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蓓蕾

摘 要:更黄66块经过初期试采后,投入全面开发,但靠天然能量开发,无能量补充,地层压力水平不断降低。文章通过对更黄66块地层、岩性、构造、开发历程的重新认识,利用有利部位实施新井部署和合理的注采调整方案对该区块开发部署进行优化,并提出了总结与认识。

关键词:开发;更黄66块;部署;注水;调整

中图分类号: P6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0-138-2

1 区域地质概况

更黄66块地理位置位于辽宁省大洼县东风农场霍马堡西北海军农场东北约350m,构造上位于黄金带断裂背斜构造带北部。该块油层主要分布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和三段上部。沙一下Ⅱ油组含油面积2.16km2,石油地质储量70.3×104t;沙三上Ⅱ油组含油面积0.71km2,石油地质储量48.4×104t。

2 开发简况

2.1 开发历程

更黄66块于1982年部署第一口井—黄66井,该井由于受井喷影响,钻杆完井,生产时间很短,仅累计产油3838吨,累计产水4方。1987年部署黄01-10井,在沙三段未见到产能。2001年部署了更黄66井,初期由于未动用沙三段Ⅱ油组,因而产能较低,至2005年2月,更黄66井补层沙三段Ⅱ油组,见到较好产能,使得断块产能得到提高。

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储量上报及老井试油试采情况进行研究,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对黄66块沙一下储层与构造配置关系研究发现黄66-5井区沙一下为岩性油气藏,射开黄66-5井沙一下目的油层,日产油15吨,不含水且产量稳定,该井试采成功证实了背斜侧翼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潜力。

截至2015年11月,区块共有油井8口,开井4口,日产液15.46t,日产油5.66t,综合含水63.4%,采油速度 0.95%,累采油8.6704×104t,累采水1.9054×104t,地质储量采出程度 6.78%;水井2口,开井两口,日注水40m3。(表1)。

2.2 开发现状

黄66块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靠天然能量开发,无能量补充,地层压力水平不断降低。

沙三上原始地层压力为35.7-38.13MPa,压力系数1.13-1.24,至2011年4月,黄66-5井实测油层中部深度3353.15米,地层压力为26.405MPa,压力系数为0.79,地层压力下降明显。

沙一下原始地层压力为25.79-25.91MPa,压力系数0.966-1.005,至2011年11月,黄66-5井实测油层中部深度2791.9m,地层压力18.48MPa,压力系数为0.66,地层压力明显下降。

地层压力的下降直接导致油井产能的降低。黄66-2井2008年12月投产,生产层位S3,初期日产液12.2t/d,日产油10.0t/d,目前该井低产关井;黄66-5井,2010年10月投产,2011年11月生产S1段油层,初期日产液14.6t/d,日产油14.5t/d,目前降至日产液9.8t/d,日产油9.7t/d。

以上问题说明,黄66块必须改变目前依靠天然能量开采的开发方式,尽快实现注水开发,达到补充地层能量、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黄66块背斜侧翼岩性油气藏开发潜力大,地层能量不足,需要进行调整开发,以达到增储上产的目的

3 开发方案分析与优化

3.1 地层特征及层组划分

研究区内钻井已揭露地层自下而上顺序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未穿)、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第四系平原组。

沙三上段自下而上分为三个砂岩组:S3上III、S3上II、

S3上I。

层组划分以岩心为认识基础,以电性特征认识全区,古生物确定地层界限,标志层控制层组,旋回性做逐级控制,厚度作为参考,逐步细分到砂岩组与小层。具体划分方法是以黄45井为中点,以背斜中部井为南北剖面,以点到面、扩展到全区。

通过对黄金带油田全区井的对比,及对于楼油田南部的认识,在东营组、沙河街组内找到以下不同级别的标志层。

对比分层,在原有的划分砂岩组的基础上,增加了S1上的细分砂岩组工作,将其划分三个砂岩组。S3分为三个砂岩组。d3以上由于油层分布的局限性,在潜力区块内细分到小层。

