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视唱练耳教学往往把音高、节拍、节奏、旋律、和声的模唱与记忆作为训练重点,而针对音乐力度的处理练习却鲜有关注。这一问题的形成首先有着潜在的历史原因。在西方音乐史中,作曲家和表演者对于力度的重视程度在18世纪中叶有所提升,而乐谱中较为精确的力度标记则在贝多芬的时代方才出现。{1}另一方面,人们对于音乐力度的忽略还由力度本身的抽象性及其量化难度决定。现代声学对于音乐响度的衡量标准直到20世纪方告确立,而对于音乐力度的指示至今仍旧停留在模糊的描述与比较层面。尽管如此,力度作为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重要价值却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它的有效处理直接关系到音乐表演的艺术品质。需要强调的是,虽然19世纪以来音乐家们对音乐力度的要求越发细致和精确起来,但是音乐自身的力度表现在不同时代却是无时不在的,并不局限于创作者的力度指示和标记。因此,如何对音乐中的力度表现做出判定和处理就成为考验表演者艺术敏感度和表现能力的技术重点。笔者认为,尽管针对力度的精确量化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对于音乐力度的有效把握仍然可以通过系统训练来达到,而这首先要求我们对音乐力度,特别是非标记性力度的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据此设计具体的训练标准和步骤。

除却创作者对音乐力度的明确标记,非标记性的力度处理在音乐实践中广泛存在。这些隐性的力度要求源于人们的音乐表现需要,并由音乐的其他因素予以提示和影响。与人为标记的力度要求不同的是,非标记性力度处理在特定的音乐风格与历史语境中表现出一定规律性,而这些规律恰好成为力度训练的目标和依据。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针对近代欧洲音乐文化语境中的非标记性力度处理方法进行探索性的归纳,从而为进一步展开的音乐力度教学训练廓清脉络和方向。欧洲近代音乐作为西方“古典音乐”{2}的核心正是传统视唱练耳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思考此类音乐中力度表现的规律和意义,对于教学实践也是一项重要的补充。

非标记性的力度处理相较于创作者明确做出的力度指示有着更为广阔而灵活的应用空间。最为普遍的情形莫过于一段乐曲在毫无力度指示的情况下如何由表演者自主判断和把握,以符合基本审美和风格要求的力度处理方式予以演唱(奏)。它所考验的是表演者对作曲家意图和艺术风格的宏观把握,更加反映着个人或群体对音乐自身力度提示的敏感度。我们期待音乐表演者在学生阶段训练出面对乐谱迅速判断和反应的能力,而力度正是这种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中究竟有哪些因素对力度的变化具有提示作用,根据提示我们又将如何处理?笔者认为,西方古典音乐中影响力度处理的因素包括旋律、节奏、句段{3}、和声以及演奏法,而它们对力度的影响方式和规律则由具体的音乐作品决定。

单独的乐音无法为音乐力度做出任何提示,而将多个乐音加以组合则会产生一定的音高走向和趋势。这种乐音组合构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乐调——旋律。对于没有任何力度标记的旋律,我们首先思考的是它的音高走向,如果旋律进行是单纯的向上或向下起伏,那幺多半需要依据旋律的起伏做出力度变化,即旋律走向高音则渐强,走向低音则渐弱。面对乐谱,我们需要迅速判断旋律起伏的起止音,从而找到力度变化的应用范围。如果一支旋律起伏多次,且高点与低点亦有差异,则需要对旋律每次加强和减弱的变化做出相应设计,使它们不致雷同而显枯燥。有时,一段旋律由较为曲折的音高线条组成,这就需要从中找到发展的整体趋势,并且根据骨干音的布局和走向判断力度变化的情形。例如,当旋律的骨干音整体向高音发展时,音乐力度也以渐强为主导,而不受较小的音高曲折影响。此外,如果旋律中包含因休止符带来的停顿,则休止之后的音在力度上需要予以强调。{4}需要说明的是,旋律起止的力度处理并不局限于小节内部的强弱拍概念,而是由旋律的进行趋势和音响个性所决定。在较为长大的音乐段落中,单一旋律的力度处理还要受到所处位置及整体布局的影响。

