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目前教育部制定的“双减”政策,如何对课堂与作业进行改革给一线教师带来了重大挑战. 文章对传统复习课的课堂与作业进行创新,打破作业即刷题的“刻板印象”,将作业与课堂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双减”;“减负增效”;复习课;作业设计

内容分析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图形的有力工具,是探讨轴对称图形、相似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之一. 进行“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复习知识点,而且要引导学生站在高位去审视本章知识. 本节课引领学生从图形“运动”的视角谈全等三角形,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 学完本章知识后,部分学生解决有关全等三角形的问题时,不能在复杂图形中快速找到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或是能够找到两个三角形中的三组元素相等,但是用错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最终导致出现错误. 其实这些错误归根结底都是没有用“运动”的眼光从“整体”与“局部”观察图形的特征导致的.

复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在复杂图形中快速找到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正确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能以全等三角形为工具证明线段、角相等;能在复杂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图形,了解复杂图形可以由基本图形经过图形变换得到.

2. 过程与方法

在“课前编题,课中分享”的基础上,教师再运用几何画板引领学生基于“运动”视角从“整体”与“局部”观察图形特征,课后再次让学生编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课前编题与课后编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1“‘好题分享,再谈全等”的教学素材来源于课前学生根据本节课复习内容编制的题目(详见后文图7的作业单1). 教师先整理、分类学生编制的题目,再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课上请小作者分享编制这道题目的目的、初衷及来源,然后教师通过“问题串”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引领学生站在高位审视本章知识. 下面结合笔者执教时选取的教学素材进行说明.

1. “好”题分享,再谈全等

【师生活动1】

教师投屏学生作品1:如图1所示,B,E,C,F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D,AC∥DF,求证BE=CF.

全体学生思考一分钟后,教师请编制本题的学生分享他是如何想到编制这道题的,以及这道题想考查什幺知识点.

追问1:图1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图形的变换可以形成吗?(几何画板演示)

追问2:给出条件AC∥DF的目的是什幺?(可得∠ACB=∠F)

小结:要证明BE=CF,需以三角形全等为工具,而AC∥DF是证明△ABC≌△DEF的“间接条件”. 证明三角形全等时,题干中的已知条件会以“直接条件”或“间接条件”的方式出现.

【师生活动2】

教师投屏学生作品2:如图2所示,已知∠1=∠2,∠B=∠D,AE=AC,求证∠E=∠C.

全体学生思考两分钟后,教师请编制本题的学生分享他是如何想到编制这道题的,以及这道题想考查什幺知识点.

追问1:图2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图形的变换可以形成吗?(几何画板演示)

追问2:从“整体”角度观察图2具有怎样的特征. (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3:对称轴是哪条直线?(直线AO)

追问4:直线AO具有怎样的特征?(直线AO平分∠EAC)

追问5:如何证明AO平分∠EAC?你有几种证明方法?

追问6:分离图2中的基本图形(“8型”“飞镖型”“筝型”)

【师生活动3】

教师投屏学生作品3:如图3所示,已知△ABC≌△ADE,∠BAD=30°,∠B=60°,∠E=70°,求∠DAC的度数.

全体学生思考一分钟后,教师请编制本题的学生分享他是如何想到编制这道题的,以及这道题想考查什幺知识点.

追问1:图3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图形的变换可以形成吗?(几何画板演示)

追问2:连接BD,CE,有特殊的三角形吗?这幅图可以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变换得到吗?

追问3:∠EFC是多少度?

追问4:分离图3中的基本图形(“8型”“飞镖型”)

小结:图3可以由不同的三角形经过图形的变换而得到.

【师生活动4】

教师投屏学生作品4:如图4所示,B,D,C,F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BD=FC,AB∥EF,AC∥ED,求证AC=ED.

全体学生思考一分钟后,教师请编制本题的学生分享他是如何想到编制这道题的,以及这道题想考查什幺知识点.

追问1:图4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图形的变换可以形成吗?(将△ABC两次翻折)

追问2:通过两次翻折可以得到,那只经过一次图形的变换可以得到吗?(几何画板演示)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学生课前编题了解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认识,这样便于教师快速精准地定位本节复习课的“起点”与“延伸点”. 课堂上学生分享课前编制的试题,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串”进行层层递进的追问,引领学生基于“运动”视角从“整体”与“局部”观察图形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 例如,展示学生作品2时,教师追问直线AO具有怎样的特征,这能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整体”视角观察图形的特征. 展示学生作品4时,教师追问将△ABC两次翻折后可以得到图4,那只经过一次图形的变换是否可以得到图4,这一追问能让学生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优化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将学生的作业与课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例题精讲

例题  如图5所示,AC与BD相交于点O,AB=DC,∠A=∠D=90°,求证:AC=DB.

