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首届中国音乐评论比赛决赛(下文简称“决赛”)及研讨会,于2023年7月5-7日举行。该项赛事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研究中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联合承办。本届比赛受到学界的热切关注,自2022年11月底发起,截至2023年4月1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院校机构的参赛论文91篇,其中学生组65篇,社会人士组26篇。经由组委会聘请的专家学者严格公正的评审,遴选出在读学生组16人、社会人士组10人入围决赛。

决赛赛程与赛制设计紧凑且新颖,全方位地检验了音乐评论人的学养与综合写作能力。决赛选手需要现场聆听7月5日晚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Con Tempo作曲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当晚撰写相关即时乐评,第二天清晨提交乐评并参与宣讲和答辩。如此短的时间内,选手们需要消化新作品的听觉体悟,建立自己的观点与旨趣,并落笔形成晓畅的文字,可谓是体力与精神的双重挑战。

莅临决赛开幕式的多位领导与专家学者在致辞中也表达了对该项乐评赛事意义的肯定。中央音乐学院俞峰校长指出,音乐评论家是维护音乐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纬度。他希望当代音乐评论者能够主动肩负起自身的职责与使命,为后世中国遴选出经得住历史与时间考验的音乐经典。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表示,该项赛事是培育优秀青年音乐评论人才队伍、建设当代中国音乐评论话语的创新举措,赛事具有全国性标杆意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周海宏教授指出,高水平的音乐评论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整体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他认为,当代音乐评论工作者应当思考如何以动真格、讲真话、有真知、写真情的优秀评论推动音乐文化建设。浙江音乐学院院长、决赛评委王瑞教授指出,音乐批评是音乐之舟前行路上的一座座航标。中央音乐学院Con Tempo作曲比赛和音乐评论比赛的叠合是一次走在前列的创新实践,相信二者将会产生化学反应。

经过7月6日一整天的乐评宣讲、答辩与评分,7月7日宣布最终决赛结果为在校学生组等奖1名(张浩哲),二等奖2名(杨其睿、左艳容),三等奖3名(单奕翔、王金强、尹子莹),优秀奖4名(朱茁然、胡诗杰、黎泳婧、杨晓阳):社会人士组一等奖空缺,二等奖2名(安鲁新、刘鹏),三等奖3名(艾鹏飞、丛密雨、赖海忠),优秀奖5名(张宝华、郑艳丽、付莉、李良子、张佳康)。颁奖仪式过后,周海宏教授主持了围绕乐评决赛的研讨会,与会评委学者们就本次乐评决赛中凸显的问题以及音乐评论本身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一、聚焦:音色与音响

音色和音响是当代音乐创作中音乐组织和发展的重心,而对作品音色、音响的个性化体会也是乐评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决赛选手的乐评思路也大多聚焦于这一点,在各自的文章中分享了聆听音乐会所捕捉到的音响特征与音色细节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感悟与思考。何毓奇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联系中国民族器乐的交响化历程,提炼出中国民族室内乐在乐器音色和乐队音响层面“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审美意涵:单奕翔《“机会主义”者的欢歌》从听觉整体出发把握头奖作品严杨林的《戏·五禽》,认为从作品对自然音响的挖掘及其整体结构来看,地域性在听觉感知上并非最为凸显的特质。姚韵涵在《乘风破浪勇立潮头》一文中,认为本次获奖作品体现出音色音响方面的探索与复调思维的结合。

有针对性的音乐文本分析也是乐评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技术分析不仅为音色音响的感性体验与观点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展现出评论者在音乐探析和艺术品鉴方面的智性思绪与专业性。左艳容《多样中的同质化》以聆听体验为基础,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对获奖作品的音乐形式与结构、音乐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实际音响效果的呈现进行分析。讨论内容包括如何突破西方创作思维的既有范式,通过各类乐器的组合,处理中国传统乐器融合性差、分离感强的特征,表达各种新的可能性。多位评委老师在评议时也谈及了作品分析在音乐评论中的重要性。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梁发勇教授认为,评论者在音乐评论中应当熟练掌握必要的分析技术,特别是作曲“四大件”(复调、和声、曲式、配器)。充沛的理论知识能够帮助评论者更专业地辨别出音乐作品的优劣,更有说服力地评价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品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温德青教授也认为,评论者只有在具备基本常识的前提下,才能对作品和作曲家进行深入的阐释与评论。这里所述的常识不仅指对基本作曲技术和演奏法的肌理认知,还强调乐评者应具备宽广的专业视野,对严肃音乐界的基本发展样态有所了解。以此为依托,评论者方可将评论对象与具体作品放置到合理的评价区间来进行衡量,提出有价值的评判。

