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涛 焦作大学 人文学院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砝码,我国也进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从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众创空间行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大学生做为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人才,他们的就业创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国家的关注焦点,“95 后”的大学生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他们在择业和就业准备中显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职业价值观。加强高校创业就业教育的研究,进一步剖析高校创业就业教育的不足,研究新时代的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和就业定位,不仅和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有关,还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建设大局。

一、“95 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做为个人价值观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在职业领域的价值认知以及从事职业行为的态度和信念,它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是个体职业活动的内在动力和指导系统。据我们调查,“95 后”大学生,并不像社会大众所认知的“浮夸又自私,其职业价值观功利主义色彩浓厚,一味追求物质生活和享乐主义、对待工作缺乏集体意识和敬业精神”。虽然市场经济多元化和经济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袭,对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了负面效应,在功利性方面的追求更加直白,但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度和参与感很强,其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职业价值观趋向务实,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受市场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影响,“95后”的大学生更加明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对物质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得更为深刻,注重追求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我们调查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中,在经济收入、单位性质、地域、稳定性、专业对口、社会需要、成就感、兴趣爱好、利他精神几项选项中,经济报酬、生活方式和成就感占据前三位的占60%,而利他和奉献精神排位则相对靠后。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份工资高、福利好、舒适稳定的工作,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希望能够进入党政机关和教育部门;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想去大城市谋求发展;自我感觉就业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倾向于选择去二三线城市或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寻找工作;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回报社会。而愿意响应国家号召去西部边远地区、基层一线工作的则不足百分之五。这些地区恰恰急需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去改善该地区贫困落后的局面。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在择业理想和就业目标上对于经济和个人利益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缺乏奉献和利他精神,职业价值观偏向功利色彩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新特点。

(二)职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价值取向反映了大学生对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认知,并指导其职业行为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95 后的大学生身处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背景,使得原来由计划经济主导的一元化价值观受到冲击,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国家政策的支持,给大学生提供了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就业单位,大众创业时代的到来更使许多具有挑战精神的大学生渴望在改革的浪潮中一展身手,通过自主创业检验自身储备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自我意识愈发凸显,更加关注自身意愿、注重独立性。两所院校的调查中,独立性和创造性位列前五,变动性、安全性、管理被认为是求职中最不重要的因素。95 的大学生有主见,有创意,工作高效、处事干脆直接,宁愿花时间去不断尝试以探索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工作,也不愿意委曲求全。“爱一行,才去干一行”、“我的地盘我做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所推崇的新型职业价值观。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特立独行,表现出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的觉醒和敢于尝试的勇气,但如果失了分寸,则容易导致过分强调自我价值,集体意识淡薄,忽略社会需要和自身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三)职业价值观趋向矛盾化,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加上西方思潮的影响,当今社会多重价值观并存,“95 后”大学生身处其中,价值观的矛盾和困惑也日趋明显。他们认同传统价值观,心存敬畏,但在具体的处事言行中又常与传统价值观相违背。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社会因素的变化不断变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为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和交际人群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对社会和人生都有各自的认知。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也处在一个发展变化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大学生多生活在校园中,对社会的发展规律无法准确把握,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面临理想与现实、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等多重矛盾,职业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出现迷茫感,造成了他们在择业时不知所措的情况。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肩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立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开展开展系统有效的就业创业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的基础上建立积极的就业心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心理和专业素养,毕业时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制定职业规划,在就业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障社会有序地运行和发展。反观我们的就业创业教育机制,由于自我认知不足,奉献意识薄弱,盲目追求高薪、享乐主义普遍存在等造成的一系列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改革。

(一) 教育目标模糊,教学方式因循守旧

教育目标不明确必然影响教学实效。我国高校虽把创业就业课程纳入了教育体系,但在当前众创、众筹等新态势下,大多数学校未及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创业结构、方式等适时调整教育目标。任课老师对新态势下的就业教育目标缺乏深入思考,未能从理念上更新就业创业课程的价值认知。单纯地把就业创业率做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目标,不利于实现“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体现,学生不能准确进行职业定位,职业发展规划缺乏长远性,从而出现“就业创业慌”。教育目标不明确进而影响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很多学校的创业就业课程内容仍然停留在职业生涯规划等理论知识的讲解、目前就业和创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辅导以及求职简历的设计等方面,对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历练、创业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展的活动也多局限于举办讲座、创业计划比赛等,这就导致学生参与愿望不高,创业兴趣和热情不足,产生创业只是无法就业时才会面临的选择,使学生去了很多挖掘自己创业潜力、获得创业锻炼和就业的机会。

