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芬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湖南衡阳 421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疾病谱发生转变,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疾病。而许多慢性疾病的治疗均进行至患者死亡,这使得护理人员接触濒死与死亡患者的机会增加。Keck等[1]提出,护士如果无法接受死亡,则在护理濒死患者时,会产生个人及专业角色的冲突,并因内心的焦虑影响护理工作质量,且不能满足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护生是未来的护士,其死亡态度将影响到以后的工作质量,因此,本研究调查了刚进入临床实习的282名护生的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需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6月来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生 282名,其中,男 5名(1.8%),女 277名(98.2%);年龄17~24 岁,平均(21.00±0.92)岁;本科 35 名(12.4%),大专 220 名(78.0%),中专 27名(9.6%);汉族 270名(95.7%),少数民族12名(4.3%);有宗教信仰62名(22%),无宗教信仰220名(78%)。

1.2 调查工具

1.2.1 护生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民族、宗教信仰等一般资料内容。

1.2.2 死亡恐惧量表 采用台湾李复惠翻译并修订的Lester编制的死亡恐惧量表(FODS)[2]。此量表包括恐惧自己死亡、恐惧他人死亡、恐惧自己濒死、恐惧他人濒死4个维度,30个条目,采用6级评分,正向题按1~6分计分,反向题按6~1分计分。1~2分为轻度恐惧,2~4分为中度恐惧,4~6分为重度恐惧,得分越高说明受试对象死亡恐惧程度越高。FOD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3。

1.2.3 死亡教育需求量表 采用台湾颜淑慧编制的死亡教育需求量表[3]。此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1分为非常不需要,2分为不需要,3分为一般需要,4分为需要,5分为非常需要,得分越高说明受试对象对死亡教育的需求程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5。

1.3 调查方法

由笔者担任调查员,向被调查者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征求其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FODS及死亡教育需求量表,所有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82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Cronbach's α系数对问卷进行信度及效度进行分析;统计计算频数、百分比、各维度及总体的算术平均数及标准差,对相关维度进行描述性排序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死亡恐惧情况

在护生中,死亡恐惧排序依次为恐惧他人死亡、恐惧自己死亡、恐惧自己濒死、恐惧他人濒死。见表1。

表1 护生死亡恐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分)

表1 护生死亡恐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分)

注:“-”为无数据

项目 分数 条目数 条目均分 各维度条目均分排序恐惧自己死亡恐惧他人死亡恐惧自己濒死恐惧他人濒死总分32.433±4.49529.305±3.81922.518±3.58927.844±3.927112.099±9.5948769304.054±0.5624.186±0.5463.753±0.5983.094±0.4363.737±0.3202134-

2.2 护生死亡教育需求情况

护生死亡教育需求量表总得分为(40.078±4.898)分,条目总均分为(4.008±0.490)分,其中,条目 1“我认为护理专业学生应该接受死亡教育”与条目10“我认为接受死亡教育对我以后从事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得分排序分别为第1、第2位,表明护生对于将死亡教育作为职业需要的必修课有较高的需求。见表2。

3 讨论

死亡是临床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面对死亡的的情况更多。因此,解决护理人员的死亡恐惧,必须从死亡教育抓起。目前在我国的护理临床工作中已经明确了死亡教育的必要性[3],但是护士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却与临床及护生的客观需要相脱离。对于死亡教育与死亡研究,台湾明显走在大陆前面[2,4]。为探讨在我国设立死亡教育课程的可能性,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护生死亡相关教育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

3.1 护生死亡恐惧现状

由文中表1可知,护生FODS各维度的条目均分均处于3~5分之间,说明护生的死亡恐惧处于中等水平。FODS 4个维度中恐惧他人死亡得分最高,其次为恐惧自己死亡,再次为恐惧自己濒死,而恐惧他人濒死得分最低。这表明护生在面对尸体时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恐惧心理,对自己必将面对的自然规律——死亡,心存畏惧,害怕死后被遗忘,对濒死时出现的器官功能衰竭、疼痛感到不安,不愿意与濒死的人接触。护生作为未来的护士,接触并照顾濒死患者、进行尸体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因此,护理教育者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端正护生的死亡态度,减少护生死亡恐惧。

3.2 护生死亡教育需求现状

死亡教育是指探讨死亡这一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知识的传播及自我觉察等活动协助学习者对死亡有所认识和理解,进而接纳死亡,并有能力处理因死亡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使其更加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并规划有意义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4]。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死亡教育需求总均分为(4.008±0.490)分,超过中点分(3分),表明护生死亡教育需求处于较高水平。这与王申[5]的研究结果一致。由结果中表2可知,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条目1,即“我认为护理专业学生应该接受死亡教育”,得分居于第二的是条目10,即“我认为接受死亡教育对我以后从事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这表明护生均认为死亡教育对护理专业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死亡教育有助于护生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减少死亡恐惧,为以后在临床工作中护理濒死或死亡患者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具有正确死亡态度的护生通过其榜样作用,能使患者及护生身边的人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本研究结果表明,得分最低的是条目7,即“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有关死亡的教育”,说明护生并不非常同意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死亡教育。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一直忌讳“死亡”这一话题,护生也不例外。但 “护理”这一特殊专业经常需要接触死亡,护生认识到从事护理工作必须接受死亡教育,而对其他人群是否也应该接受死亡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3.3 建议

通过本研究发现,我国护生死亡恐惧处于中等程度,尤其恐惧他人死亡;而死亡教育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因此,笔者认为,对护生开展死亡教育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死亡相关教育明显不足,仅局限于2个学时的临终关怀内容教学,远远落后于临床工作的需要,更无法满足护生的求知需求,这样将影响护生以后的工作。因此,护理教育者应该冲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紧密结合临终关怀课程,将死亡教育贯穿护理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和美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宗教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相结合,使护生真正了解死亡学的基本知识(人类死亡学的本质及意义、生命过程、死亡的定义与标准、死亡心理、哲学与宗教死亡思想、死亡的道德、法律问题等),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从而提高护理濒死与死亡患者的能力。

表2 死亡教育需求量表各条目均分及排序情况

[1]Keck VE,Walther LS.Nusre enocunters with dying and nondying Patients[J].Nusring Research,1977,26(6):465-469.

[2]Lester,D.The Collett-Lester fear of death scale[J].Death Studies,1990,14:451-468.

[3]颜淑慧.台湾地区护专学生死亡态度与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讨[D].嘉义:南华大学出版社,2002.

[4]沈峰平,崔静,赵继军.护士对死亡教育培训内容需求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340-342.

[5]王申.死亡态度和生命教育需求调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