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丹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辽宁沈阳110024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中、住院时以及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住院前以开始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众多研究表明,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医院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加[2]。ICU病房属于危重病科室,其接收的患者均病情重、抵抗力差,而且多接受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因此其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病房[3]。为探讨预防ICU病房感染的措施及护理管理,笔者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ICU病房发生感染的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35例,年龄 11~81 岁,平均年龄(41.12±3.52)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进行研究,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分析总结预防ICU病房感染的措施及护理管理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感染分为呼吸道感染23例,占26.44%;泌尿系统感染,18例,占20.69%;切口感染10例,占11.49%;烧伤创面感染11例,占12.64%;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16例,占18.39%;消化道感染9例,占10.34%;其他8例,占9.20%。

3 讨论

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成为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4],而ICU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5]。ICU医院感染在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必须认真对待。ICU是危重患者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肩负着防御医院感染的重大使命,特殊环境也使护理人员责任更加重大,如何做好消毒、清洁、隔离措施以及各科危重患者的护理,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以预防ICU病房的感染。

3.1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

在医院院感染报道中,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多发生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使用的患者。患者意识模糊,不能自行进行有效呼吸道清理,气管插管患者中77%可造成气管内误吸[6],而存在于咽喉的菌丛则很容易沿气管插管进一步侵入到气管内,导致患者感染。此外,呼吸治疗器械、空气、手、水和食物的污染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针对上述感染因素,气管插管过程中,术者戴口罩、帽子与消毒手套,主张采用一次性吸痰管[7]。采用针对性措施,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防止引流物、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坠入造成肺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在喂养过程中,用小号胃管少量持续喂养,控制胃内容物的反流,应尽量减少误吸危险因素。

3.2 加强泌尿系统的护理

医院感染的第二大因素为尿道感染,主要是细菌侵入泌尿道引起的炎症,而且大部分医院内泌尿系感染与导尿有关。外科患者也因疾病以及手术后尿潴留或过多残余尿而易诱发尿路感染,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留置时间越长,其感染率越高[8]。泌尿系统感染也与导尿操作不规范、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导尿管污染或将尿道外口周围细菌植入膀胱进一步引起感染。因此,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导尿的适应证,导尿管以硅胶尿管为佳,粗细适中,并且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做好尿道口的消毒,操作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而且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将导尿管妥善固定,以防止因导管移动造成黏膜损伤。对留置导尿的患者,应减少频繁采集标本及导尿管与集尿袋的分离,尽量保持导尿管系统密闭。尿袋位置应低于床面至少10 cm,从而保持引流通畅,防脱落和污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更换引流管及尿袋,减少膀胱冲洗,以免增加导尿管口连接处污染的机会和尿液逆流。

3.3 注意静脉穿刺时的护理

在为患者实施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时,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导致插管部位皮肤破损而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屏障,是为病原菌进入人体提供了机会;而且潮湿的环境也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必须做好静脉留置针及血管内导管的护理,保持导管连接紧密不可脱落外,严防原发性血液感染,注意插管外口保持无菌。穿刺部位应实施局部消毒,用湿的无菌棉拭擦接头(用乙醇擦可增加其效果)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部分病原体,并用无菌敷料覆盖。

3.4 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的普遍应用,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耐药菌株相当复杂,且一旦感染,将很难控制。因此对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并慎用广谱抗生素。目前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国外趋势为主张缩短疗程,于术前即期由静脉滴入,术中继续滴注,术后维持2~3 d(必要时延续到5 d),尽量避免超过1周,而对延长应用的患者,应每日检查是否有霉菌感染,并采取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相关知识,并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患者给药时间,并严格遵循给药时间规定[9]。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尽量缩短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时间,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以最大限度提高其使用效果。如果患者同时使用>2种抗生素,则不宜置于同一种溶液中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同时应注意两种药物配伍使用的禁忌事项,避免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

3.5 净化病房空气环境

病房环境复杂,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护理操作,因此在空气微生物含量高峰时段,尽量减少护理操作。监护病房应环境安静,阳光充分,邻近手术室,必须与外界隔离。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每次1 h,对相应的物品、器械也应进行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每日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换药敷料、排泄物、遗弃物,并严格限制进入ICU内的人员。

3.6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手术中各个环节都存在污染组织、血液、手术器械用具的机会,而施行体外循环手术时污染机会则更多,由于手术环节较为繁忙、复杂,有时无法判断从何环节受污染。医务人员应加强无菌概念,无菌操作技术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不仅每个环节要做到严格无菌,而且应做好手卫生,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操作后实施有效的手的清洁消毒,尤其对用医用人工植入人体心血管系统者更应严格无菌操作,以杜绝污染源。

[1]李强,杨立华.ICU病房患者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细菌学特征和耐药情况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6):443-443.

[2]李春霞,谢春雷,李爱文,等.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对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影响[J].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10,20(17):2609-2610.

[3]王东浩,王伟,王勇强,等.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51-153.

[4]吴安华,李丹.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09-912.

[5]陆佩芳,于志臻,赵尚民,等.1840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41-42.

[6]李双玲,王东信,吴新民,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03-507.

[7]张京利,王力红,赵霞,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制品及特殊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8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