(二)师资水平有限,教学队伍不稳定

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创业人才。从事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师首先应当具备创业就业实践和创业能力,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新职业和经济动态保持敏感性,才能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实施创业就业活动。但很多高校配备的就业创业老师不仅来源十分复杂,多为辅导员、行政人员及经济、教育、财经等专业的老师,而且水平参差不齐,多为理论知识有余,创业经验不足,导致授课时理论和实践两张皮。指导老师没有创业就业的实践经验,不熟悉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只是照本宣科,空有一腔热情,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有效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无法指导学生整合自身特点更好就业、帮助引导学生落实创业项目。一些老师还身兼多职,导致就业创业教师的组成具有随机性和流动性。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师资水平的培养,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即使有的任课老师参加过就业指导培训,取得了职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但由于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也无法做到深入思考如何改革创新大学生就业课程体系。

(三)教学内容单一,和专业教育结合不足,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思想独立,好奇心和创造力都很强,对自我需求有着明确的认知,这就要求创业就业教育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因材施教,更新知识体系,改善教学模式。但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创业就业教育停于表面,教学仍以课堂授课为主,实践指导不足,内容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大学生因客观条件和主观愿望不同,其就业方向和创业能力也不同,就业创业教育应当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和需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但现在大多数高校创业就业课程都采用全员统一教学的方式,以就业技能教育为主的就业创业教育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就业率,忽视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变化和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利于学生长远的职业规划,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创业人才。学校开展的各项创业大赛和活动没有和社会实践接轨,过于形式化,效果不佳,学生参与面不广。开设的大学生创业园中的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多数项目仅是些格子铺、快递、食品销售等。我国高等教育仍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创业就业教育应当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融入创新思维,从中寻找就业创业的契机,做到把专业理论为创业的实践所用,最终实现创业就业目标。

三、针对“95 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高校开展创业就业教育的对策

(一)以价值观教育为基础,提升创业就业认知水平

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观,在充分了解个体价值观倾向的基础上,选择与之相吻合的工作,才能爆发出源源不断的激情和创造力。国家就业政策的改变必将推动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变革。近年来,“就业难”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毕业前出现就业焦虑症。高校应当切实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积极发挥就业指导教育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除了通过思想政治课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素养以提高其人生价值的认知,高校还应当加强各方教育资源的优势整合,充分利用专业课和选修课、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和媒体平台来达到教育合力和效果的最大化,培养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在全员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个体性问题,要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高校基本上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和就业指导教研室,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就业创业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师和职业生涯辅导教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自身性格与专业的优劣势,以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就业创业大潮,进而更加明确地进行职业类型和工作区域的选择。

(二)建立专业化师资队伍,更新创业就业课程体系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创业思维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密不可分。高校对于就业创业师资的培养应当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据我们调查,我市几所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多为其它专业转行而来,从教人员不专业、不稳定。教学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宣讲理论,既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无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任课教师既没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的专业基础,对社会经济现象和规律不能进行深刻地解析,更没有就业创业的实战经验。既不懂就业创业理论知识,又没有创业实践,谈何给学生以中肯的创业指导和建议?首先,教师应当“走出去”,不仅让担任就业创业课程的老师多出去交流学习,还应当让他们真正地参与一些创业项目,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免学习培训流于形式。其次,将有创业实战经验的企业家和深谙就业形势的专家请进来。以报告会、讲座的形式和学生近距离地分享创业经验。学校还可以选择一些创业项目,让这些企业家以顾问的身份全程参与指导学生的创业过程。

“95 后”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更加理性,创新和探索意识较强。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对自身能力和职业动机都有比较理性的认知,职业选择自我意识较强,能够基于现实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很多学生都有创业意愿。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师应当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改革授课方式,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探索334、361 等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等,指导学生在大学各年级阶段,分析自我优势,结合时代特点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的综合实践能力。当今社会要想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成功创业,除了掌握基本的就业创业理论,还要有较为完备的组织、创新、决策等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职业规划大赛、演讲诵读等比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等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力争对学生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培养和训练。同时探索“订单式”双培养,将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目标结合起来。

(三)立足创新意识,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目前的许多高校尚以理论教学为主,这就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许多学生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加强实践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份量,改变学生眼高手低的状况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要深入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周边社会人才需求类型进行准确定位,然后整合兄弟院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学校的实践场所,利用学校自有企业,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文、理科的实践教学特点,进一步联合当地政府、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创造完善的实践环境。实践教学方面,从教学到考核模式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95 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极富创造力,但思想活跃,易受外界影响。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以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为基石,全面了解他们的就业创业心理,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对提升就业率,培养高质量的创业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