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翼萎

摘要: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因此,需要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管控,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策略,以期对国有企业优化内部管理形成助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控管理;风险防范

DOI:10.12433/zgkjtz.20241435

一、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概述

(一)内控管理

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主要是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采用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手段,可以系统化地对内部工作进行管控,以促使国有企业向技术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风险防范

风险防范主要针对国有企业风险进行准确统筹和有效统计,其目的在于识别并把握风险管理中的机遇,进而提升效益。笼统地讲,风险防范工作就是防范发展、管理中的风险点,从而达到消除、缓解风险的目的。

二、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内控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工作,如果管理层无法依据时代发展特点及企业的实际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策略,也未及时更新管理理念,那幺势必会阻碍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国有资产的亏损。内部管理工作的实施可促使国有企业进一步规范其内部各类经济活动,降低管理成本,使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风险防范工作可以为各项经济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进一步加强其内部控制管理水平,预防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促使国有企业平稳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可以为其打开新的局面,强化综合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策略

(一)深化改革并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第一,党政“一肩挑”后,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兼执行董事开始对工作事宜进行决策,但其在实际工作中,内部的合规内控管理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差,信息不对称性易导致执行董事对决策事项了解不彻底。因此,针对此类情况,国有企业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成立合规内控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兼执行董事审议决定与合规内控管理工作有关的重大事项,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各部门的管理层则负责合规内控体系工作的具体组织和推进合规内控协同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流程决策监管工作,确保决策程序的科学性,从而为决策作出科学的支持,让国有企业走向预期的道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国有企业需要优化内部决策层,实行严格的岗位分离制度,杜绝管理层出现一人身兼任多职的情况。对于职权较大的岗位,更需要加强监督管理。除了相关部门的监督外,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监管工作。

第三,精简决策层人员。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而言,决策层的人数在精不在多,而内控体系建设、风险防范等工作的开展对人才的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均有着较高的需求,需要其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能力。因此,优化内部风险防控工作,可以进一步促进其在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发展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构建完善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针对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的监督职能缺位、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大考核和监督力度,构建与企业发展相契合的考核和监督体系,并需要管理层高度重视监督机制,以确保考核和监督机制落实到位。国有企业在构建考核和监督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向员工讲解监督和考核工作的重要作用,避免财务人员开展监督考核工作时,降低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同时,形成企业内监督考核的良好风尚,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从而真正发挥出监督考核机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构建监督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其未来发展方向,建立适合长久发展的监督考核机制。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考核,通过设置专职专岗,配备专职人员,做好监督考核工作,保障其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有效落实。在组织开展专项考核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其运营管理过程中相关制度产生的作用,通过科学、全面的分析,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的相关内容,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构建监督考核制度的同时,也需要完善激励制度,在督促员工行为的同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在逐步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的作用下,促使企业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和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三)加强对财务部门的内控管理

想要确保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就要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发挥监督体系的重要作用,以促使内部监督得到真正落实。企业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并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促使监督体系的全面性。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财务管理工作,尽可能消除财务管理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点。同时,尽快构建可落实的内部监督制度,为相关部门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有效提升内控制度的约束性,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建立可靠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国有企业防范财务风险,要充分发挥风险防范系统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完成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为确保财务监管工作的时效性,需要落实内部分级负责制,进一步明确监管内容和监管责任。从日常业务的开展过程进行分析,需要加强对风险财务报表的关注,分析体系需要针对具体发展目标加以完善,确保会计制度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让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确保企业构建可靠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1.建立财务风险数据库

国有企业开展内部管理的实质在于控制风险,需要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提升其风险防控意识,提升对风险识别、评价的准确度。企业结合当前财务管理和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后,厘清财务风险的潜在因素,并充分分析各类风险因素对企业产生的具体影响,从而编制财务风险清单,并结合在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中的经验,建立财务风险数据库,进一步完善财务内控风险体系。

国有企业通过应用财务风险数据库,可以在风险管理时结合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型判断风险点产生的核心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财务风险防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减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2.构建全过程跟踪管理体系

第一,国有企业要加强预算与授权管理。比如:利用ERP平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控制,及时定位未完成预算目标的部门或项目,从而深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予以解决,确保企业实现预算目标。可将授权管理纳入ERP平台,确保授权方可以完成企业各项财务事项的办理。通过平台实现实时了解授权情况的检查与监督,有效约束管理层的权力,从而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第二,提升国有企业对业务的监督力度。要确保经济业务的完善性与真实性,明确界定各项业务活动的经济属性与价值。同时,要将详细的会计科目纳入企业管理系统,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为决策层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信息。国有企业还要加强内部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工作,引导会计工作人员正确看待财务工作,提升其工作能力。同时,引进专业技能与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才,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将信息系统利用率纳入人员的绩效考核,配合企业的激励制度,使财务工作信息化,打破传统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五)建立有效的内部合规控制机制

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制度,确保所有工作均依据相关规则制度进行。管理层在决策时,也要从相关的规章制度出发,并在部门、员工的充分认可与支持下予以推行。管理人员在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可一昧地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而应从自身的特点与发展情况出发,适当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制定出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管理方案。

国有企业需要针对自身内控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归纳总结,以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合规控制机制。管理层可以积极询问员工对管理工作的意见,通过设置意见栏等措施,让员工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表想法与建议,为优化管理制度提供参考,并依据员工提出意见的实用性和价值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

除此之外,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合规控制机制,加强内控管理,可以通过分级、分层、分项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的实施效果。在分级方面,需要依据各部门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管理目标、计划等,以促使部门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国有企业整体的内控工作相契合,提升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在分层方面,管理层要针对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制定科学的内控管理要求,让所以人员均参与内控工作;在分项层面,需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内控制度,以提升内控工作的策略性和时效性。

(六)加强信息沟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合理分配内部资源结构。对此,国有企业需要从管理特点入手,从创新优化管理理念、信息化体系的构建、深入发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提升其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与时效性,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国有企业需要针对其发展特点创新优化管理理念,通过树立互联网发展思维,全面提升信息传递工作的质量,实现现代化信息管理体系,让互联网技术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打破了传统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壁垒,为企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舞台和创新发展的思路,可提升内部、外部的信息收集、沟通效率,促进国有企业实现精准化管理体系。

第二,国有企业需要重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企业内部提升和强化风险防范工作提供了技术条件,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一定的人力成本。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大数据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国有企业在信息沟通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升内部资源整合的效率,优化员工管理体系,并促使企业更高效地规避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国有企业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二者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也必然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在新时期实现管理变革。

第三,国有企业需要大力发展信息化体系。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必然会对国有企业各个部门的软硬件提升产生重要影响,而各类新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也可以让企业开展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工作,从而促进各职能部门的整合,让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未来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其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内控管理机制和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丽娜.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问题和风险防范策略[J].现代企业,2022(10):7-9.

[2]刘博.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商业,2022(27):126-128.

[3]吴晓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J].全国流通经济,2022(22):79-81.

[4]李雪.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的防范方法[J].中国集体经济,2022(19):37-39.

[5]王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市场,2022(18):103-105.