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瑾

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心胸外科,北京 101100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手段之一,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因其对患者的生理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被越来越多的心外科医生及患者接受。然而,冠心病患者大多年龄大、病史长、病情重、伴发多种内科疾病,肺部感染仍是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这仍然困扰着心外科医护人员,因此防止术后肺部感染仍是心外科医护人员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对非体外搭桥术后患者的雾化吸入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回顾我科2011年1月~2012年9月对30例非体外搭桥患者术后雾化吸入进行护理干预,对33例非体外搭桥患者术后雾化吸入进行传统护理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3例患者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存在显着的左主干病变,或类似左主干病变的前降支近端或左回旋支近端70%以上狭窄,或冠脉三支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及伴发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慢性肾病的患者未纳入此次研究。其中,男53例,女10例;年龄 56~78 岁,平均(66±6)岁,其中≥70 岁 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22例,高血压病56例,糖尿病26例,高血脂52例。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Ⅰ级3例,Ⅱ级50例,Ⅲ级8例,Ⅳ级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病变10例,2 支病变18例,3 支病变35例。心脏彩超、外周血管超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扩冠、抗凝、降脂、减慢心率、抗炎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并给予雾化吸入。干预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包括雾化吸入时的配合技巧、方法、体位及雾化液的温度和流量。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

1.2.1 雾化吸入方法 两组患者使用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BOYN Type 085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的药液为:沐舒坦15 mg[1]+生理盐水2 mL。两组患者术后均持续雾化吸入,每次 5~10 min,每日 3 次,疗程为 5 d。

1.2.2 干预组的护理方法 ①雾化的体位:症状轻、能配合治疗的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病情危重、咳嗽无力的患者可将床头抬高30 °,同时将床尾抬高15 °~30 °,此种体位有利于雾滴沉降于终末细支气管[2],充分发挥雾化药效。②雾化量的调节:非体外搭桥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呼吸较浅、呼吸道应急能力差,若开始雾化时雾化量、湿度较大,大量冷雾气快速进入上呼吸道,会导致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3]症状而不能耐受。因此宜采用渐进调节雾化量的吸入方法,从小雾量、低湿度开始,吸入1~2 min 待气道适应后,再逐渐调至最大量,每次雾化吸入5~10 min。③雾化液的温度:雾化吸入时将药液加温至30℃左右,可避免对呼吸道的刺激,气道黏膜对药液充分吸收,雾滴能进入到气道深部[4],能充分使气管及支气管扩张、湿化,促进了肺通气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④雾化间隔时间:雾化吸入应根据痰液性状掌握吸入间隔时间,使痰液保持糊状[5],避免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当血氧饱和度降至90%以下时应停止雾化吸入,立即给予吸氧,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笔者的经验是早晨7 点、下午14 点、傍晚20 点各进行一次,利于患者排痰,还不影响患者休息。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临时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支气管镜吸痰。⑤雾化配合叩背:在每次雾化吸入的过程中,需要间歇1~2 min,在间歇期双手叩击背部,使药液与痰液充分混合,增加气道纤毛运动,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疲劳,使患者愿意配合治疗。双手叩击节奏均匀,力度合适,患者舒服能耐受。⑥氧气吸入:超声波雾化产生的雾气主要为水蒸气,含氧量低,因此雾化吸入时应提高氧流量,调节氧流量至6~8 L/min,必要时行面罩、吸氧管双给氧,可使血氧饱和度下降延迟,维持在92%以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ICU 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1.4 肺部感染的诊断

术后5 d 内出现以下5 项中的任何4 项可确诊:血常规 WBC≥15 ×109/L;体温≥38℃;出现咳嗽、咳痰;肺部听诊湿啰音;胸片提示肺部浸润性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住ICU 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干预组患者术后ICU 时间为19.41h,而对照组为19.71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84 d,而对照组为10.31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心绞痛均消失,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

表1 两组术后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8,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冠状动脉搭桥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年龄偏大、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其中大部分患者有较长的吸烟史,伴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亦不少见。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不需要体外循环,对患者的生理干扰少,还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术后恢复较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快,但是术中及术后气管插管,麻醉药品的使用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再加上术后手术切口疼痛以及患者担心咳嗽振动可能影响切口愈合,这些因素均可导致非体外搭桥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出现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因此呼吸道护理也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之一。

雾化吸入是将药物经吸入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使药物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可以达到消除炎症、稀化痰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作用[6-7]。此外,雾化吸入具有药物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为了明确护理干预雾化吸入对预防非体外冠脉搭桥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笔者对雾化吸入进行了积极地护理干预。术后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鼻导管吸氧,采用沐舒坦15 mg[1]+生理盐水2mL进行雾化吸入,每日3 次。对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按医嘱给予解痉药物雾化吸入[8]。

本次研究通过对30例非体外搭桥患者术后雾化吸入进行上述护理干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显着地低于对照组,有效地降低了非体外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相应地缩短。由此可见通过适时、全面、细致的雾化吸入护理干预能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正确、舒适的雾化体位可明显改善吸入时的舒适度;适当提高吸氧浓度及恰当的雾化液温度和流量,能维持并提高血氧饱和度的水平;雾化配合叩背有利于药液的吸收,从而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综上所述,护理干预雾化吸入能有效地防止非体外冠脉搭桥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1]王天佑.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专家共识[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8):1361-1364.

[2]刘志敏,王述平,李雪冬,等.超声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1-372.

[3]李月兰.胸外科术后雾化吸入障碍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2):139-140.

[4]赵立华,王铁锋.术后卧床患者加温雾化吸入对肺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7,13(12):1244-1245.

[5]周翠鸾,王彬.振动排痰仪与人工叩击对老年开胸术后病人排痰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4C):1072,1113.

[6]李京珍.开胸术后病人肺功能改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5B):1256-1257.

[7]别柏林,刘鑫,程瑞瑞,等.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5):2825-2827.

[8]王天佑.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在围手术期肺保护中的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9):5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