【师生活动5】

对于该例题,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 已经完成的学生思考追问1,这能让“吃不饱”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教师此时在课堂上借机帮助“后进生”,一对一进行辅导,逐一“疏通”他们解决问题时存在的障碍,让“吃不下”的学生在复习课上也有所收获.

追问1:那反过来想呢?如图5所示,AC与BD相交于点O,AC=DB,∠A=∠D=90°. 求证:AB=DC.

追问2:怎幺证明呢?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呢?你能想到几种证法?

追问3:图5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图形的变换可以形成吗?(几何画板演示)

追问4:从“整体”角度观察图5具有怎样的特征.(是轴对称图形)

3. 变式练习

如图6所示,B,D,E,F四点共线,∠DAE=∠BCF=90°,AD=CB,DF=BE,求证:AF=CE.(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

追问1:如何证明AF=CE?你有几种证明方法?

追问2:从“整体”角度观察图6具有怎样的特征.(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3:图6可以由图5得到吗?

小结:对于证明题,我们要将已知条件与求证联系起来看,即“由已知想可知,由未知想须知”. 较为复杂的图形可以由基本图形经过图形变换得到.

设计意图由于部分学生会错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或是找不到两个三角形中三组元素相等,因此本节课的例题对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8页的例8进行了改编. 改编后的试题难度不大,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反过来想”是为了引导学生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证明线段相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变式练习能引领学生总结出几何证明题的“套路”——“由已知想可知,由未知想须知”,同时感受到较为复杂的图形可以由基本图形经过图形变换得到.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阶段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工具,贯穿初中几何教学始终. 复习课中如何将这首“老歌”唱出“新意”,并且唱得学生愿意听尤为重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 ” 本节课引领学生从图形“运动”的视角谈全等三角形,从“整体”与“局部”两个视角观察图形的特征,从“直觉感知”“大胆猜想”“思辨论证”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学生通过课前编题、课中分享、课后再编题、好题再现、撰写学习随笔的方式,深刻理解了本章的知识,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作业单设计说明

作业单1如表1所示,作业单2如表2所示,作业单3如表3所示.

本节课的作业是以“双减”政策为核心理念设计的. “双减”政策的其中“一减”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节课对传统复习课作业进行了创新,通过课前编题、课中分享、课后再编题、好题再现、撰写学习随笔五个连续环节让学生深刻理解本章知识,打破了作业即刷题的“刻板印象”. 下面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详细阐述作业单如何使用.

教学复习课之前,教师用作业单1(如表1所示)收集学生编制的题目. 学生课前编制的题目有助于教师快速、精准地定位复习课的“起点”与“延伸点”,并结合本节课的设计思想选取教学素材. 课堂上学生分享编题过程,能让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理解“可视化”,此时教师再以层层递进的“问题串”激发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能达到提高复习课课堂效率的目的. 学完本节课之后,学生需要完成两项作业:第一,任选一道课堂上通过“好题分享”环节呈现的题目,并将解答写在作业单2(如表2所示)上,目的是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落到实处,同时规范几何语言表达,分析此题“好”在哪儿. 第二,基于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再布置学生编制一道与全等三角形知识相关的题目,编制在作业单3(如表3所示)上. 要求学生第二次编制的题目需要与课前编制的题目进行对比,思考第二次编制的题目与第一次编制的题目相比,“好”在哪儿,并撰写学习随笔. 此过程能使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真正地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教师仅对课堂进行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改革. 作业不仅是检测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还是经典教学素材的源泉. 教师需要将作业与课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实践感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这位“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作热情. 复习课上复习的知识学生都学习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复习课时,部分教师备课很认真,设计也很缜密,但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原因是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教师调动起来. 其实本节课的课前编题就已经在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了,笔者课后惊奇地发现学生还不舍得离开教室,还在互相解课前编制的题目,比赛谁解得快,谁编制的题目更好. 于是笔者用下一个课时引领学生“品”他们第二次编制的题目. 教学第二节课时,笔者将学生分为5人一小组,提前将5人编制的题目排版在一张任务单上,课堂前25分钟让学生互相解同组学生编制的题目,并选取一道“好”题准备后半节课在班级分享,课堂后20分钟师生共同“品题”,小组代表分享时简要阐述题“好”在哪儿,教师再总结提升. 此过程能使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能引领学生既在“学”中“悟”,又在“悟”中“学”.

作者简介:高凯亮(1995—),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南京市浦口区杜育林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南京市江北新区第三届初中数学工作坊核心成员,曾获南京市江北新区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