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摘  要] 图形折叠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其中的“变”与“不变”性质是该类问题解答的关键. 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理解图形折叠的本质,掌握相关的性质,其中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将对其加以探讨.

[关键词] 图形折叠;几何问题;教学微设计

问题起源

“图形的折叠”是初中数学几何模块重要的知识内容,是构建几何体系的关键,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图形折叠的本质、关键参数以及图形折叠的性质. 图形折叠会带来众多的关联问题, 如折叠点的具体位置、折线的长度、重叠面积以及相关的角度和线段长问题. 考虑到折叠对象涉及三角形、矩形和正方形等图形,若学生对图形折叠知识理解不到位,则很容易陷入思维误区,造成解题错误. 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图形折叠内容进行解读,开展教学微设计,深入探讨折叠的关联问题.

知识解读

几何中的折叠实际上就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式,折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轴对称变换的过程,因此折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折叠前后的图形关于折线成轴对称关系. 考虑到折叠图形完全重合,因此折叠过程存在图形全等关系,根据图形全等可知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对应边、对应角不变,仅发生位置的改变,因此图形折叠的关联问题是图形的全等以及相关几何关系的证明.

图形的折叠相对较为复杂,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绘制折线和图形折叠前后的位置,方便图形几何关系的分析,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同样可以采用该种方式,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式用数学语言表述折叠的性质,然后利用特殊图形和几何定理来突破考题.

教学微设

初中数学的教学除了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探求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图形的折叠内容同样不例外,需要从基本几何知识开展教学微设.

微设一:本质的探寻

课堂上准备一矩形ABCD,如图1,将△ABD沿着对角线BD进行折叠,使得顶点A落在矩形外的点E处,设BE与CD的交点为点O,AE与BD的交点为点F,分析△ABD折叠过程中存在哪些结论.

引导1:关注图形的折叠过程,分析折叠前后的对应点,以及图形的折痕.

引导2:关注折叠前后图形在大小和形状上的关系,从几何全等或相似角度分析.

引导3:分析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性质从边和角两方面总结结论.

引导4:分析折叠前后图形关于折痕的关系,从轴对称的角度概述折叠的本质.

微设二:通法的探寻

继续以矩形ABCD为例,设AB=8,BC=6,此次以图2所示情形进行折叠,将△ABP沿BP进行折叠,使得点A落到矩形的边DC上,落点设为E.

设问1:上述折叠过程存在哪些特点?(分析折痕)

设问2:根据已知条件还可以求出哪些线段长?

设问3:若要求AP的长,如何构建思路?

引导:首先让学生分析上述图形折叠的特点,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些线段长,然后分析其中的直角三角形,通过设未知数,利用勾股定理构建代数方程来求线段长.

类题探析

初中数学以图形折叠为基础衍生的几何问题类型较多,涉及众多的典型问题,中考还涉及一些关联知识,因此在问题分析时除了需要利用图形折叠的知识外,还需要把握问题的结合点构建思路,下面举例探析.

1. 通过折叠,求解线段长

例1  在图3所示的矩形ABCD中,AB=4,BC=6,点E为BC的中点,现将△ABE沿着AE进行折叠,点B最终落在了点F处,且位于矩形的内部,连接CF,则CF的长为______.

分析  本题目主要考查图形折叠和矩形的性质,首先需要提炼折叠的对象、折线和折叠后的图形,根据折叠性质明确等量关系. 求CF的长需要将其放在特定的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的相关定理构建求解模型. 连接BF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BH,进而可得BF的长,分析可知△BFC为直角三角形,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CF.

解答  连接BF,交AE于点H,如图4所示,根据折叠性质可知BE=EF,BH=FH,AE⊥BF,对△ABE使用等面积法,可得S=AB·BE=AE·BH,可求得BH=,BF=2BH=. 由于EF=BE=CE,所以△BFC为直角三角形,即∠BFC=90°,在Rt△BFC中使用勾股定理,可得CB2=BF2+CF2,代入线段长可解得CF=,即CF的长为.

