地常用的红色牛舌瓦,墙身采用青岛当地极富特色的崂山红花岗岩作为建筑立面的主要材料色调,基座一律采用毛石,并延续当地石基座的做法。在立面造型上,屋顶上模拟“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的最高代表——青岛迎宾馆的天窗,延续这德式建筑格调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屋顶意向。

立面上竖向开窗在简洁的形体上营造出挺拔向上的感觉。底层基座上采用连续的拱券,赋予一种力量的美感,为了突出主楼南向主要出入口,将青岛建筑中所习见的拱券加拱心石的手法加以概括简化,使之成为新的建筑符号,加在主要出入口前,形成具有青岛建筑特色的门廊,丰富的建筑表情,变化的律动空间,使建筑极具雕塑感。

3.2 空间组织

根据使用功能,建筑分为三个部分:科研大楼、实验大楼、医学科学研究院大楼,这三个部分组成三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高层建筑,三个区域既有内在关联,又在使用上进行分离,避免相互干扰(见图3)。

以空间使用对象角度来看,科研大楼和实验大楼的使用者主要为进行科研实验教学活动的教室和学生,以校内人员为主,医科院大楼的使用者为科研人员,以校外人员为主,这两者的区别,形成了科研大楼与实验大楼相对集中,而与医科院大楼相对分离的空间格局。同时在建筑上又通有通廊的横向联系,形成实验研究的交流空间。三幢建筑均设有各自的出入口,位于南向的拱券架空三层,一层为科研大楼的入口,通过楼梯上到三层为实验楼的入口,做到既统一又相对便利。

医学教育综合楼位于基地的山上,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到青岛大学的校园景色和远处的海景,建筑采用半围合式布局,运用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三栋高层顺应地形,依据山体走势创造高低错落的空间层次。加强其与环境的融洽关系,成为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3 景观结构

善于利用自然景观进行建筑设计,使建筑与环境相互呼应是实现建筑融入环境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该场地地处浮山南麓,南面远眺黄海,周边具有极好的“山、海”自然景观,既有石的粗犷,又有水的柔美。

进行多层次室外空间设计,既尊重青岛的自然环境,又能营造宜人的交流场所。如医学综合楼设计中,三幢建筑围合成的室外空间顺应基地高差变化,做成多层次的台地(见图4)。在最大限度减少土方量的前提下,解决了基地周边道路与各建筑直接的交通联系,便于实验、办公用品等货物的搬运,又在广场内形成高低错落的步行空间。

景观设计中采取了多种设计手法,延续了青岛“山、海、城”的城市文脉,也达到了建筑与原有景观和谐共生的关系。利用广场台地高差设计了毛石墙面和流水瀑布,意在模拟青岛海边的波浪和岩石。顺应地形的台地式绿化,模拟山势变化的同时给人以视觉延伸感。建筑连廊采用底层架空,将南面的海景和北面的山景引入建筑之中,形成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与穿插,努力营造出舒适、自由、开放、流动的空间。整个设计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主题,体现着青岛的海洋文化,不但有兼容性特征,广泛的吸取西方园林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自己的创新特色。几何化构图的入口广场上极具序列感的树阵和水池前并排的灯柱,以现代西方园林为造景线索,配以瀑布、花坛、座椅等创造适合驻足的交流场所,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 张芳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M].第3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2] 王 军,朱 瑾.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的建筑文脉[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32(3):220-226.

[3] 陈伯超.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张 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齐 康.地方建筑风格的新创造[J].东南大学学报,1996,26(6B):1-8.

[6] 唐学易.心理、环境、建筑风格——在“青岛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方案设计中的探索[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9(4):1-7.

[7] 唐凯华.青岛地区建筑地域性研究与探索[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6.

[8] 李东泉.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研究(1897—1937)[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3.

[9] 徐飞鹏.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0] 安东内拉·胡贝尔.地域·场地·建筑[M].焦怡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Context inheriting and style evolution

LI Fei

(Suzhou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Suzhou 215021, China)

The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architectural context and local architectural style theories, analyzes Qingdao architectural styl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two aspects of geography and history, explores local architectural style design method at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architectural context by combining with cases, explores design methods from three angles of vertical shap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with a view to seek for new direction of architectural context inheriting and architectural style evolution.

context inheriting, castle city style, style evolution, design method

1009-6825(2014)36-0007-03

2014-10-15

李 菲(1988- ),女,硕士,助理工程师

TU-8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