在对作品音色和音响进行捕捉、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评委还提醒选手们要注意乐评应有明确的价值判断,要带着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包施展在《中国的声音,内心的声音》一文中从听觉感知角度出发,认为好的音乐应摆脱文字的桎梏,凭借音符本身来传达作曲家的意图,头奖作品《戏·五禽》专注表达作曲家内心的声音,从而能将不同文化背景的听者也带入作曲家创造的音乐世界中。韩锺恩教授认为,音乐评论的叙事逻辑主要由声音描述、个人感受和价值判断三部分组成。包施展的这篇乐评文章在价值判断方面有待提升。评论者在乐评写作时应亮出自己的评判与观点,同时具备问题意识。王瑞教授指出,音乐评论应包含“评”和“论”两个方面。其中“评”是乐评的核心要义,即乐评要有评判,有价值判断。而比赛中的大多文章都“评”得较少,“论”得太多。音乐评论的内容不仅要指出问题也要建设性地解决问题。音乐评论不应仅是评价一部音乐作品艺术水平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要有对音乐的品质与未来进行深度思考,要有问题意识,打破音乐评论的惯性思维。王瑞教授还提倡乐评者在写作中应建构独立的批评语境和立场。他指出,由于音乐作品从公演那一刻起就具有了社会属性,所以乐评者应从大艺术的维度进行诘问与思考,以开阔的视野构筑乐评思路。

二、理解:标题与音乐

许多音乐评论文章是基于作品的标题以及题解对音乐进行理解与分析,虽然这一写作思路十分常见,但在本次比赛中,选手和评委老师们分别发现了这一思路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些选手在乐评中探讨了文学标题与作品音响之间的关系。赖海忠在《内容、形式、意象、审美》一文中,从“意象”出发将本场音乐会的作品分成“自然意象”“文化意象”和“哲理意象”三类。他认为,作曲家对文化与哲理意象的探索还有许多空间,对音乐意象本身的把握应该从民族传统中进行延伸。丛密雨《厚积薄发,生声不息》一文,表述了对获奖青年作曲家们生命认知的洞见。作者认为,作曲家们选用的具象标题和文字解说体现了其对生命感悟的关注与表达。还有选手对音乐作品是否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和传达作品标题的意涵提出质疑。尹子莹以《“中国Con Tempo作曲比赛”五问》为题,着重讨论了音乐作品与标题之间的关系。关于标题如何为音乐立意,作者认为,标题是作曲家的灵感源泉,是作品与听众之间的桥梁:关于标题的指向性特征,作者以作品《生生长流》和《戏·五禽》为例,对作曲家如何用音乐表现标题意涵进行品评。王金强在《音响思维与意义标出》一文中结合语言学“标出性”的概念,从听众接受角度出发,探讨了听众如何在聆听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意义,如何仅凭通感就能联觉到作品的独特审美意旨等问题。

对于选手们围绕音乐作品标题做出的多维探讨,一些评委提出不同的见解引人深思。多位评委认为,音乐评论者应跳出作曲家为自己的音乐作品所营造的解释“圈子”,形成对作品的个人化体悟与品鉴。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元教授指出,评论者不应只根据节目单所提供的曲目信息进行音乐解读与诠释,而应根据个人对作品的感受与核心观点对作品的内在逻辑与思想进行梳理。关于乐评者解读与作曲者言说之间的关系,温德青教授也认为相对独立的个性化作品赏析十分必要。他指出乐评的观点首先应是真实直接的。评论者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作品,不受作曲家曲目说明的干扰。其次,乐评要有“边界感”。评论者应与评论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关系压力从而使乐评更加真实。

三、批评:“同质化”问题

中央音乐学院秦文琛副校长在“第十一届中国Con Tempo作曲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开幕致辞中,肯定了Con Tempo作曲比赛的重要意义,并对作曲专业学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拥有一双看见艺术的眼睛,艺术的视野决定了艺术的高度;二是拥有一对敏锐听觉的耳朵,跟着听觉去作曲;三是拥有一颗对艺术真诚的心灵,只有真诚才能引起共鸣,艺术才得以崇高。他指出,尽管本届参赛的45部作品中存在某些“同质化”的问题,但希望听众关注青年作曲家作品中富于探索、创新与想象力的层面。“同质化”问题的提出遂引起评论比赛选手们的思考与关注。

杨其睿从音乐创作的角度对“同质化”问题进行分析。他以《不妨从“现代”中出走》为题,论述了听觉感受“同质化”三个方面的原因——听觉辨识度不明显、音乐意图的不理解与音乐表现对象的不对应。建议我们不妨从“现代”中出走,将表达自我、寻找个性的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音乐风格中,以此来解决这种同质化问题。张浩哲在《呈现与表达的“互搏”》一文中分析认为,相较而言,一等奖作品《戏·五禽》中在音响技术与音乐艺术、大众化与专业化、集体与个人这三对矛盾之间进行了有的放矢的权衡与兼容。对这三对矛盾关系的处理同时也是解决当代中国音乐发展问题的命门。张佳康以《“生”“声”不息》为题,从古筝专业演奏者的角度认为,影响用琴弓拉奏古筝这一演奏法的实际展现效果因素有二一是需要作曲家在创作时注意讲求作品创作意图与演奏技法间的平衡,二是需要演奏者在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与演奏表现方面多做理解和研究。作者认为,演奏家敏锐的音乐洞察力、娴熟的演奏技巧与良好的乐感在当代先锋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尤为重要。