3.2 通过精细三维地震解释和地质研究落实区块构造

对整个研究区的Ed3、Es1下、ES3上I底界反射层进行了追踪对比,编制了更黄66块的构造图。

黄66块(S3上)是被呈北东向和北西向的四条断层所夹持的南高北低的单斜构造,高点在黄66-2井附近,高点埋深3185m左右,构造面积0.81km2,构造幅度145m。

黄66块(S1下)位于黄金带-于楼断裂背斜构造带西翼,是被呈北西向断层复杂化、节节南掉的断块,断块西北低,东南高。

3.3 油气水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

更黄66井区在纵向上发育多套油、气层,井段长,层位多,发育分散。

沙三上Ⅱ砂岩组油层厚度0-44.5m,主要分布在更黄66等井附近,油层向两侧减薄,靠近西北向断层,油层不发育,说明西北向断层对油层展布具有一定控制作用。

沙一下Ⅱ砂岩组油层厚度0-10m,主要分布在黄01-10等井附近,油层展布主要受断层和岩性双重控制。

沙三上油藏特点:岩性-构造油藏,根据更黄66块投产油井沙三上生产情况,所有井都未出水(黄01-10井位于构造低部位,生产沙三上,也未见水),所以更黄66块沙三上为纯油油藏。

沙一下也属于构造—岩性油藏。构造高低、储层发育状况决定油藏丰度。来自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沿构造斜坡向上翘方向尖灭形成岩性圈闭,圈闭边界为断层或被断层复杂化。油源主要来自于驾掌寺洼陷,驾掌寺洼陷形成的油气沿着驾掌寺断层运移到更黄66井区,在有利的储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

3.4 在有利部位实施新井部署

在落实区块构造、油层分布并依据周边邻井的生产情况后,在沙三部署两口新井,沙一部署一口新井。

3.5 提出合理的注采开发调整方案

更黄66块目前采用不规则井网开发,沙三段井距200-230m,沙一段井距200m,井距适中。更黄66块砂体发育稳定、连通程度高、储层物性好,具备实施注水开发的条件。

注水井的选井原则:

①平面上布局尽量合理,最大限度提高多向受效井;

②尽量转注目前低产、高含水或停产井,最大限度减少产量损失;

③转注井的选择要砂层发育比较稳定,处于有利的沉积相带上,与周围井连通程度高;

④井身结构相对简单,作业工作量小;

⑤转注井固井质量较好。

经研究确定注水井分别为更黄66井(注水层位为S3上Ⅱ)和黄01-10井(注水层位为S1下Ⅱ)。更黄66井注水的受效井为黄66-1、黄66-2、黄66-3、黄66-7、黄66-H2,黄01-10井注水的受效井为黄66-5、黄66-8。

3.6 完善注采井网

由于更黄66块一直依靠天然能量开发,无能量补充,地层压力水平不断下降。为了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注水开发成为了必然。因此,经综合研究决定,2013年,在精细油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更黄66块实施油井转注2口,使用简易橇装注水装置实施注水,注水分两个注水井组S3上Ⅱ油组、S1下Ⅱ油组。年累计注水6787m3。该块实施注水开发将会对稳定产能、延缓递减起到积极的作用。

S3上Ⅱ油组:注水井为更黄66井,受效井为黄66-1、黄66-2、黄66-3、黄66-7、黄66-H2。

S1下Ⅱ油组:注水井为黄01-10井,受效井为黄66-5、黄66-8。

4 结论与认识

在对更黄66块地质特征及构造、储量等再认识基础上,部署三口新井油气显示好,产量较高,提高了整个区块的储量动用程度。说明对该块开发调整认识正确,为今后新井部署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更黄66块注水开发结束了该块依靠天然能量开发的历史,将弥补地层能量亏损,将对该块稳定产能、延缓递减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