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凌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一、研究缘起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重点项目,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新闻媒体也应当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动精准扶贫。新闻扶贫是我国扶贫济困的一大创举,媒体通过新闻扶贫的方式,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及时传播扶贫信息。扶贫报道也,深化了媒体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打通了党和政府与贫困人群的桥梁,在社会中营造了良好的扶贫氛围。但当前我国部分新闻媒体在进行扶贫报道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扶贫新闻的传播效果。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旨在利用相关理论针对当前扶贫新闻报道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提升扶贫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从而有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扶贫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报道形式单一

“扶贫”是各大主流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目前发布的扶贫报道来看,报道的形式单一,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报道体裁上扶贫新闻以通讯、消息为主,多采用会议报道的风格,对新闻要素中的“5W”进行简单介绍,内容粗略,不够深入。在报道呈现形式上,扶贫报道中规中矩,以传统的图文报道为主,文字所占篇幅更大,视觉呈现上十分单调,在“读图”时代缺乏吸引力,也难免呈现出“说教”的色彩。

(二)报道视角缺乏

构建良好的扶贫舆论环境需要新闻媒体准确、全面传达当前扶贫的情况,但部分新闻媒体在报道视角方面还十分欠缺。当前扶贫新闻基本采用官方宏观视角,“自上而下”地对扶贫的政策、对贫困地的帮扶、贫困地的脱贫历程等进行了较多地报道,相对缺乏“平民视角”,缺乏从贫困地和当地群众出发进行深入报道。此外,部分媒体在进行扶贫报道时对新闻严肃性把握较好,但一些扶贫报道一味聚焦扶贫的成果,关注扶贫中的数据而缺乏关照扶贫中的“人”,使得扶贫新闻缺乏生动性和人情味,略显单调。

(三)报道的大局观和连续性不足

当前新闻媒体在进行扶贫报道时缺乏大局观意识,在报道时通常把各事件和新闻孤立来看,报道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不强。尤其部分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只中规中矩进行报道,不能从事实中跳脱出来从更高层面进行关照,也不能对相似情况进行纵深的报道,使得报道不够全面、深入。此外,部分媒体在进行扶贫报道时虎头蛇尾,仅集中报道扶贫的某一方面,缺乏跟踪报道。

三、扶贫报道的优化策略

新闻扶贫问题在报道中逐步凸显出来,为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从传播心理学角度看,新闻媒体要做好扶贫报道,服务我国扶贫事业,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一)创新扶贫新闻呈现形式,吸引受众注意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受众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既主动选择又被动适应的过程,要经过一定的阶段。首先媒介信息负载于文字、图像等媒介符号并作用于受者的感官,受众从信息流中选择少量信息加以注意,然后这些被受者注意的信息以过滤方式或衰减方式进入中心通路,受者接受媒介信息的同时也进行着表征活动,以便使更多信息被内化和储存记忆,最后在思维的调节控制作用下,受者接受媒介信息的引导,并付诸行动。

对受众而言,内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是吸引其注意力的核心要素,而信息呈现形式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则可以更为直接有效抓住受众的注意力。目前扶贫新闻主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传统方式进行报道,形式单调,尤其在智媒时代缺乏吸引力,未来扶贫新闻报道可以尝试多种报道方式,如漫画式的报道、短视频、H5、数据新闻,甚至是VR 新闻等,从形式上给受众以一定的视觉“冲击”,让人眼前一亮,成功吸引受众的注意。

(二)丰富扶贫报道内容,激活受众认知图式

当前扶贫新闻的一大问题就在于关于扶贫的新闻以通讯为主,写得过于程式化,内容空洞枯燥。因此在扶贫新闻的内容方面也应当更加翔实和生动,以激活受众的认知图式,帮助受众更好认知和理解。

1.提供扶贫相关的背景介绍。扶贫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时间长,涉及多方努力,相关的信息也十分丰富,不同地区的扶贫特色也不相同。对于媒体而言,在进行报道时,有必要对相关的背景信息进行介绍,以帮助受众知晓前因后果,明白扶贫的进程和意义。

2.梳理整合综合性信息。当前对扶贫的新闻报道也为数众多,但整合度不高,大多处于无序状态,新闻媒体应当做好信息的整理工作,比如集中介绍某地区五年来的扶贫成果等,使得受众从整体上对中国的扶贫事业形成一个比较系统、鲜明、深刻的认识。

3.提供异质的、高质的、有效的信息。随着党和政府对扶贫工作日益加深的重视,扶贫新闻报道也日益增多,但是同质性也较强,信息出现相对过剩。对新闻媒体而言,应该提供更多异质且有效的信息,以向受众更为全面呈现扶贫工作的现状,帮助受众建立新的认知图式。