节奏是音乐律动的基本体现,更是确立音乐性格的灵魂因素。不同的节奏形态因其长短结合的规律性特征为塑造音乐形象,确立风格体裁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不同节奏型的音乐力度处理,往往要从节奏型自身的特性予以考量。例如附点节奏型,带附点的长音因其更加显着的支柱作用而被强调,力度自然较短音符更强。前八后十六(或反之)的节奏型则因其特有的跳跃感而对八分音符予以强奏。连音节奏型由于对各音的匀整要求,音乐力度必须保持一致,只在旋律走向极为明显的情形下才会表现出一定变化的倾向性。在力度处理问题上最具代表性的节奏型莫过于切分节奏。它超越于传统节拍的时值跨越,使得音乐力度重心前置,从而带来伸缩和涌动的进行效果。切分前后的短音符同中间位置的长音符存在明显的力度差异,即便跨小节切分或连续切分,其重音位置亦遵循长音符优先的原则予以处理。在一个乐段之中,区别于一般律动的特殊节奏型往往备受关注,表演者需要迅速领会这种变化,并且在新的节奏型出现时加强力度以示强调。在以同一节奏型规律运动的乐段中,表演者更要善于把握特定节奏的着力点,使它的动力特征予以体现,从而形成惯性规律。总之,对于节奏型的力度处理能够增加前者的顿挫感,提升音乐律动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句段对于力度处理的影响体现在宏观层面。无论乐曲或长或短,它都存在一个音响起始和终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于音乐响度的理解直接关乎音乐的完整性。当音乐自无声中脱颖而出时,我们对于音乐的力度会瞬间形成一种标准,即在什幺力度范畴内对它的传播是有效的,并且适合准确表达自我。一般而言,音乐进行的首尾拥有引人瞩目的自然品性。对于开头结尾的力度加以强调能够协助听众勾勒音乐的整体轮廓,并且产生前后呼应的结构张力。在创作者没有对句段的力度加以要求的通常情况下,音乐如何引人关注,成为表演者必须通过自主设计努力达到的表现目标,而力度在其中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一首篇幅长大、结构复杂的作品里,我们除了要在乐句和乐段内部设计好有效的力度关系,更要关注句段衔接和转换中的力度变化。一般而言,重复性的段落应当本着力度均衡的处理原则,而转换性的段落衔接则必须考虑前后之间存在的递进、衰退、延展、停滞等关系,进而对音乐力度做出层次上和阶段上的设计。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句段发展的力度处理需要思考乐句之间的气息脉络,以及段落间的逻辑关系。若知音乐力度在此层面是作为推动音乐发展的核心因素存在的,表演者对它的精心设计自然成为深度阐释,赢得共鸣的关键。

和声在西方近代音乐的创作构成中具有支柱作用。这不仅因为西方音乐在人声或乐器的纵向组织上形成技术与审美有机结合的独立系统,而且为大型乐曲的创造提供了切实的技术支持。从和声学的内在机理来看,和弦连接的倾向性已经为音乐注入了内在动力,而它更需要同音乐力度的结合来具体实现。对于和弦解决这种最为常见的和声进行,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存在着一个张力积累与释放的本质趋势。对此,表演者在明确和声解决方向的同时,需要对和声进行的音响力度加以设计,使它的内在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声引起的第二种力度提示出现在离调与转调之中。当音乐中出现超越主调的外音时,我们就要在合理的力度范畴中加以强调,以便对由此形成的调性变迁做出明示。诚然,转调或离调前后的音乐情绪和氛围也是我们需要参考的因素,以便在力度设计上更加符合音乐发展的内在逻辑,甚至产生富有创新性的表现效果。虽然和声进行多半在主导旋律与和声配合的框架下展开,但某些时候对于和声低音线条或中间声部进行的强调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这要求表演者能够细心发现和声进行中潜藏的表现因素,并且通过适当的力度配比予以强调。它所带来的支声效果或许短暂,却有效反映出表演者对乐曲和声织体的独立思索与灵感追求。

