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摘 要】京津冀轨道交通事业历史悠久、基础良好。在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推动下,轨道交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规模扩大、技术飞跃、协同发展等特点,对域内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人才供给要求。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需要根据新时期下的区域特点、行业变化主动进行改革,以适应本区域、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

【Abstract】The busines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ail trans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good foundation.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integration polic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the rail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ale expansion, technological leap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hich puts forward a new requirement of talent supply for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rail transit.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al rail transit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ustry changes in the new perio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demand in the region and industry.

【关键词】京津冀;轨道交通;职业教育

【Key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rail transit;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1-0096-02

1 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源地。第一条准轨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家车辆制造工厂均诞生于此。随着第一条准轨铁路同时出现的还有第一所铁路专门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自此开始了本区域内轨道类院校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的服务。至今,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涵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国家干线铁路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等诸多方面全产业链条。2012年,全国十一省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营业收入超100亿,北京市、河北省位列其中;区域内国家干线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6246.4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1148.8公里;仅北京市就建成地铁线路18条,约554公里,单日最高客流超1200万。区域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质量均处全国前列水平。区域内轨道交通类专科高职院校承担着为京津冀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输送人才的任务,并基本能够满足目前行业需要。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政策的提出,作为率先突破口的交通一体化雏形逐渐显现。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特别提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体化网络”,要求重点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按照《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测算,京津冀区域内将建设24条城际铁路,规模约为3457公里,投资额预计达到6500亿元。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天津市将建成138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石家庄市也将建成6条,总长242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将成为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的另一引擎。

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势头,需要域内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提供人才供给。如何跟上行业发展、结合地区特点,保障高效、高质的专业人才输送,是区域内轨道交通职业院校改革的一个方向。

2 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下的相关变化

2.1 人才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区域轨道交通规模会继续增长,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将日益增大。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国家标准中,线路每公里平均配备员工数为80人。仅以天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测算,预期产生十余万人才缺口。在其他企业、城市,对轨道类人才的需求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区域内轨道类职业院校需要考虑如何在数量上保证人才供给。

2.2 岗位技术要求趋向专业化

轨道交通科技发展迅猛,京津冀轨道交通行业走入以高速度、信息化、集成化为特点的新时代。轨道交通行业工作岗位从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的低技术含量岗位为主转变为专业化强、独立性强、技能要求高的高技术含量岗位居多。在轨道类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技术理论已经很难适用于以大型线路建造设备操作、高速动车组列车驾驶、大功率牵引机车检修等为代表的新生专业性岗位。如何紧跟行业科技发展,传授学生最新实用型技能也成了轨道类院校教学工作的一个研究方向。

2.3 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协同化

京津冀地区分布着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核心的众多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通过铁路使域内城市实现连接。而区域轨道交通行业实现资讯、技术、人员等方面共享则是京津冀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2016年,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和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了城市轨道交通联合技术中心。旨在根据区域特征,打造解决行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共同体,全力推进京津冀轨道交通协同发展。

3 轨道类职业院校的变革措施

3.1 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面对轨道交通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人才需求增加的变化,同时结合毕业生就业具有明显原籍地区偏向性的特点,近年来,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供小于求的局面。在综合考虑各院校基础设施、专业设置、师资情况、实训条件、就业环境等因素,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度的扩大招生规模,主动调整京津冀地区生源所占比例,成为域内轨道类职业院校通常采取的措施。预先、主动的进行以上变革,将使地区内轨道类专业毕业生总数实现扩大、域内生源毕业生人数也将显着增加。以此保证面向域内轨道类企业输送人数的增加,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3.2 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

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能够通过与学生签订订单协议,成立订单班的形式预先确定毕业生供给数量。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趋势,企业职工结构,预判几年后的人才需求,向轨道类院校给出订单。以院校为主体开展联合招生,或者于在校生间开展提前选拔等,成立订单班单独培养。可以避免轨道类院校在向企业供给人才时出现受各种因素影响产生波动,保证向轨道类企业人才输送的稳定性。

同属轨道交通行业的不同企业通常会在技术平台上千差万别。普通的轨道交通类院校毕业生面向的就业企业分布于全行业,所以轨道类职业院校传授的技能通常为通用性技能。这将导致普通轨道类职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技能不具针对性,无法尽快适应岗位的现象出现。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订单班一旦成立,其就业对象即确定,学生将要面对的技术平台、工作岗位、具体技能、职业素养也同时确定。因此,订单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院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标准;通过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引入最新的理论、适用性技术、企业文化;借助企业现场开展实训工作、组织顶岗实习。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始终以准员工的标准进行学习、管理,保证了毕业生供给的质量。这种模式下的毕业生,对技术发展有较好的应对能力,对岗位的适应性大大提高。

3.3 开展集团化教育合作

区域内轨道交通企业集团化合作的趋势直接推动了域内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间的集团化合作。域内各轨道类职业院校各有自己的传统优势专业、鲜明的办学特色、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为同一家轨道类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面对统一的要求,进行统一制定培养方案、联合编制课程标准、相互学习教学方法,形成在订单式培养框架下的集团化合作。此外,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校企间的集团化合作也在同时展开。学院通过订单培养引入企业的一线技术、实用技能、管理经验等,提升教学质量;在师资培养、企业职工培训等诸多方面,合作也在进行。域内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有着相同的办学定位,即立足京津冀,服务轨道交通。在区域内院校间实现办学理念、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对教学资源、实训资源、师资资源的共享,能够更好地实现办学定位,为京津冀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天津地铁订单班培养框架内,积极与天津其他共同承担订单班培养任务的院校、天津地铁集团开展合作;在轨道交通行业内注意与京津冀域内轨道类院校进行交流;积极参加天津市轨道交通行业指导委员会、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等行会组织。在合作的框架内,注意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同类院校教学管理经验,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管理效率等。

4 结语

京津冀地区的轨道交通事业有着明朗的发展预期,给予了域内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轨道类职业院校需要以超前的发展眼光、科学的教育理论、实效的改革措施紧盯区域特点、行业变革,主动改革、适应需求,才能够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为本地区的发展不断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