(三)扶贫新闻要“以人为本”,观照扶贫中的“人”

扶贫是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帮扶,其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关注,“人”是基本,也是核心。因此对于扶贫的报道,不应过度关注扶贫数字的统计,而应该转向平民视角,“以人为本”,注重对扶贫中“人”的关怀,尤其是心理和情绪上的关怀。

扶贫新闻报道必须要由居高临下的“俯视”转向深入对贫困群体生活的“平视”,在新闻报道中观照贫困群众,让他们“唱”主角。扶贫新闻要具有人文情怀,及时、公正、客观呈现贫困群众的生活和思想现状,反映他们的问题,展现贫困人群自立自强的风貌。这也要求记者在采写扶贫新闻报道的时候,要有人本主义的精神,尊重作为报道对象的困难群众,真心关切他们,并用真情实感写出新闻报道,这样的报道才会有“人情味”,也更容易“入脑入心”,得到受众的关注和认可,营造和维持良好的扶贫氛围。

(四)树立扶贫典型,强化受众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建立了为应付环境而习得的行为模式。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被观察的对象则称之为榜样或者示范者,它为人们的社会学习提供了参照物,提供了一面做人处事的镜子。媒体在进行扶贫报道时也应该树立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在通过对此的宣传报道中,将扶贫工作中的故事和行动传达给受众,营造扶贫工作氛围,提升传播效果。

1.扶贫新闻树立的榜样应当具有时代性。社会在不断发展,扶贫的情况也有所改变,扶贫新闻塑造的榜样便应该反映时代风貌,富有时代气息,才能对广大受众产生深刻的启迪作用;媒体对于榜样的认识也应当与时俱进,发掘榜样身上的新思想、新观念,展现时代的多元化和脱贫方式的多样化。如今日头条近日着力报道“巧妇9 妹”等典型就体现了榜样的时代性,引起受众关注。

2.榜样应具有广泛性。贫困群众致贫的原因、身处的环境、脱贫进程等都具有差异性,因此媒体在树立榜样时也需要考虑各类贫困群众,让不同情况的受众都可以在报道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榜样进行学习。

3.树立的扶贫榜样应当具有教育性。树立榜样的核心目的是希望一般受众可以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吸取经验教训,服务于自己的脱贫目标。因此选取的榜样必须要具有积极正向的精神状态,贴近群众,其故事和行为也要具有激励性和可模仿性,才能使一般群众进行模仿和创新,探索自己的脱贫路径。

(五)新闻工作者应锻炼心理素质,扮演好自身角色

对扶贫新闻报道而言,受众是核心,而作为传播者的新闻工作者也不容忽视,在进行报道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认知。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会被赋予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角色冲突,所以新闻工作者需要厘清自己的各种角色,明确自己在扶贫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并努力与其他角色间保持平衡,坚持新闻职业规范,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操守,及时、真实、客观、公正进行报道,向受众提供相关的扶贫信息。进行扶贫报道,新闻工作者也会受到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的影响,需要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报道中的各种情况。

1.扶贫新闻工作者应增强自己的观察判断能力。新闻记者需要在众多的信息中找到重要的信息以及合适的报道角度,需要他们判断新闻报道的时机和报道的方式,因此对于信息的敏感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可或缺。

2.扶贫新闻工作者需要增强印象管理能力。印象管理是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扶贫新闻工作者大多需要深入一线,与困难群众面对面,或者与相关管理者进行交流。面对不同的人,也需要新闻工作者呈现不同的自我形象,进入不同的工作状态,以帮助其拉近与访谈者的距离,顺利开展扶贫新闻采写工作。

3.扶贫新闻工作者应增强自己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在新闻采访和报道中尤为重要,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站在被访者的角度理解对方的情绪情感,也需要新闻工作者能够准确表达自己,让对方产生共鸣。移情能力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不仅能使新闻报道工作顺利完成,还能够使新闻报道贴近受众需求,获得受众认可。

4.扶贫新闻工作者应增强创新与应变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呈现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变化会不断进行,这就要求扶贫新闻工作者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创新报道的方式和内容,与时代接轨。最后,扶贫新闻工作者还应在增强自身的是适应与调控能力。新闻行业是一个极具压力的行业,而扶贫新闻的工作者还需要更多深入一线,深入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这会带来更多的压力和问题,需要新闻工作者及时、有效的进行调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扶贫在我国当前脱贫攻坚阶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为了更好开展新闻扶贫工作,新闻媒体应当“以人为本”,丰富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树立扶贫榜样,同时新闻工作者也需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增强心理素质。不过,随着我国脱贫攻坚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也需要时时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自我调整,从而真正做好扶贫报道,为我国的扶贫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