在器乐作品中,创作者对演奏法的要求多半以特殊标记的形式出现。例如句法、弓法、气口、断奏、延长、保持等具体标记。它们的出现同音乐表现的细节要求紧密相关,与此同时也会成为音乐力度处理的基本提示。例如,句法连线的起止往往同旋律的进行方向密切相关,对句法连线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判断音乐力度的发展趋势。弦乐的弓法由于运弓的着力点及进行方向的物理特征,直接对乐器的发声力度带来要求。从某种程度上,乐谱上标注的弦乐弓法几乎可被看作有关力度发展的指示图,而表演者对于弓法的具体安排也多半是从音乐表现相应的力度要求入手的。声乐或管乐作品及其声部的气口标记,为表演者的连贯演绎起到辅助作用。气口前后的力度进行如何保持统一成为表演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如果隐性换气之后的音量陡然增大,或者由于呼吸紊乱引起音量的无以为继,都会大大减损音乐的表现效果,也会使表演者的技术实力大打折扣。因此,气口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警告的意味,要求表演者对这些技术难关多加注意,避免因为力度变化导致的失误和遗憾。各种断奏、延长和保持记号是对乐音表现的修饰性要求。表演者在认真解读的同时,同样需要对相应的力度处理予以判断。一般而言,断奏、顿奏、跳音、连跳等奏法标记都对音乐性格的塑造做出指示,要求对具体乐音或音群的力度予以强调。延长记号和保持记号虽然都具有延续乐音(或休止)时值的意义,而前者在力度处理上往往追求淡出的效果,而后者则在乐音保持中对既有力度加以延续或加强,以便体现出乐音自身的内在张力。

除了旋律、节奏、句段、和声以及演奏法对音乐力度处理产生影响外,乐曲的节拍在传统认知中也是左右音乐力度的重要因素。例如,一般乐理书中为了辅助学生理解不同节拍的运行规律,将小节内的各个单拍以强拍、弱拍加以区分。{5}然而,这种人为的力度规定对于音乐实践没有帮助,如果将其视为教条甚至会误入歧途。事实上,乐曲的节拍与音乐力度处理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而创作者对于乐曲力度的考量也绝不因循单调的节拍强弱规则。作为表演者或教师,我们所进行的力度处理根据的正是鲜活而生动的音乐,上述处理原则和方法也只为我们的音乐实践提供基本参照。当创作者对音乐力度加以明确标记时,很多原则也会因人为设计而发生改变。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们从最初就应放弃对节拍重音的刻意强调,而让学生理解音乐力度的自如变化与所谓的节拍重音几无关联。

虽然乐曲的诸多因素可以为力度处理带来必要参照,但是人们面对力度问题的最大挑战仍然源于它的抽象性与不确定性。创作者对于音乐力度的描述性标记一方面使表演者获得了力度调节的自主权,同时却也为音乐力度的分析与设计带来相当难度。演出场地的设施条件、表演者的技术、乐器的质量,乃至观众的位置与人数多寡都能影响到表演实践在音响力度方面的表现力,而这些难度和挑战则需要表演者和技术人员凭借经验及过人天赋加以平衡、调节和克服。从视唱练耳教学的角度来看,针对音乐力度处理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系统设计的重要课题。如何让学生切实掌握非标记性力度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直接关系到他们在音乐实践道路上是否能够取得独立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本文列出的五种影响音乐力度的基本因素,以实际范例为基准分门别类地进行力度训练。在此阶段之后,针对实际作品的音乐唱听分析继而将力度分析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一个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音响敏感度和独立的力度处理能力。针对音乐力度的教学需要在具体的音乐实践语境中加以展开,而模拟其临场性则考验着教师训练的目的性与想象力。当我们一贯执着于对音乐其他因素的认知和训练时,不要再对无处不在的力度处理视而不见。相反,音乐的力度正是其艺术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理应受到音乐教育者们的充分关注与重视。

{1} 详见Matthias Thiemel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2001年,第三卷)“力度”(Dynamics)词条中关于其发展历史的陈述。

{2}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在此特指欧洲近代以来的艺术音乐。它由相对完备的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管弦乐配器法等技术理论作为创作支持,并且存在具体的创作者。

{3} 句段特指音乐曲式构成的基本单位乐句和乐段。笔者认为,句段作为音乐结构的基本单位,在其各自呈现和相互连接中都对力度产生影响。

{4} 短暂的音乐休止和间歇在音乐进行中并非空白或隔断,而包含着一种潜在的张力。因此,对于休止符之后音响应该予以强调。“休止包含着一种力量。休止与声音的意义等同。没有休止就没有声音,反之亦然。”参见Jonathan Harnum,Basic Music Theory:How To Read, Write and Understand Written Music(2001年) 98—99页。

{5} 传统乐理教程中将单位小节第一拍视为强拍,而其他的节拍则为次强或弱拍。然而,西方乐理书中对于节拍是以指挥手势的起落加以区分的。第一拍往往动作向下,称为“downbeat”,其他拍子(特别是小节末尾节拍)手势向上,则冠以“upbeat”的称谓。在具体词意中,这些术语并无强弱之意,将其翻译为“强拍”或“弱拍”是一种误解和误译。

孔奕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