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良 王庆林 赵树国

摘 要:随着中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文章分析了就业难社会问题的根源:忽视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指导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讨论了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多角度、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素质,采纳推动就业创业的新机制,改变毕业生的择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123-2

0 引言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现在中国整体上已接近走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普及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了国民素质。普及高等教育的实现有赖于国家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外观表现为高校数量多,内在表现为面向公众的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和形式的多样化,从而为社会和谐、教育公正打下了坚实基础。

1 普及高等教育回顾

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打开了中国高校扩招之门。政策制定的初衷在于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解决公众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和受教育水平的要求。根据教育部网站数据,1998年国内高等学校和2014年高等学校数量对比如表1所示。

中国选择的高校扩招政策不仅使高等教育普及化,而且增加了适龄人口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这种转变在创造教育史上奇迹的同时,也衍生出其他问题: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就业困难。

2 高校大学生就业分析

一方面来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数量增加,招生人数增加,毕业生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可供选择的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比不上大学生的增长速度,因此工作越来越难找。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恶化的则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并且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教育部公布毕业生数据,结合麦可思研究院每年定期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数据,可知自2010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失业毕业生数量对比如表2所示。许多高校面临发展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其中之一。高校仍然需要继续发展和培养毕业生就业能力,大力开展就业教育。

在高校实施规模扩张、大幅增加招生人数的过程中,有各种因素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包括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及学生自身因素。就社会因素而言,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导致某些职业、某些地域的局部人员就业难。加之目前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不同职业间的社会保障差异巨大,趋利避害的心理必然会导致毕业生向有保障的用人单位集中,而这些机构吸纳人员有限,要求员工素质高、能力高。因此在双向选择中,有毕业生失去了初次就业机会。就高校因素及学生自身因素而言,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忽视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指导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首先,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许多高校未对素质教育给以足够重视,诸多高校更看重招生人数而非毕业生质量。与之相对的是,公众对普及化高等教育的认可并不意味着放松测试标准。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授课内容新,而非是教师徒劳地浪费时间和精力于过时的教学材料上;素质教育同样体现于教学方法新,而非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在素质教育习得同时也丧失了自我方向;素质教育体现于管理人员的理念与时俱进,而非是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如果认为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全部学生全面发展是有些乌托邦式幻想的话,那幺为那些有全面发展意愿的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便利条件也未尝不是另一种进步。

其次,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工作机会也难以找到适合的毕业生,这实际上是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结果。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于市场发展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步伐。由于高校不熟悉企业及社会需求,因此高校仍在使用过时的方法培养人才。

再次,缺乏职业指导机制。现在高校设置的职业指导机构过多关心就业率,关心提高就业率的手段,而不是职业取向测试、评估与指导,因而很难达到社会需求。与此同时,职业指导机构均由高校教师担任,而非由社会人员担任。加上校园与社会有差异,高校教师不了解企业需求,因此高校设置的职业指导机构与实际需求脱节。职业指导机构的工作人员忙于事务活动,没有时间、精力调研社会进展、市场需求、个人要求。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职业指导机构只能给学生培训有限的求职技巧,而没有深入职业取向方面的指导,因此与学生要求相差较远。

最后,许多高校毕业生尚未转变就业观念。高校教育普及化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种进步,但是由于供求失衡,市场需求并不会由于高校扩招而增大,因而学生就业困难,这种就业难也是市场经济结构缺陷的表现。西部地区及农村急需大学生,但是本地考出来的不愿回去,外地毕业生不想去。因而大学生就业难更确切的表述为:毕业生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较难。曾几何时,大学生被誉为社会精英,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劳动力市场上充斥着要找工作的大学生。因此在这个市场内,不求你的名分,只求你的工作能力与热情,毕竟大学生也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

3 解决方法

为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种种怪现象及不和谐因素,社会、政府及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多样化及个性化,提高教职员工素质,开发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改变毕业生就业观。

3.1 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及个性化

中国的教育一直使用注入式教学法,从小学直到大学无例外。正是由于此种教法和学法的存在,导致大学生的创造力很差。高校应当发展和调整教学体系,适应市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人才培养的要求。虽然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变,但是社会、政府和高校都未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出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为了更好地适合普及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高校人才培养应当更加多样化,他们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于工科毕业生而言,他们不再是大一统的“设计”型人才,而是“应用”型人才,因而课程体系应做相应变更以更好的反映这些特点要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地方院校及私立高校有更多的优势成为普及高等教育时代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领头者。在人才培养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年代,人才培养的质量远比招生的数量更重要。

3.2 提高教师素质

近些年来,高校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改革,但是教师素质并未随着高校扩招而得到同等程度的提高。相反而言,由于学生人数增多,高校招聘了大量年轻且无教学经验的教师,反而造成了优秀教师比例下降。教师素质对学生培养有极大影响,不仅反映在学术层面,更反映在思想层面。在高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比中学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更近一些,并且高校教师为将学生培养成拥有专业知识,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而努力。优秀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讲好课,并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通过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品格。使学生养成解放思想、奋发上进、遇难更强的个性,从而使其毕业后在工作上更有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升级,高校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打造一只思想素质高、学术水平好、综合素质强的优秀教师队伍更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为了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优秀年轻教师队伍建设。高校仍在规模扩张,在学生人数仍旧增加的阶段,未来几年内,高校仍然要引进年轻教师。改善教师队伍,提高年轻教师素质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培养优秀毕业生创造条件。

3.3 开发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政府应当更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并采取有力措施来积极推动就业机制建设。政府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的形式,来组织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共同参与到学生就业环节中,为大学生就业发挥纲领指导作用。社会机构参与,可以保证用人的方向性,真正适合用人单位需要。此外还要规范用人单位行为,调整毕业生就业心态。推动企业界与高校的交流合作,并使之成为长效互利的运行机制。推动人才需要与人才供应方的互相理解,使人才培养成为社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的共同目标。在此过程中,高校也可以调整办学方向、办学思路以便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3.4 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

高等教育普及化对个人而言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上大学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但就业难又使大学生成为劳动力中的普通一员。现实而言,毕业生应抛弃精英教育时的想法,脚踏实地从事大众化工作,做到从大众中来,接受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回到大众中做事。对于高校的就业指导人而言,应当向学生传达明晰观点,建议他们不要去冒失去任何一个机会的风险而自我追求。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应分析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身特长与能力。有些学生不愿从事体力劳动,有些学生不愿从事第三产业,而这些工作恰是用人最多的工作。事实上,一个低层次但是有挑战性的工作更能使人意志坚强,学生更能积累经验,更能体现自身能力,发展自己的竞争力。从这种角度上讲,任何一个工作均是职业生涯的开始。与他们的父母一代相比,毕业生应明确建立自己的就业理念,而这种理念绝不是将稳定工作作为择业的首要条件。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大学生应转换就业心理状态,接受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的现状,在择业中,把自己的标准降低一些;在工作中,把自己的能力再发挥一些,只有这样他们的工作才会得到认可,他们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

4 结语

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步伐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有:高校忽视学生素质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就业指导机制有待用人单位参与。与此同时,大学生同样应当革新就业观、择业观、创新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下列解决办法: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师素质提高、建立推进学生就业的企业和高校联动机制、改变学生的就业观。

参 考 文 献

[1] 陆地.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J].教育理论研究,2012(2):133-134.

[2] 肖丽君,胡和平.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64-66.

[3] 王喜雪.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