不同于选手们对获奖作品“同质化”问题的解读与阐发,一些评委老师就“同质化”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审思。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作曲家贾国平教授认为,选手们对“同质化”的认识局限于声音细节,忽略了对作品音响样态、语言风格与结构等层面的观察和分析。王瑞教授指出,在当今社会语境下,中国作曲家和评论家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如何超越自我。调性音乐、无调性音乐或者音色音乐不是对立关系,不是矛盾的问题,而是艺术观念、创作思维问题,即审美问题。这需要我们共同探索中国民族管弦乐、室内乐的声音审美与中国民族器乐独立的艺术品格。

四、表达:音乐评论的话言问题

本次决赛中,选手们在极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乐评写作。其中有几位选手的文章以新颖独特文体与诗意隽永的文风引起了评委老师们的关注。杨晓阳极富创意地以微型小说的文体完成了名为《戈止》的乐评,并在故事的展开过程中表达了独特的双重观感。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黄宗权教授认为,文章有作者自己的感性描述和价值判断,有对作品民族性的深层思考,还有对个别作品颇有见地的论说。内容情致深邃,文采丰沛,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李良子《理想与诗意——一位创作者的音乐独白》和朱茁然《Con Tempo,听见新声音》也都以别具光彩的文字诉说了作者对音乐会作品的感触。

评委们在对上述选手扎实的语言功力与个性化的写作风格表达喜爱的同时,也提出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是乐评所含信息的准确与含量问题。黄宗权教授认为,使用微小说这种个性化的乐评形式存在潜在风险。这种文体会导致文章所含关于音乐会的信息较少,对于未听过所述音乐会的读者来说很有可能会不知所云。韩锺恩教授在点评李良子的乐评时也指出,将对音乐的印象和感觉转换成散文式的文字,存在偏离论述主体音乐本身,过于文学化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李晓冬教授表示,作为一种报刊登载的音乐评论,信息量丰富是其基本标准。这里的信息量既有客观的信息,包括对演出、曲目、演奏家和作曲家等相关信息传播层面的概括和传达,也有主观信息,即评论者对这些层面的审美的、社会文化层面的评价。读者可在阅读时各取所需。

另外也有评委就音乐评论文字的相关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周海宏教授认为,好的乐评应该是以质朴而生动的语言转述音乐本体能够带人的体验,以准确的自然语言描述音乐审美体验的形态依据。温德青教授认为,乐评文字既要有“激情”也要有“理性”。评论者的文字要给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使读者能够在文字中感受到力量与真情。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教授认为,评论者若过分纠缠于技术细节与诗意的描述,这样很可能会让文章观点变得乏力,指出问题的力量性和深刻性也会降低。相反,若能够以细节为抓手,对最有意思的若干问题进行延伸,或者上升至形而上的讨论,也许会使乐评更加有亮点。

五、总结:问题与成长

在上述四点内容及相关评议之外,还有一些评委在决赛研讨会上对本次乐评决赛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与阐发

《人民音乐》副主编张萌编审就当前中国乐评写作的共性问题和乐评于社会现实的横纵维度之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张萌提出了三种常见的,不可取的乐评写作“姿态”,分别是高高在上的“讲台式”姿态、以认同为前提的“聊天式”姿态和“站在作曲家背后”的姿态。张萌认为,评论者最好的姿态应当是“辩手”式,即能够抛出对作品有效的评论,以相对清晰严谨的论断、总结式的梳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展现自己独立的思考。评论者要从真实的感性体验出发,从“历史维度”或“现实维度”对其进行审视和考察,进而获得一种宏观视野和问题意识,使自己的音乐评论具有一种独立的文化品格。

贾国平教授在总本次决赛时指明了选手们普遍存在的写作视野盲区。他认为,选手们在评论中鲜有将本次作曲比赛进行纵横向维度的对比评述、缺少围绕“中国民族室内乐”这一主题展开的评论,缺少对于当下整体民族室内乐创作现象的深入探讨、缺乏将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与西方现代音乐相关联的探析,以及中国作曲家在现代音乐语境下应如何寻找一条中国化的道路等问题的讨论。

班丽霞教授从“当代性”的意义出发,认为作曲家在憧憬和建构理想的自然、文化与记忆图景的同时,也应凝视和反思我们的时代,审思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各种冲突、矛盾,也要对中国当下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紧迫问题做出创造性的回应。中央音乐学院兰维薇副教授作为历届Con Tempo作曲比赛作品的琵琶演奏家将自己的经历与观察概括为两个字成长。十几年来,她看到参赛作曲家于赛后的迅速成长,他们对音乐创作的敏锐洞察以及清醒的自我选择。相信这样的成长也将在本届乐评比赛中生发。许多选手都在参赛感言中表示,本届乐评决赛不仅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也是一次受益匪浅的交流学习盛会。

本次乐评比赛中反映的问题虽然是基于具体的比赛内容,但这些问题与观点对于诸如“怎样写作乐评”“好的乐评应该囊括哪些方面”等困惑都具有普遍性的指导与启示意义。问题是进步的索引。正如周海宏教授所言,“希望以此评论比赛为契机,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音乐评论工作中”。希望新一代音乐评论人能够紧跟时代脚步,思考当代声音,为中国音乐评论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邵琦文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