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承志 ,杨 健,陈美佳

1.广西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广西南宁 530012;2.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贵港 537100;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530021

精原细胞瘤发生于隐睾比较多见,是低度恶性肿瘤,而腹部隐睾并不多见。笔者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隐睾的精原细胞瘤7例,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探讨CT在诊断隐睾精原细胞瘤特点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3年2月~2010年5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有CT扫描资料的腹部精原细胞瘤7例,均为男性;年龄28~53岁,平均38.5岁;病程3个月~2.5年;临床患者均以无痛性、进行性肿大腹部包块来诊,其中1例入院后未做外生殖器体检,忽略了患者有隐睾病史,肿块较大,病程约2.5年,并有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CT诊断不除外恶性淋巴瘤。其余6例均在术前考虑为精原细胞瘤。

2.2 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SIEMENS HIGHQ和岛津SCT-4500TE CT机,扫描层厚、层距10 mm,部分用薄层5 mm,全部做平扫加增强。

2 结果

2.1 肿瘤的CT表现

4例单侧腹部肿块中,右侧3例位于腹膜后右肾下方至盆腔入口处,左侧1例位于第4腰椎左缘旁,肿块长轴与正常睾丸下行路径一致;3例较大的肿块跨越脊柱前方,位于腰3至骶1前水平,其中1例肿块中心偏右。

2.2 肿瘤的大小

最小者 4 cm×5 cm×7 cm,最大者 8 cm×10 cm×11.6 cm。

2.3 肿瘤的形态

6例为类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不规则形肿块。

2.4 肿瘤的密度及边缘

7例肿块平扫时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内有不规则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中等度均匀强化,坏死区不强化;6例肿块边缘清晰,其中4例有浅分叶,周围结构受压移位;1例边缘模糊,与周围组织结构呈浸润改变,伴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多个淋巴结肿大。

3 讨论

睾丸肿瘤在我国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2%,其中最多见精原细胞瘤,在所有精原细胞瘤中,9%发生于隐睾[1],隐睾是胎儿期腹膜后腰部的睾丸在下降过程中出现异常,而停留于腹膜后、腹股沟或其他部位,称为隐睾。正常胎儿在第9个月睾丸已下降进入阴囊,部分出生时睾丸未进入阴囊的,出生后4~6周下降完全,早产儿出生后到12周才下降完全,有0.3%~0.4%成年后睾丸完全未降[2]。位于腹内型隐睾易发生萎缩或产生肿瘤,其肿瘤发生率比较高,约22.7%[3],比正常睾丸发生肿瘤的几率高20~40倍[4],以精原细胞瘤最为多见。主要发生于25~40岁之间[5]。本文收集7例患者中,该年龄段有5例,平均年龄38.5岁,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隐睾发生恶变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腹内隐睾温度较高于阴囊的因素有关;近年来文献显示[6],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导致激素水平的改变,也可能是睾丸癌发生的原因。

腹内型隐睾精原细胞瘤的CT征象:①肿块为软组织密度影,中央多有不规则囊变坏死,很少有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较均匀中度强化,其内坏死灶不强化;②肿块长轴与正常睾丸腹内下降路径一致,较大的肿块跨越脊柱前方位于腹膜后;③肿块大部分边缘光整清楚,多有浅分叶,晚期可侵犯周围组织结构,而境界不清;④以淋巴转移为主,腹主动脉旁多见,转移性淋巴结一般较大并常出现坏死[7],此有助于CT影像鉴别诊断,血行转移较少见;⑤CT增强动脉期见增粗扭曲的睾丸动脉供血,静脉期见睾丸静脉引流,是提示肿瘤发生于腹内未降睾丸的直接CT征象,具有特征性[8];⑥隐睾精原细胞瘤异位于腹部,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应与恶性淋巴瘤、神经类肿瘤、畸胎瘤鉴别。

综上所述,腹部隐睾的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密切结合临床对腹部隐睾的精原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Wajsman Z,Beckley SA,Pontes JE.Changing conceptio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seminomatous tumors[J].J urol,1983,74:303.

[2]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5932-5941.

[3]吴阶平.泌尿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53-255,512-514,674-677.

[4]吴利华.双侧隐睾1例恶变形成精原细胞瘤[J].上海医学影像,2007,16(2):187.

[5]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64-1065.

[6]孙卫兵,杨波,刘辉,等.腹腔内隐睾恶变2例报告[J].实用肿瘤杂志,2004,19(6):527-528.

[7]Valdevenito JP,Gallegos I,Fernández C,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primary tumor pathologic features and presence of clinical metastasis at diagnosis of testicular seminoma[J].Urology,2007,70(4):777-780.

[8]Karcaaltincaba M,Kaya D,Ozkan OS,et al.Preoperative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diagnosis of a seminoma originating from an unde scended testis by"testicular vascular pedicle"sign[J].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6,30(5):794-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