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馗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大数据能够在海量的复杂的信息中迅速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查询和处理。在这一背景下,论文就“大数据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展望”一题进行详细探究,分别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和道路交通环境中对大数据的应用和展望进行研究,首先,论文简要地对环评大数据的总体框架进行概述,而后对大数据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的进展进行叙述,为我国综合性发展提供帮助。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big data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Big data can quickly find the valuable information in the massive and complex information to query and deal with.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explor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bid data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road traffic environment respectively. Firstly, the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big data of EIA, and then the progress of big data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described, 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技术应用;未来展望

【Keywords】 big data technology; technology application; future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7-0127-02

1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业信息的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信息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导致世界已经进入了“大数据信息管理”时代。大数据技术是信息技术、云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世界各国大数据技术的关注度的提高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应用,其所具备的价值也在不断被科技工作者挖掘和运用。由于大数据技术能够使人们在复杂的信息数据库中准确找出相关信息,因此,有效发展发展大数据技术以及扩大大数据应用规模势在必行。

2 环评大数据的总体框架

环评大数据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一个数据中心、由项目环评审批及验收申报系统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构成的两个采集系统、由智慧监管平台和互联网服务平台以及会商平台构成的三个服务平台和具有环保部内数据资源网、其他部委数据资源网、互联网数据资源网、地方环保数据资源网的四个数据资源网络。根据两套系统和四套网络获得的数据构成了环评大数据的核心,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对整合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来形成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以及控制总量的“三本账”,“三本账”的形成能够为环境管理中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理论依据。此外,环评大数据的框架还包含基础设施、用户群体以及保障体系的配套内容[1]。两方面内容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得环评大数据具有更加规范和更高深度的科学决策能力。

3 大数据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的进展

3.1 一个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方面的进展首先就是其已经建立能够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数据共享体制,地方环评相关单位以及环评数据中心单位能够分别建立各自不同功能区的环评数据库,还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功能;其次是建立了标准的数据规范体系,此项体系的建立为以往存在的数据管理和数据集成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最后数据中心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类集合成了一整套有规律性的和综合全面的数据资源库,为环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3.2 两个采集系统

采集系统中的项目环评审批以及验收申报系统主要是面向全国范围进行对信息位置采集、对资料填写和上传以及对项目申报信息提交和审批查阅。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备案系统是面向全国范围内的环评相关单位进行线上登记备案,用户可以运用系统生成的表格进行打印并且由负责人进行相关内容的填写。采集系统中的项目环评审批以及验收申报系统和项目环境影响登记备案系统切实保障了环评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确切性,并且,两种系统的连接为环评事业提供了相当大的数据支持[2]。

3.3 三个服务平台

环境影响评价会商平台主要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服务等其他先进的技术对不同级别的技术评估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进行评估和服务,环境影响评价会商平台能够提供更加标准化和系统化的评估方案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环境评估管理的能力;而环境影响评价智慧监测平台不但能够为不同级别的环评构建审批信息,还能够实现全国各个级别的环境评估审批信息相互交流;环境影响评价互联网服务平台已经为环评事业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时间和经费支出,还推进了群众对环评的公信力度。

3.4 四套资源网络

由具有环保部内数据资源网、其他部委数据资源网、互联网数据资源网、地方环保数据资源网组成的四套资源网络使得环评大数据具备了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污染物以及投资规模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形成了对建设项目的进行四大技术校核能力,为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保障;利用自身优势对建设项目的布局以及区域环境监测进行有效数据挖掘分析,提升了环评监管的有效性;另外,环评大数据能在尊重数据所有权基础上运用数据目录进行综合查询和使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众参与环评水平,增加了环评工作的透明度[3]。

4 大数据在道路交通环评的发展趋势

在大数据时代下,道路交通环评将面临着技术变革和传统思想与创新工作的矛盾冲击。对新技术的盲目崇拜导致对传统工作思路产生严重疑惑,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误区中。由于大数据技术在本质上是对事物的相关关系进行详细研究而并不是对已存在的知识理论进行放弃,不能改变现有的交通理论,更不能背离现有的城市化交通发展战略,所以,城市化交通发展必须符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大数据时代下道路交通环评要从两方面进行:

4.1 智能城市化交通发展

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必须要遵循现有的城市化交通发展战略,顶层的设计是城市交通朝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顶层的设计是解决城市智能化发展的首要目标和重要任务[4]。因此,城市交通智能化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首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最新信息技术,以人工智能、综合感知和普适计算作为支撑基点,实现城市发展和城市智能交通的双面结合,对人群所需和其他活动于物流做出智能反应,保障城市平衡发展。另外,还要寻求理论与技术创新使用于一体,主要着眼于建设决策者、系统服务对象等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设定,并且对各类主体参与者的特征和参与者的空间分布进行有效性研究,达到城市空间与智能交通运营相互关联。

4.2 着眼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大数据在道路交通环评的发展要着重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要处理好交通发展与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处理好交通规模方向与城市经济发展方向的关系,处理好城市交通建设与城市土地使用和建筑物布局的关系;处理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内涵建设与外部扩展的关系。同时大数据在道路交通环评发展要将城市交通结构和城市建筑布局作为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5]。另外,在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城市交通服务的开放性,确保城市交通参与者的决策是否符合城市发展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的实际情况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避免出现战略不符合实际发展问题。同时还要针对内外不同环境制定不同的交通发展战略,以城市空间、城市水平和城市功能作为参考,针对城市交通的随机性及可控性对交通结构进行合理设置。

5 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并且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大数据技术已经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一个数据中心、两个采集系统、三个服务平台、四套资源网络已经使得我国对生态环境的评测和监督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城市交通建设方面,大数据技术要着眼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并且将城市智能化交通发展作为目标,把握城市正确的发展方向,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智能化城市交通。总而言之,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在环境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大数据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相关部门去探索解决。因此,在环境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利用大数据不断创新环境管理模式,并为环境管理领域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闫红伟.交通大数据在智能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5,11(3):94-95.

【2】裘敬忠.探讨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的初步经验[J].纳税,2017,23(17):196.

【3】程学旗,靳小龙,杨婧,等.大数据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2016,34(14):49-59.

【4】汤勇峰.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45(31):242-243.

【5】艾文渊.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探索[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50(10):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