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摘要:本文叙述了山区公路设计原则,分析各种因素对路线影响及山区选线方法,提出以环境因素为重点路线方案选择意见;着重分析山区公路修建对各项因子环境不利影响。

关键词:山区公路 环境 选线

1 概述

目前我国山区公路设计存在结构不合理、山区断头路多、道路等级不高等诸多问题。山区公路复杂路线通常伴随高填深挖和山体植被破坏。不仅造成水土流失同时破坏生态资源。随着我国山区新建和改建公路覆盖区域加大,不引起重视会造成较大生态破坏。

2 山区环保路线研究

2.1 山区环保选线原则 原有生态系统连续性原则: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在山区建设公路时,要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关系,预留适当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不受威胁。

节约土地原则:不合理地占用利用价值较高的农业用地或者是森林用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或者是有意无意地破坏山区的景观,或穿越靠近人口密集区域,形成大气以及噪声污染等,这些都是山区公路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山区是众多河流的源头,河流的两岸也是人们活动较为密集的地方,因此说山区公路的选线也集中在这里,不免会对该地区的水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要注意对当地水资源的保护,切实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保护自然植被及水资源原则:自然环境中植被可以调节系统内环境。保护公路沿线自然植被稳定公路环境。在山区公路进行选线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结合山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该地区的保护区、文化遗产区以及较为脆弱和敏感的区域,要分析环保和社会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免线路穿越上述区域。

2.2 山区环保选线步骤

2.2.1 确定和划分研究区域。确定区域界限清晰且满足方案研究和环境评价要求,研究区域包括拟建公路对环境影响所有区域。

2.2.2 评价公路与环境及影响模式。收集规划公路相关信息并确定对环境产生影响。考虑公路建设期和运营期对环境所产生影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环境信息展示在专题地图上,为专家科学确定、描述和评价提供有效平台。

2.2.3 按环境影响权重对专题地图进行叠加,寻找对环境影响小路线走廊。通过敏感生态区域确定专题地图代表环境要素在最终评价体系中权重,按权重对专题地图叠加做出地区环境复合图,采用颜色、阴影深浅表示工程项目对地区环境影响大小得到反映环境敏感性决策图。

2.2.4 在环境影响最小走廊带里设计路线方案。利用公路CAD软件设计可行路线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线形、安全、经济等因素。

2.2.5 对不同路线方案优缺点进行评估。路线对邻近地区影响包括己存在负面影响;评价对环境破坏;对不利影响提出改善措施;评估改善措施效果。确定对环境影响最小路线方案,得到与环境最协调线形。设计过程中考虑其它重要指标,如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等。

3 山区公路环保选线对策

3.1 设计指标选择 山区公路道路线形如果采用高指标会出现高填方深路堑,土石方工程较大,在满足道路安全情况下选用中、低指标确定不同路段设计速度、路基宽度,避免穿越城镇,远离环境敏感点,经过技术经济性分析论证选定路线走向。

由于山区的地质地形情况较为复杂,因此说设计阶段的选线工作一定要更为谨慎,绕开断裂、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病害较多的区域,充分顺应山区地形、地貌。对于那些不能够绕开的不良地段,要进行超前预测分析,设计者要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既保证山区公路设计的安全性,也要保证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3.2 土地和森林资源保护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中结构最复杂、群落最稳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水资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的日益重视,在进行山区公路的规划设计时要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资源和经济损失。

3.3 自然景观保护及恢复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在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过程中,都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尤其是在山区,环境的破坏将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而会诱发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样将会影响到公路的通达性和路面的安全,出现公路病害,所以说在山区进行公路建设,贯彻环保理念至关重要。公路建设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对山区路域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其施工和营运期间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为严重。例如,山区公路选线不恰当会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而防护措施不恰当将会造成山区的水土流失,或者是出现坡面侵蚀和泥沙沉淀的现象;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的带状延伸也会破坏路域的自然风貌,出现环境损坏的现象;在山区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材料的使用,设备的应用等,都会从不同程度上出现环境污染情况,在运营期间,车辆的通行也会对沿线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在公路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尽量保护周边的植被景观,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参与规划编制,并对规划设计进行多次专题研究,明确规划设计技术要求,在建设过程中,牢牢把握环保的理念,以保护生态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注意沿岸的绿化工作,在突出水土保持、路基的稳定性基础上,兼顾公路两侧绿化的层次感、立体感,将园林技术引入公路绿化之中。注重公路两侧的地质地貌,因地制宜,在不同路段选用不同树种,形成远近高中低复合式绿色景观带,使山区的公路建设既满足经济效益又满足生态效益。

3.4 水资源保护 公路的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支撑,在山区公路建设阶段要科学分析施工过程对山区水环境的影响,注意公路施工中所用的沥青、油料等原材料,一定要讲究规范堆放,不能够靠近水源的地区,防止其流入水源造成污染。在公路的涵洞和桥梁的施工中,也需要严格地检查设备,防止出现油料泄露的现象。施工现场的垃圾要妥善处理,不能随意排放,污染地下水资源。

3.5 水土流失防治 山区由于地貌复杂多样,具有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物质条件,山区公路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治理,种植一些根系较为发达、生命力强且耐风沙的物种,帮助公路施工沿线绿化的恢复,防止坡面水土流失。

3.6 土石方处理 推广新技术,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生态公路建设方面的运用,积极推行沥青再生技术,合理将路面旧料运用到挖补、路肩、平交道口等养护项目中。为了保证周围环境的稳定,要选择少雨的时期进行土石方的挖掘和回填施工,对于取土场弃土堆使用的时候就需要规划好,在保证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少占取有用的土地,取土场的四周边坡也不能够太陡影响到绿化复耕工作的进行。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山区进行公路施工,则需要设置好排水沟和截水沟,避免因为雨水过多而出现边坡崩塌的现象,缩短养护作业时间,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保护沿路环境。

4 山区典型方案比选

4.1 整体式路基与分离式路基 山区公路设计首选整体式路基,利于施工组织及沿线布置,但地形险峻路段路幅较宽且平纵面设计灵活性差,在路线布设空间资源有限情况下采用整体式路基就会出现高填深挖、挤占河道、增加占地等现象,工程量增大,工程造价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分离式路基,最大限度地利用路线布线走廊内空间,在较大范围内寻求路线单向布设,减小整体路基带来的危害。

4.2 深路堑与隧道 山区公路建设的目的是要使得公路的规划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山区的交通要求,并且能够结合山区实际情况,降低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造价费用和今后的维护费用,使公路的建设和环境实现协调发展。由于山区的昼夜温差大,地质结构复杂,在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需要建设深路堑和隧道,山区的公路在强烈的热胀冷缩作用下,极易发生温度裂缝且裂缝的宽度难以控制,而且隧道洞口段还易受雨水侵袭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甚至在隧道开挖时会遇到突然涌水,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为此要在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这种施工破坏程度对于环境的破坏性,在施工的时候要结合这些情况,尽量地规范施工程序。

5 结论

山区公路的建设对于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山区公路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恰当的设计和建设方法,实现公路建设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勇,蔡小扬.浅谈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问题[J].湖南交通科技,2004(03).

[2]江玉林,张前进,陈学平,王永胜,吴洪洋.高速公路选线环境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2005(07).

[3]戴勤堂.山区高速公路选线与工程技术经济合理性研究[J].西南公路,2006(01).

[4]袁佳杨.对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