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昂 李爱斌 赵元 王安国

摘要:针对潞安集团李阳煤业有限公司煤层赋存的特点,利用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围岩平衡法等方法对综采放顶煤上行开采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了李阳煤业有限公司采用上行开采在技术上可行,安全上可靠,并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结论。为李阳煤业上行开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上行开采 比值判别法 “三带”判别法 围岩平衡法等 可行性

开采煤层群时,各煤层的开采顺序有下行式和上行式两种,通常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因为先采上层煤后采下层煤,上层一般对下层没有什幺影响或影响甚小,但在特定的地质和开采条件下,可以采用上行式开采。如上煤层有突出危险性,采用上行式开采顺序可减轻突出危险性、上部煤为劣质或不稳定煤层,下部煤质优良,先行开采下部煤层可减少初期投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但如果层间距不是很大,下层煤开采后,会对上层煤产生影响和破坏,严重时,上层煤不能开采。因此,采用上行式开采时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1 矿井概况

李阳煤业为单独保留矿井,原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现进行矿井机械化升级改造,改造后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矿区面积为17.0321平方公里,批准开采8#~15#煤层,其中8、9、14、15号煤为可采煤层。8号煤资源储量43.471Mt,9号煤资源储量24.746Mt,14号煤资源储量8.010Mt,15号煤资源储量121.065Mt,15号煤资源储量大,占全矿井资源总量的61.36%,为主采煤层。可采煤层具体参数见表一。

表一 开采煤层特征参数

由于8号煤为结构复杂的局部可采煤层,9号煤为平均厚仅1.54m的大部分可采煤层,14号煤为赋存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15号煤全区可采,且为厚煤层,先开采15号煤可以减少初期投资,缓解投资压力,使矿井迅速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故初步设计采用上行开采的开采顺序,14、15号煤层间距较近,局部的14号煤可利用布置在15号煤层的巷道开采。即矿井前期开采14、15号煤层,后期开采8、9号煤层。

2 上行开采可行性论证

根据我国上行开采的时间和研究,影响上行开采的主要因素有层间距、采高、采煤方法、岩层岩性、煤层倾角、间隔时间等。上下煤层层间距大小是影响上行开采的最主要技术因素。煤层层间距越大,上覆岩(煤)层移动越平缓,产生的倾斜、曲率等各种变形值则越小,越有利于上行式开采。反之,如果上下组煤层间距较近,上行开采会造成上覆岩层移动剧烈,甚至冒落性破坏,导致上组煤无法开采。因此确定安全合理的上行开采层间距,是研究上行开采的首要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和围岩平衡法等方法进行分析[1]。

2.1 比值判别法 用采动影响倍数K进行分析,即K为上下煤层之间层间距与下煤层采厚的比值。当下部开采一个煤层时: K=■

式中:H——上下煤层之间的垂距,m;M——下层煤采高,m。

根据我国上行开采的生产实践及研究证明,当比值K>7.5时,先采下部煤层可以不影响在上煤层内进行正常准备和回采。李阳煤业14号煤为局部可采煤层,14号煤与15号煤联合布置可视为同一煤层。15号煤层厚度4.65m~8.60m,平均厚度5.76m,采用综采放顶煤方法开采,工作面采煤机割煤高度2.5m,回采率为95%,放顶煤高度2.26m,回采率为80%,则实际采高为:

m=2.5×0.95+2.26×0.8=4.98m

9号煤层至15号煤层之间的距离62.69-85.19m,平均64m,则K=64/4.98=12.85,远大于7.5。

2.2 “三带”判别法 当煤层群中的下部煤层开采后,其上部岩层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破坏程度不同,可依次分为跨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当上下煤层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下煤层的跨落带高度时,上层煤形态将遭到严重破坏,无法进行上行开采;当上下煤层的层间距大于跨落带高度小于或等于裂隙带高度时,上煤层形态只发生中等程度的破坏,采取一定安全措施后,可正常进行上行开采;当上下煤层的层间距大于煤层的裂隙带高度时,上层煤只发生整体移动,形态不受破坏,可正常进行上行开采。

①15号煤开采后的跨落带高度

按照单一煤层计算:H=(m-W)[(k-1)×cosα]

式中:W——冒落过程中顶板的下沉值,m,取W=0.1m;k——冒落岩石碎胀系数,取k=1.4;α——煤层倾角,15号煤平均倾角为7°。

计算可得H=(4.98-0.1)/[(1.4-1)×cos7°]=12.29m

②15号煤开采后的裂隙带高度

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推荐公式计算。

a计算公式一

H=100∑m÷(1.6∑m+3.6)+5.6

=100×5.76/(1.6×5.76+3.6)+5.6=50.6m

b计算公式二

H=20■+10=20■+10=58.2m

开采15号煤后的裂隙带高度为58.2m,9号煤层至15号煤层之间的距离在62.60~85.19m,大于裂隙带高度。

c根据《采矿工程技术手册》推荐上行开采层间距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H>1.14m2+4.14+Δm

式中:H——最小层间距;m——下部煤层采厚,m;Δm——安全系数,取1.0m。

根据实际情况,代入计算可得H>33.4m。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9号煤层位于开采15号煤层的裂隙带上方,上行开采是可行的、安全的。

2.3 围岩平衡法 上行开采破坏了采场上覆岩(煤)层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引起上覆岩(煤)层的横向及纵向变形与破坏。上覆岩(煤)层的横向与纵向离层变形产生大量采动裂隙,破坏煤层,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采动裂隙会重新闭合压实;而纵向剪切变形则会使煤层发生台阶错动,破坏煤层整体性,给采煤带来困难。后者是影响上行开采的最大障碍。可以通过研究采场围岩力系平衡问题来控制岩层台阶错动。上下煤层间岩层的岩性及岩层的结构是控制采动影响的重要因素,当层间距较大,层间岩性较坚硬,或岩层有韧性时,上部煤层受到的破坏影响是很小的[3]。15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其上有厚度7.6m的K2石灰岩,形成了软硬岩层相间的结构,比较有利于上行开采。上行开采必要的层间距可按下式估算:H>■+h

式中M——下层煤采高,m;K1——岩石碎胀系数,K1=1.10~1.15,取1.10;h——平衡岩层本身厚度,为7.6m。计算可得H>57.4m,9号煤层至15号煤层之间的距离在62.60~85.19m,位于平衡岩层之上,证明上行开采是可行的。

2.4 回采时间间隔 根据我国上行开采经验,对于中硬及软岩层,一般上层煤受下部煤层采动剧烈影响期为4~6个月,对于坚硬岩层则更长些,可达1~2a。李阳煤业15号煤层的服务年限为36.0a,开采9号煤层时,完全避开了15号煤的采动影响期。

3 结语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分析和计算,李阳煤业9号煤与15号煤的层间距完全满足上行开采的条件。15号煤采用综采放顶煤的方法开采,采净程度较高,只要煤柱留设合适,合理布置开采边界,就不会对上层煤开采造成困难。同时开采9号煤时,避开了开采15号煤的采动影响期。因此,李阳煤业采用上行开采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徐永圻,申通生,王庆康等.煤矿开采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张荣立,何国纬,李铎等.采矿工程设计手册[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3]韩加红.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J].煤炭科技,2014,2:37-

38.

作者简介:张万昂(1988-),男,河南邓州人,助理采矿工程师,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