2. 分析折叠,求解图形面积

例2  如图5所示,四边形ABCD为一矩形,边长BC=8 cm,AB=6 cm,现将矩形ABCD沿着对角线BD进行折叠,最终点C落在矩形外的点E处,设折叠后AD与BE的交点为点F,则折叠后重叠部分△BFD的面积为______.

分析  本题为以矩形折叠为背景求重叠面积的几何题,首先需要根据题意明确图形折叠的过程,即矩形沿着对角线BD进行对折,点D的对称点为点E. 然后根据折叠特性提炼几何条件,主要有两类:一是等角,二是等边. 然后基于面积公式求解关键的线段长.

解答  折叠前后的图形为全等三角形,即△BDE≌△BDC,则∠1=∠2,BE=BC,DE=DC. 矩形中AD∥BC,则∠1=∠3,所以∠2=∠3,必然有BF=DF. 重叠的图形为△BFD,则其面积S=BF·DE=FD·DE,在Rt△BAF中构建求解三角形边长的方程,设FD=x,FA=8-x,由勾股定理可得BA2+AF 2=BF 2,及62+(8-x)2=x2,解得x=,所以S△FBD=××6= cm.

3. 透视折叠,突破三角函数

例3  如图6所示,将矩形ABCD的一边AD进行折叠,使得点D落在矩形底边BC上,对应点为点F,若矩形的AB=8 cm,BC=10 cm,则tan∠EAF=______.

分析  本题目同样为典型的图形折叠问题,特殊之处在于融合了三角函数,在初中阶段求解三角函数值一般需要将其放置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的边长比值关系求解. 由题意可知△ADE≌△AFE,则△AFE为直角三角形,所以tan∠EAF=,因此只需要利用题干条件求解线段EF和AF的长度即可.

解答  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CD=AB=8,AD=BC=10,分析折叠过程可知△ADE≌△AFE,所以∠AFE=90°,AF=AD=10,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F=6. 设EF=x,则DE=EF=x,CE=8-x,CF=BC-BF=4,在Rt△CE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解得x=5,即EF=5. 在Rt△AEF中,tan∠EAF==.

上述剖析了与折叠相关的几类问题,涉及了基本问题以及较为复杂的综合问题. 从问题分析的本质来看,实际上就是分析图形折叠的本质,利用折叠的性质求解相关的条件. 无论是求解三角形面积,还是求三角函数值,均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求解相应的线段长,常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三角形全等或相似来直接获得,二是借助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构建求解线段长的方程,通过解方程的方式获得.

教学反思

图形折叠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从“四基”理念出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回归教材基础,剖析知识本质,突出重难点,关注考点类题,下面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1. 立足折叠本质,串联知识内容

图形折叠作为几何的重要部分,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属于几何动态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把握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剖析图形折叠背后的内容,即折叠的本质和性质. 考虑到其知识内容又具有关联性,教学中十分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其加以串联,将三角形全等、轴对称相结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折叠的理解,为后续的问题探析打下基础.

2. 关注问题方法,构建解题思路

图形折叠是中考较为典型的一类问题,涉及求基本的线段长、几何角,以及复杂的面积、三角函数等,前者求解较为简单,但后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教师启发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一般以折叠为载体的综合性问题,教学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复述图形折叠的过程,然后从中提炼关联条件,对具体问题进行转换,建立问题与条件的联系,最后借助对应的数学模型求解. 例如求折叠中的几何面积,可以基于面积公式将问题转化为求线段长,利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构建代数方程.

3. 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思维

折叠问题的求解过程涉及众多的思想方法,从思想内容来看,解题的过程就是在思想方法的指导下完成问题转化与建模,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和构造思想. 数形结合渗透在整个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而方程思想和构造思想蕴含在求解相关线段长的模型中. 教学中需要关注两点:一是严格按照思想方法的意义进行教学指导,二是使学生经历利用思想方法解题的过程,领悟运用思想方法的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合理地渗透数学思想,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解题策略,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